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高水平运动员教育问题的思考

2016-05-14张敏

科技资讯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中国探讨

张敏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运动员培养体系中存在着仅仅重视技术和竞技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运动员的思想文化教育,通过长期观看体育赛事,看到近年来运动员在职场上屡次出现的各种问题,折射出运动员教育的问题越来越紧迫,我们必须对我国运动员教育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具体措施是:应该给以他们更多的人文素质教育、品德教育和职业教育。

关键词:中国 高水平运动员 文化教育 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2(c)-0000-00

运动员教育问题对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好多运动员在退役之后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这与运动员教育体系的不完备有着很大的关系[1]。运动员的技术训练是身体骨骼肌肉的机械操作,如果说这一机械操作是“硬实力”,那么运动员的教育素养可以看成是精神层面,精神上头脑的运作视作“软实力”而一个运动员想要真正的提高自己竞技能力,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结合,这样才能打造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2]。“硬实力”运动员的前提和基础,而“软实力”则是运动员的提高的前提和保障。而增强运动员“软实力”其途径是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要求运动员做到软硬实力兼备。

1 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1 和谐赛场的需要

在比赛中运动员对裁判员或是观众口出狂言,满口无礼言语等等,如在同场对抗性项目的比赛中,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是最为常见的现象。这些正是表明了运动员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缺失,说得客观点正是缺乏教育,归根结底是运动员教育上的问题。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运动员必然有很高尚的职业素养,这样的运动员在比赛场地也会做到尊重裁判、尊重对手、文明参赛,更不会口出狂言辱骂甚至向对方采取暴力手段的不良行为。有些运动员为了创造佳绩获取冠军,而服用违禁药物,注射兴奋剂,这也是运动员职业道德和素养缺失所在。为此运动员教育应该得到重视,也是提升运动员职业素养的主要措施。

1.2 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理解能力

竞技体育比拼的不只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更是智力的比拼。在竞技比赛中只依靠的用体力拼打,缺乏技战术意识的运动员或运动队想要在比赛中控制对方,赢得胜利是很费劲的一件事。在很多时候竞技赛场上运动员、运动队之间更多时候拼的是双方之间竞技意识,为此对运动员教育可以培养他们提高技战术意识,有利于在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员学会分析、判断训练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同时能更好地执行教练员安排训练的任务、训练内容、训练方,通过亲自体会做出总结,不断提升运动员技战术意识。

1.3 促进运动技能学习能力

运动员学习技术动作的快慢,头脑思维转换的灵活性,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与运动员自身接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就像一个教练员如果带着几个听不明白自己的讲解,且学习技术动作慢的学生,这很不利于教练员带队,会严重影响到教练上课的效果。或者是如果运动员的行为很野蛮粗鲁,不听话,吵吵闹闹,甚至有与教练员作对的行为发生,也会严重应到教练员的执教过程。

2 我国运动员教育的措施

2.1 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

论课程的教育应该是灵活性的教育,体现在课程时间的灵活性,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和课程方案的灵活性,在时间上要合理安排避免与训练时间冲突;在内容上要注重专业学科与其他多学科的融合,如除了开设专业理论课外,还应开设语文,英语、物理,特别是英语对于能登上国际舞台的运动员在国际上的交流已经成为运动员主要媒介语言,而语文的学习是锻炼运动员的表达能力,大部分的职业运动员在语言表达能力这方面还存在不足,在平时的电视节目播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记者采访到运动员时有些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的尴尬局面。课程方案的实施主要是根据体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到体校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最佳方案来教学。

2.2 注重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价值观是运动员要正确的处理利益与职业的关系,正确处理利益与人格的关系,不要因为利益矛盾失去前途,也不要因为的获得利益而过着奢华享乐主义的生活,树立运动员正确色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加强思想教育,灌输他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顽强拼搏、始终以祖国利益为重的良好品质,培养乐 观向上、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使他们能够按照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2.3 重视运动员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运动员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爱国主义的精神是一个运动员必须具备精神品质,运动员始终要以爱国主义作为核心,为祖国的荣誉而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的精神是运动员的又一个重要精神品质,运动员始终要以集体主义为出发点,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有必要时甚至要做出个人的牺牲而捍卫集体利益,如在场上的篮球运动员带伤继续参战,在一些径赛集体性项目上也可以看到运动员为了集体荣誉而克服自身的一切困难参赛。

2.4 制定和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它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其外延包括以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教育管理制度在学校制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同时也是约束学生行为的有力武器,让学生在严格体制的管理下全面发展。体校作为较偏向运动训练的特殊学校,在校的运动员可能文化功底可能稍弱些,由于长期的运动训练运动员会受到运动项目的特殊影响,会产生项目性格化的行为,这样有不同强烈性格的人同处在一个环境中,容易拉帮结伙而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2.5 加大惩治力度

运动员行为的失控单纯的依靠教育是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的,还需要有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来保障。所以职业体育运动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一经发现打架事件就应该严格惩罚,该留校查看就留校查看,严重违反者可直接开除学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运动队的学生有个良好的教育素养和人格品德。

3 结论

运动员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分析、判断、理解能力;提高他们高度责任心和强烈的进取精神等。运动员长期运动训练的原因,在很多时候是很少与外部环境接触,大部分是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运动训练也会影响他们自己性格倾向,会使他们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所以在某些时候我们看到在比赛场上发生的一些不礼貌或是暴力行为。为此应该给以他们更多的人文素质教育、品德教育、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誊江,蔡绢明,等.构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13-16.

[2] 周德胜,林常惠等.新形势下加强运动员教育和管理的几点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2004,18(2):21-22.

[3] 刘冬华,顾剑平.关于高校学生运动员教育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6):117-118.

[4] 王晓红.运动员群体社会分层论域下的文化教育研究[D].山西大学,2010.

[5] 蔡青青.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难点与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06(1):33-35.

[6] 唐正萍,朱晓军,张祝斌.江苏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5,12(1):122-124.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中国探讨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