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务卡制度改革与风险探究

2016-05-14汪红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校改革

汪红

摘要:随着国家财政加大对高校资金投入力度,传统以现金为主的结算制度逐渐显得力不从心,为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丰富财务结算手段,创新金融结算工具,高校积极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文章阐述了高校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有效性,分析了当前公务卡制度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高校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公务卡制度;改革

2007年7月,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07〕63号),标志着我国公务卡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公务卡是指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消费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它具有便捷性、时效性、可监控性等特点。随着国家财政资金对高校教育事业投入的逐年增加,特别是教育经费后“4%”时代,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这是由于传统的现金结算游离于财政动态监控系统,资金监管困难,安全隐患高,为加强高校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益,积极建设“阳关财政”,高校推行了公务卡制度改革,并取得良好地成效,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校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有效性

(一)预防高校业务腐败现象

与高校传统的结算方式相比,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一方面教职工进行财务报销时应具备相关发票和银行刷卡信息,发票可能造假,但是银行刷卡记录难以作假,提高交易业务的真实性,一定程度上预防高校腐败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上级财政部门和单位财务部门可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对教职工公务消费支出进行监控,实时查询教职工何时、何地、何消费业务信息,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预防高校虚假经济业务现象。

(二)规范高校财务报销工作流程

高校推行公务卡制度,规范了高校财务报销工作流程。具体表现如下:1.提高业务真实性。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需要发票和刷卡信息,财务部门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下载经办人的公务卡消费信息与发票核对,提高了财务报销业务的真实性,避免以往教职工买票、找票报销的现象。2.降低资金使用风险。使用公务卡结算代替传统的现金结算,公务出差不需携带现金,公务消费不需使用现金,降低现金使用的风险。3.减轻财务工作压力。使用公务卡结算,降低出纳人员从银行提取现金的频率,教职工进行日常公务前也不需提前进行借款,简化了财务报销工作流程,一定程度上减轻财务人员工作压力,提高财务报销工作效率。

(三)提高高校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在管理好资金的基础上使用好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但经费不足仍然是制约高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瓶颈。据有关数据统计,2014年河南省高校使用公务卡消费支出约2亿元,这犹如一笔无息贷款供高校事业发展使用,由于公务卡结算具有25~55天的免息期,在此期间进行公务消费相当于为高校提供事业发展的流动资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资金紧张的局面,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高校教育事业健康科学发展。

二、高校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增加财务报销工作难度

高校强制推行公务卡进行结算,教职工进行财务报销时,需提供相关业务发票和详细的刷卡信息,由于部分教职工报销不及时、丢失刷卡消费信息等,造成报销业务不能顺利进行,无形地给教职工设置报销障碍,增加报销难度。此外,财务核算人员进行公务卡报销业务处理时不仅需要审核发票,而且需要检查公务卡刷卡记录,进行公务卡制度知识宣传和解释,增加财务报销时间,增加财务人员工作量。财务出纳人员进行经费结算时,需要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先下载公务卡消费信息进行核对,无误后再进行经费支付处理,增加经办环节,出现重复劳动,影响财务报销工作效率。

(二)消费观念和环境的滞后

高校教职工传统现金消费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职工,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差,抵触心理强,一味的拘泥于传统的消费习惯,不习惯使用公务卡进行消费,怀疑使用公务卡消费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制约了高校公务卡制度改革的效果。另外,社会财务结算的多样性环境条件,形成制约高校推行公务卡改革的环境惯性,而高校推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要求必须进行使用公务卡消费,但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不具备公务卡刷卡环境条件,造成无法使用公务卡进行消费。

(三)信用危机

高校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容易造成信用危机,具体表现如下:1.教职工使用公务卡进行公务消费后,由于报销不及时,造成公务卡还款不及时,给持卡人产生透支利息、滞纳金以及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等,影响持卡人的消费信誉,造成与财务部门之间的矛盾。2.公务卡还款不及时出现的罚息或滞纳金有时难以区分是持卡人、财务人员或银行人员的责任,容易造成互相推诿的局面,影响教职工、财务部门、银行部门三者之间的信任度。3.公务卡不同于一般的信用卡,它不仅可以用于公务消费,也可以用于个人消费,存在银行人员泄漏持卡人消费信息和持卡人恶意透支的现象。

三、优化高校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对策

(一)积极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当前,高校公务卡报销工作最主要的困难就是刷卡信息录入、信息准确性及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繁琐的支付程序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升级、更新、完善财务管理系统。1.改进网上预约报账系统,增加填写公务卡刷卡信息的模块,让经办人员自行在预约单填写,财务人员进行审核即可,节约报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推动财务管理系统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对接,让财务管理系统的报销数据自动传送到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出纳人员不需重新进行录入,只需进行审核就可完成结算,减轻财务人员工作量,避免重复劳动。3.根据学校实际,设置一台专门用于教职工自行下载公务卡刷卡信息的电脑,财务人员进行指导,有利于提高公务卡录入准确率,提高工作质量。

(二)加强公务卡制度宣传,完善刷卡环境

首先,财务人员自身应加强公务卡制度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业务知识和技能,让他们有能力去宣传、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其次,财务部门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公务卡执行的有关制度和要求,积极进行宣传,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教职工应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他们传统的消费观念,耐心解释并指导他们进行公务刷卡消费,让他们熟悉公务卡制度,重视公务卡制度,支持公务卡制度。再次,高校领导人员应从思想上重视公务卡制度改革,带头示范进行公务消费刷卡。最后,高校应与财政部门、银行部门协作,积极完善公务卡服务功能,推动公务卡刷卡环境建设,只有这样才更好地推行高校公务卡制度改革。

(三)加强高校财务人员枢纽作用

高校财务人员就如一座“桥梁”贯穿于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始终,高校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离不开财务人员的参与。1.财务人员通过宣传公务卡制度,提高教职工对公务卡制度的认识,避免报账不及时造成的罚息、避免刷卡信息不准确造成报账难等局面。2.财务人员可于银行部门、财政部门进行沟通,为教职工创造良好地用卡环境和条件。3.财务人员应积极引导教职工正确使用公务卡进行公务消费,防止个人恶意透支的情况,避免教职工出现信用危机。

参考文献:

[1]丁震华.国库集中收付体系下的公务卡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

[2]彭华.影响高校推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的惯性因素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2(08).

[3]马媛媛.高校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3(04).

[4]殷涛.高校推行公务卡改革的创新与风险[J].信阳农业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13(09).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财务处)

猜你喜欢

高校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