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2016-05-14郭永辉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6期
关键词:圆柱体面积数学

郭永辉

数学一向以其实用性和系统复杂庞大著称,也正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由内而外的恐惧感,害怕上数学课,害怕进行任何有关于数学的活动。在小学数学阶段,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阶段,对学习方式进行变革,在课堂内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就成为数学教学的一大突破性进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性,令学生学习负担大幅减轻,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心应手。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原因

1.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常有言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在进行枯燥无味的学习课程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走神,注意力难以一直集中到学习中去。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会格外用心。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大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将小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内以提问、讨论、阐述和辩论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适时地发挥引导者身份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间平等和相近的思想,容易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有效地降低学习中产生的厌烦感,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在学习和人格两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习,得出结论,可以巩固学习的成果和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多人的讨论方式,可以最大化地拓宽学生的思考宽度和对问题的思路,给学生创造进行接纳和质疑的机会。一个组内可能会产生对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思路,这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拓展能力,也让学生深刻加深了对知识内涵的印象。另一方面,当代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并不多。一部分学生,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不会与其他人沟通和相处。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积极、有效、平等的沟通,可以提高学生对合作意识的认识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发现对人格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二、如何在课堂内进行小组内合作学习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指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在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不是说放开教师在课堂内的作用,而是让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正确有效地解答,对学生错误的方向进行修正。以《测量圆柱体侧面积》为例,教师给每一个小组内发一个圆柱体,向同学们提问,如何进行对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测量的问题。小学生们在各自的组内开始进行对问题的讨论。学生会提出,拿一张纸将圆柱体包裹起来,这张纸展开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这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首先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纸展开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引发学生对圆柱体侧面积的思考。再引导学生关注,这张纸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对应着圆柱体的哪一部分。学生在动手实践和讨论之后,不难得出圆柱侧面积=底面面积×高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转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身份,教师在学习中的作用更倾向于辅佐而不是灌输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找到答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

2.注重小组合作的各个阶段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有限的课程时长,课前和课后同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和做学习,对学习进行探究和探讨。教师留课前预习作业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对课本知识进行一定的预习和探讨,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之间共同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相互补充彼此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把握教学进程,跟上教学的节奏,不至于掉队。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也可以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生活中一起对数学知识进行实践合作学习,在社会活动中对数学进行应用。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感,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进行学习的状态,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对自身沟通和相处的人格技能,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大大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对学生和教学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龙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圆柱体面积数学
怎样围面积最大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求坐标
找出圆柱体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柱体对垂直其中轴并过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惯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