APP下载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2016-05-14沈爱凤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盈利能力对策建议

沈爱凤

摘要:文章利用南京中央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数据,对其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并将盈利能力指标与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形成对其盈利能力的总体性评价。同时,针对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提升盈利能力的建议,希望能为南京中央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京中央商场;盈利能力;对策建议

一、序言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在评价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时,一般评价盈利的数额、盈利是否持续和盈利是否平稳。企业经营的目的主要在于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利润并能维持企业适度的增长。只有在盈利的情况下,企业经营与规模才能得以不断地成长与发展。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目前,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计算各种盈利能力评价指标,正确评估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二是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隐藏的缺陷和可以改进的方面。

文章从财务角度出发,利用南京中央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京中商)的年报数据,对其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进行科学、系统的时间序列分析,并将盈利能力指标与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形成对其盈利能力的总体性评价。同时,针对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提升盈利能力的建议,希望能为南京中央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提供参考。

二、南京中商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指标有很多,本文选取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市盈率九个指标对南京中商的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及总体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包括对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经营盈利能力指标计算如下表1所示。

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南京中商的销售毛利率在2012~2014年间保持在20%以上,且变化幅度不大,说明了南京中商的销售毛利率水平是相对稳定的。2013年的销售毛利率比2012年增长了3.0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2013年营业成本的增长幅度为16.61%,而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为21.41%,超过了营业成本的增长幅度。2014年,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与2013年相比都分别有所下降。同时,销售毛利率比2013年下降了4.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营业收入的下降幅度(6.11%)超过了营业成本的下降幅度(0.96%)。

与销售毛利率在2012~2014三年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同,南京中商的销售净利率在三年间发生了较大的波动,特别是2012到2013年间,销售净利率从0.97%增长到7.82%,增长率达到704.12%。这主要是由于2013年与2012年相比,虽然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只有21.41%,但净利润的增长率达到了879.92%。根据对利润表的进一步分析,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由于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大幅减少。因此,2013年销售净利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控制费用的能力增强。2014年,销售净利率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净利润的减少幅度(28.59%)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减少幅度(6.11%)。从销售净利率这一指标来看,南京中商的经营盈利能力在三年间先升后降,升的幅度大,降的幅度小。

南京中商的营业利润率的变动情况与其销售净利率的变动很相似,都是先有大幅度的提升,然后小幅的回落。其原因是:2013年与2012年相比,营业利润的增长幅度(622.09%)远大于营业收入(21.41%)的增长幅度,所以营业利润率有了大幅的提升。而2014年与2013年相比,虽然营业利润和营业收入都减少了,但营业利润的减少幅度(39.52%)大于营业收入的减少幅度(6.11%),因此营业利润率小幅回落。根据对利润表的分析,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公司期间费用发生了变化。

成本费用利润率考查企业的耗费能带来多少利润的能力。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2014年,每百元耗费可以带来的利润总额分别为1.63元、11.93元和8.99元。因此,从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一指标来看,2012~2014年间,2013年的经营盈利能力最强。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变动状态与销售净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类似,也是先大幅增长,再小幅下降,其根本原因也是公司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发生了变化。

(二)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资产盈利能力分析包括对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资产盈利能力指标计算如下表2所示。

通过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南京中商的总资产报酬率2013年比2012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表明南京中商运用资产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增强。根本原因是2013年,南京中商集团下的百货类企业新开门店增加较多,地产类企业结转收入增加,因此企业的营业收入有了大幅提升,虽然企业的成本费用也在增加,但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成本费用的增长幅度,使得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的增长幅度(252.51%)大于资产的扩张速度(22.19%),于是使得总资产报酬率增加了6.44个百分点。2014年南京中商总资产规模继续扩大,但是营业收入减少了,相应的息税前利润额也比2014年减少,总资产报酬率比2014年下降了3.78个百分点,说明南京中商运用单位资产获得息税前利润的能力有所降低。

南京中商的总资产净利率在2013年有了超过5个百分点的提升。总资产净利率的公式可以分解为: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由此公式可以得出,影响总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是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经过计算,2012年的总资产周转率为0.7820,2013年的总资产周转率为0.7771,变化不大,因此,南京中商2012至2013年总资产净利率上涨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的销售净利率发生了较大的提高,说明公司的连锁百货发展战略产生了较大效果,提高了利润水平。2013年至2014年总资产净利率略有降低,主要是因为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都出现了下降。

(三)资本盈利能力分析

资本盈利能力分析包括对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资本盈利能力指标计算如下表3所示。

通过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是三年之中最高的,达到54.69%,反映每百元的净资产可以取得54.69元的净利润,说明这一年的盈利能力最好。201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2012年提高了46.59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南京中商2013年的净利润比2012年增长幅度较大。2013年至2014年净资产收益率有了不小的回落,说明其使用自有资本获取净利的能力减弱,主要原因是平均净资产的增加和净利润的下降两个因素。

南京中商每股收益的变动情况与其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很相似,都是先有大幅度的提升,然后小幅的回落。其原因还是净利润的变化。

南京中商的市盈率从2012年末的88.66回落到2014年末的20.28,说明南京中商股票的投资回报率有所提升。

(四)同行业间盈利能力的比较

本文选取同行业中的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新百)与南京中商进行对比分析。南京新百创建于1952年8月,是中国十大百货商店之一和南京市第一家商业企业股票上市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78.25亿元,净利润4.48亿元。南京新百与南京中商一样,是以百货零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其经营模式、企业规模与南京中商很相似,且均处于同一地域,因此,选择南京新百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是具有代表性的。

