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4蔡元娣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6期
关键词:活动课体验式情境

蔡元娣

体验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中的体验是指通过实践认识周围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实践和反思来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而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初中地理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以体验式学习的理论为引导,实现其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融入,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初中地理教学环境,由此可以使学生地理学科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由此,对于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一、情境塑造,提升学习体验

情境塑造,就是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实现其内容的情景化设计,由此更加容易的去引导学生融入地理情境中去,这样可以使得其更加深刻地去认识对应的地理知识,这是学习体验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径。例如,苏教版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这一课的教学中,其教学的步骤可以归结为:以多媒体视频的方式来展现地球运动的两种方式——自转与公转。要求两名学生来到讲台,其中一个学生作为地球,另一个作为月球,做出公转和自传的动作,此时教师可以一边看学生的反应,一边讲述公转和自转的运动轨迹,进而营造良好的课程情境,由此去增强学生对于地球公转和自传的理解程度。再如在学习《南极洲》这一知识点时,就可设置一些具有生活内容的问题情境:(1)一个人站在南极,可以指出东方和西方吗?(2)如果往前走,将是往什么方向移动?在结合地球仪的情况下,让学生体验辨别方向的经验。这样的设问,给学生留有了自身体验的探究空间,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使学生的认知从不平衡状态达到平衡的状态。

二、合作探究,激发主体意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进行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方式,在合作探究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合作学习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展开讨论和探究,运用基本原理和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将合作探究教学法融入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去。对此,我们以苏教版《气温的分布》课程学习为例,可以以讨论的方式,课堂上教师会要求学生去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图,在此基础上去实现学生阅读等温线的能力,进而以分组讨论的方式来开展学习,由此使得课堂气氛朝着更加活跃的方向发展和进步,这对于促进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而言,是很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慢慢成为学习地理知识的主体,而不是教师的附庸,这是难能可贵的。

三、实践活动,增强情感体验

地理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参与。所以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中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参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提出好的建议,但不能强迫学生必须听从自己的建议或意见。教师要把讨论、发言、动手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另外,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熟悉学生个体的学习现状和发展规律,研究学生提出的不同课题,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支持,创造学生能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活动体验的教学目标。在开展初中地理实践活动课中,最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提升,这也是体验式学习的重要契机。在此我们可以援引苏教版初中地理第二章《地图》为例,可以要求学生以分小组的方式,使用自己学习到的比例尺的知识,绘画出自己的家或者自己的学校,最好尝试使用不同的比例尺来进行绘画,继而去观察不同比例尺之下的家和学校有什么区别,由此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的去了解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切身参与其中,由此获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益。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符合初中地理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更有利于实现地理教学目标。体验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有自己独特的课堂模式。它强调通过情境塑造,合作探究,实践活动等形式来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体验式学习融入初中地理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其不仅仅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充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这对于引导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效益全面提升而言,是很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临城中心校)

猜你喜欢

活动课体验式情境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