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弱抵抗世界的假掰英雄

2016-05-14洪威喆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幼童枷锁篆刻

洪威喆

近年来在艺术博览会上,出现一系列作品,将“复仇者联盟”、蝙蝠侠、闪电侠、钢弹机器人、无敌铁金钢等动漫角色变成了水墨画,他们身穿中国古装,戴着面具,模样滑稽逗趣,在山水背景与传统纹饰映衬下,传达一种荒谬做作的违和感,这是台湾新锐艺术家詹邠所绘的讽世图。

詹邠1986年出生于新北市,曾得过台积电青年书法大赏,有作品入选新北市美展,从台北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台南艺术博览会、台湾艺术家博览会、台北艺术博览会等大展都看得到他作品的踪迹。他现为台湾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号:8479)的专职驻村艺术家,他期望在高雄盐埕区的堀江商圈原创艺术村里,能够汲取在地文化的元素,和其他艺术家交流,激发更多创作灵感。

詹邠从小就爱看卡通动漫,也喜欢画漫画,自高中开始便就读美术班,而后成为华梵大学美术系学生,大四时对篆刻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一系列篆刻创作,并以此考上了华梵大学美术与文创研究所,他亦常在水墨的作品中,融入篆刻的手法与观念,强化托古讽世的趣味。

“我觉得现代的社会需要英雄!”詹邠表示,小时候由于成绩不好,加上身体瘦弱,常遭受来自师长与同学在言语上的霸凌,使他非常向往幻想世界中的英雄人物,可以扶弱除强,因此从日本的动漫画、美式漫画到电影里的英雄人物,都成为他的创作题材。

然而,细观詹邠作品里的英雄,并没有强壮的身驱,只是一般成人或幼童戴上英雄的面具。詹邠表示,他想强调的是一种“弱英雄”,任何人都可以是英雄,小人物带上了面具,扮演一个角色来适应这个社会,响应众人的期许与要求,甚至成为社会的模范,就是英雄。

“英雄也是人,他跟一般人没有大不同,只是能力比较不一样。”詹邠表示,英雄在面具底下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表面上英雄在拯救世界,但面具下都有个黑暗的、需要被救赎的自我,因此詹邠在不被面具遮掩的地方,例如嘴巴、表情等处,描绘出哀伤的情绪,希望大家关注到英雄也有平凡人的一面。

“哀伤是我对于这个世道被压迫与不公的感受,这个社会被一种从以前到现在的世俗枷锁团团包围了!”詹邠认为,每个人都有他的包袱与枷锁,从很久以前到现在逐渐累积属于自我负面、黑暗的情绪,难以挣脱,然而詹邠认为这才能够深刻地刻画出每个人独特的性格,而不是如同大家所看到的英雄表面风光的一面。

詹邠的作品贴近当代社会文化,以时下的流行语汇作为他的创作元素,如“假掰”这闽南语意指矫情做作、负面的词汇,在他笔下成为刁着烟斗、一脸世故无奈的“假掰仙人”,以反讽、自嘲、无俚头的行为,演绎出违和造作的故事情节。

詹邠指出,“假掰仙人”是以做作、无法说服别人的软姿态,对残酷现实进行消极的“弱抵抗”,因为世俗枷锁太重,现实太强硬,所以现代人往往充满着无力感,只能用这种柔弱抵抗的方式,用矫情做作来掩饰内心的不满。正如他在《英雄很忙》系列的“变形刚仔”里,可以看出詹邠以工笔白描的方式,描绘手拿童玩、戴着“变形金刚”面具的幼童,画面四周饰以古典图腾纹路,象征东方传统礼教的枷锁,框限了幼童的发展,使得戴着英雄面具的幼童流露着哀伤的神情。

透过传统的媒材,以仿古的风格,融入流行文化的语汇,反应当代社会的问题,成为詹邠作品鲜明的标志。詹邠期许,在台湾艺术公司驻村创作期间,可藉由公司提供的资源、展览,在“弱英雄”“弱抵抗”的议题上持续深化,传递更多正面能量,希望自己形塑的各类英雄形象,可以让观众反思。虽然现今这个社会需要英雄的出现,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只要能影响一个人,然后越来越多人响应,社会一定会变好。

猜你喜欢

幼童枷锁篆刻
陈兰彬与留美幼童
奇怪森林
枷锁 ——阿伦德(荷兰)▲
你戴着纸枷锁吗?
对“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插图的质疑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