本文选择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五个盈利能力指标对南京中商和南京新百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南京中商在同行业间盈利能力的高低。南京中商与南京新百各项盈利能力指标计算如下表4所示。

从表4可知,反映经营盈利能力四个指标在2012~2014年三年间均出现先升后降的波动状态,升的幅度较大,降低幅度较小,另外,销售净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在近两年均超过了南京新百的水平,说明南京中商的经营盈利能力有一个增强的趋势,但还不够稳定;反映资产盈利能力的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率两个指标在这三年间也呈现出先大幅上升后小幅回落的态势,另外,总资产净利率在2012年和2014年均低于南京新百,但差距不大,说明南京中商运用总资产获利的能力也有一个上升的趋势,但和南京新百相比还有微小的差距,可以进一步提升;反映资本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两个指标、反映经营盈利能力和反映资产盈利能力的指标一样,同样大幅上升小幅回落,且与南京新百相比无太大差异,说明南京中商运用净资产获利的能力在提高,但还不十分稳定。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南京中商整体的盈利能力在2012~2014年间呈先大幅度上升后小幅度回落的状态,总体来说,南京中商的盈利能力较强,反映了企业管理、经营水平较高,未来发展趋势良好。

三、提升南京中商盈利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针对经营盈利能力提升的建议

通过对反映经营盈利能力的指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南京中商的经营盈利能力较强,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经营盈利能力的提升,重点要抓住营业收入的提高和成本费用的控制这两个关键点。

1. 加快连锁开店步伐,提高营业收入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发现2013年南京中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大幅度提高,主要原因就是2013年多家百货连锁门店的开业。因此,关注百货主业,加快连锁发展应是南京中商未来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南京中商要想大幅度提高营业收入,必须加快在目标市场中的区域布局,加速相关门店选址、筹备、招商开业等工作,增加新开连锁门店及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的数量,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2. 强化现有门店经营管理质量,提高营业收入

提高营业收入,必须强化现有门店的经营管理质量。首先,要对现有主力门店的软件及硬件进行优化升级改造,进一步调整商品种类布局,细分和扩大重点经营门类,压缩低效能经营门类面积;其次,要优化各连锁店品牌线,建立品牌信息资源库,对各类品牌严格按照优进劣汰的原则随时予以整合;再次,完善公平公正的选人与用人机制,建立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严格根据绩效逐级考核员工,选拔和培养专业化人才,满足集团连锁扩张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

3. 发展电商业务,提高营业收入

大力发展电商业务,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工作,提高营业收入。电子商务是不可逆转的潮流,网购在零售业中所占的份额会越来越大。南京中商要想实现营业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未来要加大对传统百货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全面整合内部资源,组织门店和网上商城开展线上线下互动营销,为消费者提供全新购物体验。同时,要加大对网上商城的投入,寻求差异化道路,建设具有南京中商自身特色的网上商城。另外,还应努力争取创新电商经营模式,借助目前手机购物和营销的发展热潮,探索手机APP在营销活动中的灵活应用,尝试扫码等多渠道购物方式,加大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投放广告的比重。

4. 加强成本管理,控制成本费用

未来,南京中商要进一步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管理,降低企业的营业成本,控制三大期间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的发生额。未来一段时间,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将是控制南京中商成本费用的一个重要手段。2014年,南京中商开始了SAP信息管理系统在集团内的全面推广使用,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南京中商应该借助SAP应用的有利时机,加快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平台建设。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成立后,将有利于强化集团财务核算的标准化,细化财务核算,有利于强化集团对各连锁门店的费用与成本控制力度。

(二)针对资产及资本盈利能力提升的建议

通过对反映资产及资本盈利能力的指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南京中商的资产、资本盈利能力还有着比较大的提升空间。资产及资本盈利能力的提升,重点是抓住资金的使用效率。

1. 加快资产周转,提升资产净利率

为了加快资产周转,南京中商应关注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对企业应收、预付款的管理,尽可能地减少应收和预付款的余额,避免无效资产的占用;二是对企业的闲置资产及部分低效益资产,应果断地进行剥离,能重新加以利用的就重新利用,不能重新利用的就转让、出售或进行资产置换,合理改变企业的资产结构,避免浪费,充分提高企业的总资产运用效率。

2. 提升资金使用总量,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投资者投入资金是为了通过资金的使用获利。资金在不断地使用过程中才能产生增值。为了提升资金使用总量,南京中商应尽快建成财务共享中心,将各连锁店的资金集中到集团,既有利于强化资金安全管理,减少资金冗余沉淀,又可以有效降低资金利息费用。另外,南京中商应当充分利用目前经济金融政策允许的全部资金运用渠道,在保证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提升资金使用总量,争取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

参考文献:

[1]穆林娟.财务报表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2011.

[2]段翠莲.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研究[J].山东商业会计,2010(13).

[3]邹祖娇.企业盈利问题分析[J].科技信息,2010(22).

[4]杨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时代金融,2010(05).

[5]周硕.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研究商业经济[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6).

[6]白羽.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8).

[7]王婷.浅议盈利能力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2010(11).

[8]张宝清.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的几个问题[J].华东经济管理,2011(06).

[9]新浪财经.南京中央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度报告摘要及公告(系列)[EB/OL].http://finance.ifeng,2013.

[10]新浪财经.南京中央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度报告摘要及公告(系列)[EB/OL].http://finance.ifeng,2014.

[11]新浪财经—焦点透视.南京中央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EB/OL].http://finance.sina,2013.

[12]和讯股吧.南京中央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商场(600280)股吧[EB/OL].http://guba.hexun.com,2014

(作者单位: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大学)

猜你喜欢

盈利能力对策建议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外部治理环境、公司特征与财务信息质量的实证分析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浦发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