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初中英语文本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2016-05-14宋玉梅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词汇意识

宋玉梅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实行文化意识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词汇、语音、语法等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等,让学生了解和准确地使用地道的英语。

一、 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纵观近几年不断变更的教材和中考题型不难发现,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断增加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比如,考试题型中的听力题、完形填空、选择、作文等题型都强调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和在具体的语境中解答题目;阅读理解在选材、设疑等方面都体现了注重生活化和交际化;新教材把原本大容量的六个大单元分散到八个小单元,通过讲述更多的小故事、小报道、更多讨论等形式关注社会热点,展示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体现了国家教委注重从文化意识的角度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在这个大形势下,英语教学绝不能只单单注重单词、语法等知识的讲解,还要更多考虑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摄入,让学生知道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正确使用英语。但目前我们做得远远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模式单一老套

传统英语教学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部分教师语言文化意识不强,加上一味赶教学进度,或者过于注重学生眼前的高分,导致课堂缺少可操作性的语言环境,学生缺少语言学习环境和必要的训练,无法模仿实际的语言进行对话,不能体会英语语境交流中中西文化的差异,很难准确地利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2.缺少文化知识的浸透

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功夫花在英语听、写、读上面,与语言相关的西方文化则是置之一旁不理,最后结果是,虽然短期内学生的成绩有很明显的提高,但学生知识面太窄了,不能很好地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一段时间成绩突飞猛进之后,往往会突然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无法再保持良好的学习势头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或者学成了“哑巴英语”“中国式英语”的现状。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文化渗透,不仅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增强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还能最终提高学生成绩。

二、文化意识培养遵循的原则

要让初中生准确理解英语表达的意思,就要让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初步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遵守以下两个原则。

1.务实性原则

对初中生来说,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基本上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进行文化导入时,要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渗透,尽量剔除对于学生陌生的内容,并且创设语境让学生反复操练,活学活用,最后达到清除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逐步深入的原则

初中生受自身知识和认识能力的影响,对周遭新鲜事物有从现象到本质,从浅到深,从局部到整体逐步扩展的认知过程,我们在涉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时也要遵守这个原则,让学生更好地吃透,否则课堂就容易演变成演戏和看戏——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学生什么都没有学到。

三、文化意识培养具体的做法

在教学中必须引入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养成学生的文化意识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利用教科书中的词汇教学,增加文化知识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词汇在渊源、概念、含义作必要的介绍,避免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判断。

例如:教到hello时,我介绍道:它是使用最频繁的打招呼的语言,据说它是爱迪生发明电话后,爱迪生发明的;sandwich是从一个嗜赌的爵士的名字来的,因为Sandwich(爵士)喜欢在赌桌前边吃夹肉面包边赌而得名。学单词elephant时,我还给学生讲到了我国著名产品“白象”电池(包装上英文名为white elephant)的一段小插曲。在国内畅销产品,国外销路却并不好。究其原因,原来是产品英文名字欠妥,英语里“white elephant”含有“庞大,但没用的长物”之意,难怪以此命名的产品在欧洲市场不受欢迎;在讲到family时,我告诉学生,在西方国家,朋友,兄弟姐妹之间甚至对父母也可以连名带姓,直呼其名,但这在中国则是完全不允许的。

此外,在教词汇时应注重趣味性。教cheese时,我让学生发音cheese让他们体会到,发这个音,你会微张嘴巴,呈微笑状,所以say cheese意为“笑一笑”。英美摄影师给你照相时会让你说cheese,就像中国人说“茄子”,学生会心的一笑,我知道,学生领悟了这个内容。

词汇含有丰富的文化,教师勤于挖掘和积累的教师,通过词汇教学,可以让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注释出来的文化知识,这样的课堂,学生会感觉妙趣横生,老师的知识渊博,风趣幽默。教学相长,何乐不为呢?

2.利用教材的背景知识,接触文化背景

了解英语文化背景才能让学生真正用英语思维习惯学习英语。英语背景知识的介绍,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集中讲解、有意渗透,也不影响教学进度,这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教学8B Unit7 Food时,除了通过视频向学生介绍各国的特色菜外,还给他们介绍了英美国家的一些饮食习惯,比如英国人喜欢在饭前吃些麦粥片,饭后吃甜点等;我还告诉学生,在英美国家的餐馆里,上菜的时候顺序就是酒水(drinks),是头盘,主餐(main dish),餐后甜点(dessert)。通常是吃完一道上一道,不会一起端上来的;在讲授U7 Family时,我强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日常交流的焦点也是各不相同的,跟中国人见面时喜欢询问对方的家庭、年龄、工作、收入等(现在还增加了一个普遍关心的话题——二胎)不同,英语国家则把这些当作需要保护的隐私,他们聊天的内容是天气、服装、球赛等大家都不忌讳的话题。

3.利用土生土长的语言材料,获取文化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报刊、影视作品、音乐等,多接触英美原版的东西,使学生能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学习英语。我经常推荐给学生的报纸有《21世纪英文报》《上海学生英文星报》《英语周报》等,这些都有各个年级版的,它们紧跟时事,内容清新可读,深受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喜爱。

多媒体在农村中学的普使我们的教学更加轻松,它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点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趣味横生。我在教授the symbol of...country时,我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到了中国的长城、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等图片,学生熟悉代表某一文化形象的地标知识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我大力推荐经典影片中的一些经典励志台词,力求它们成为学生耳熟能详的句子。例如:《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中: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中: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the gift).昨天是历史了,明天还是未知,但今天是礼物,所以今天才叫present(有“现在”和“礼物”的意思)。我常常用这句话鼓励学生:抓住今天,才能抓住明天!

当然,学生遇到难懂的地方我会适时加以指导,及时扫除学生理解障碍。如阿甘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Mama always said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get.(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为什么美国人要这么说?原来在国外,装在盒子里销售的巧克力有很多种口味像黑巧克力、白巧克力、酒心的……又没有标志,如果你不一一打开品尝的话,就永远也不可能知道这个是什么口味的,妈妈其实在告诉阿甘:人的一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不可预测,如果试一试,结果往往会出人意料,所以看似呆呆的阿甘也总是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信心。

了解异域文化,不仅仅是开阔眼界和视野的闲暇事,更是有助于学生深层理解语言外壳下的语言内涵的大事。文化意识教学的方法是各式各样的,但教师应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锐性,使他们能自觉地融入英语文化环境中,最终达到正确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中学)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词汇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