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有效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

2016-05-14叶磊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6期
关键词:矩形创设知识点

叶磊

教师们一直认为,在课堂设置了问题就是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做到了让学生们自主探究。殊不知,问题固然重要,但是问题的情境也十分关键,只有合适的问题情境,才会是问题的合适的切入口,从而贯穿整个课堂。因此,本文将谈谈如何创设恰当有效的问题情境,为数学问题的设计锦上添花。

一、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

问题情境的创设并非随意为之,一定要是有效的问题情境,才足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探究合作的能力,再加上新课改强调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因而,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变得十分关键。数学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探求欲,从而探究合作再从中学到知识,而非传统的为了学习而学习。其次,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会随之增多,思维也会因多方面的碰撞得以开阔,而且,学生们之间也能获得友谊,增强团结,促进探究过程中的顺利交流。

二、如何让问题情境变得有效

1.有效问题情境的特点

有趣性。数学对于学生们来说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一是因为数学知识多具有抽象性,学生们几乎理解不到,二是因为数学教学态度过于严谨,学生们感觉无聊乏味,也就对数学的学习都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在构建问题情境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趣味性的原则,让学生们乐于学习、乐于探究。

实物性。数学的难懂就是缺乏形象的具体实物,抽象的知识点与抽象的文字结合,如何能抓住初中生的眼球呢?因而,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方面就要注重考虑这个问题,让抽象的数学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探求欲。

适当性。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们充分探究交流,便出一些很难的问题,这样一来,探究时间是长了,但是却得不出探究的结果,没有任何意义,也有些教师为了敷衍了事,就随便出一些简单的题目,学生们不用动很大的脑筋就懂了,也是没有意义,因此,要想问题情境的创设合理有效,那么,问题的难易程度也要适当,做到既让学生们探究合作了,又能从中学到知识,这样才可以算得上有效二字。

贴近生活。数学来源生活,数学问题也应该是以生活为蓝本的,这样才能让学生们从生活中学到数学,从数学中发现生活。例如,在讲解多边形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问学生们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上的多边形,通过实物也能更加形象地理解记忆数学知识点。

2.怎么构建有效的问题情境

有趣性与故事相结合。在教学课堂讲故事本就可以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倘若在故事的基础之上再增加一些趣味性,岂不是更加有效?当然,这些故事不仅要有一定的探究意义,即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还得是学生们不熟悉的故事,增加其新颖度。

增加创意游戏。玩是孩子的天性,因而,如果能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小游戏,那么必然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负数这一章节的时候,我采用竞答的游戏来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我设置了一系列关于“负”知识点的问题,将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只要回答正确的小组就加一颗星以资奖励。

动手实践。数学是一门理科类的学科,很多定理都需要学生们在不断的动手实践过程中增加对其的理解度以及巩固记忆,因而,动手实践之于数学非常关键。例如,笔者曾经在讲解平行四边形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便让学生们根据已学的矩形知识点自己动手做一个矩形,但是这个矩形要求是可以活动的,在课堂上的时候,我让学生们将矩形立起来,并且按住上边的一个顶角往下推,进而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列举生活事例法。抓住有效问题情境贴近生活这一特点,教师们可以构建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数学推理。例如:在讲解圆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问学生们身边什么东西是圆的,并且让他们用圆规画出圆的图形。

三、构建有效问题情境应注意什么

1.互动交流必不可少

既然新课改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那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交流就必不可少,不仅师生之间要增加一些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不容忽视,一个人的思维是在与和自己不同的思维碰撞之间得以提升的。

2.问题情境有创意

倘若教师的问题情境一成不变的话,很显然,学生们会逐渐对之不再感兴趣,探究自然也就显得没有必要了,因而,教师们的问题情境一定要做到及时推陈出新,让学生们一直保持着对数学的探究积极性。

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有趣贴近生活,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极大,所以,每一位教学者都已经把其放在课堂教学首要考虑的地位,让学生们在享受学习乐趣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镇中心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矩形创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化归矩形证直角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