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美术手工纸雕塑中的半立体构成

2016-05-14罗元林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共通性运用方法

罗元林

摘 要:半立体构成是指处于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形态。是将平面材料进行立体化加工,使平面材料在视觉和触觉上有立体感。美术手工纸雕塑在我国民间流传已久,是一种用视觉语言与人们交流的艺术活动。在美术手工纸雕塑中增加半立体构成效果,可使纸雕塑作品富于变化,造型生动可爱。本文就美术手工纸雕塑中半立体构成的运用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半立体构成 纸雕塑 共通性 美感原则 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J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34-02

1 引言

当今人们的文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各种美术作品进入大众生活,各种与美术有关的技法开始普及。其中美术手工纸雕塑作品依然被大众喜爱,纸雕塑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在我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在美术教育中也是极好的教学活动内容。纸雕塑富于变化,造型生动活泼可爱,宜于学生想象力和智力的开发。在长期从事学前专业美术教育中,我发现美术手工纸雕塑虽传承了传统手工艺术,在造型上根据纸材的特点利用传统的折叠、卷曲、推折等手法进行艺术加工,但在文化与现代信息交织的今天,美术手工纸雕塑也需要注入新的构成元素。半立体构成具有其独特的创新性,独特性和类似浮雕的视觉效果,在美术手工纸雕塑中加入半立体构成,可使纸雕塑作品更具立体感,形态更丰富。美术手工纸雕塑的传承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技法来充实它,这样的作品才能符合大众审美能力不断提升的需求。

2 半立体构成与纸雕塑的共通性

半立体构成是指将平面材料进行立体化加工,使平面材料在视觉和触觉上有立体感,但并没有造成物理空间的构成方法,因此又叫二点五维构成。半立体构成的表现效果通常可以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室内外装修中的贴画材料、地板、壁画、壁饰,以及手经常触及的器物、产品上感受到。半立体构成的使用,可使展现的作品具有活跃、跳动的视觉冲击力。在运用中,由于半立体构成具有表面规律性的凹凸条纹,这可加强手工作品的秩序和韵律感。

纸雕塑是指在造型上根据纸材本身的特点,以立体构成原理为基础,利用折叠、卷曲、推折等技法,制作有立体感的纸艺术品,可分为浮雕和圆雕两种形式。

半立体构成与纸雕塑具有以下共通性: (1)半立体构成不追求立体的幻想,而是更具体、更实际地将平面加以立体化,所以不仅在纯粹的视觉效果上有立体的特征,在触觉上亦可以确认立体的存在。半立体构成的这种特点与纸雕塑在表现上不追求幻想,多以人物、动物、风景为主题,利用纸的折曲、挤压、漏空的技法,使作品具有装饰性、意象性与立体感的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处。(2)立体物观看的角度和视点是不定的,在造型上具有全方位性,而半立体从观察的角度来说,不是全方位的,这与美术手工中纸雕塑的观察角度相一致。最佳视角为不偏离正前方上、下、左、右45度角为好。(3)立体物高、宽、深的尺度是按照正常的比例尺寸造型的,而半立体由于在深度造型上有所限制,所以在表现效果时,只需做几毫米的凹凸起伏处理。这与制作纸雕塑的特性相同,由于纸雕塑在表现上不用大面积破坏材料,在深度造型的处理上也有限制,这样才能保证纸雕塑易定型,可塑性好,易加工。

3 半立体构成在纸雕塑中运用的美感原则

半立体构成在纸雕塑中运用,应遵循以下美感原则:

(1)造型的概括与夸张。在设计时着力于半立体在纸雕塑中造型的高度概括与夸张。把形体概括为几何形,如圆形、三角形等。一些局部可利用半立体构成中的空白空间,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比如人物耳朵不一定要做出来,在脸型边缘加个耳环造型即可使人感受到耳朵的存在。

(2)突出材质美。纸材在半立体构成的表现,加工中其独特的形体特质和工艺处理是构成纸雕塑表现的重要内容,任何为迎合“逼真”的效果而违反半立体构成中材料特性的处理,都会造成表现上的不谐调。因此,要充分地、创造性地应用半立体的制作方法,实现纸雕塑材料、工艺和形象三者的高度统一。

(3)形式美感的对比与统一。半立体构成在纸雕塑造型中要遵循美的表现规律来进行,在这些规律中,核心的原则是对比与统一。对比包括形体各部分的大与小、造型的凹与凸、表现重点的主与从、加工手段的粗与精细等。具体来说,一件好的纸雕塑作品,在形态上不仅应当有大体块与小部件的对比;还应有半立体构成中,体积高低、凹凸、空实的对比。

统一是要注意纸雕塑作品在使用线性的主从关系。所谓线性,就是在形体的内外轮廓、折叠转折的棱线上有直或曲的性质。半立体构成的造型正是直线、曲线与折线的表现,半立体构成造型中各部分的线条也都遵循以一种线性为主,这符合了纸雕塑在造型上的要求。如半立体构成作品在表现上主要使用曲线造型,就会谨慎使用直线、折线,使曲线居于展示主体,使用直线、折线造型亦同此理。这样容易体现调和统一的效果。

(4)制作的精致与完整。半立体构成在制作中所具备的精致与完整性,正好能充分体现纸雕塑技法所达到的审美效果。比如,半立体构成在折线处理上,是先划痕再折,这样的效果既整齐又美观;在弧线处理上都卷曲得有弹性,这样的效果既有变化又有联想;并始终保持作品的整洁性。这些制作方法在纸雕塑中体现,使纸雕塑更具美感与观赏性,也突出了纸雕塑的装饰性与意象性。

4 半立体构成在纸雕塑中的技法表现

半立体构成在纸雕塑中的技法表现主要分为:

(1)不切多折。不切多折的基本原理是在平面材料上通过切压形成折印,再按折印进行正或反的折叠,从而使纸雕塑表面产生高低起伏,并形成具有立体空间的造型。运用这种制作方法进行纸雕塑塑形时,其要点是折印线的设计安排,即要事先根据纸雕塑所表现的造型,按特定折印线折叠,折印线的设计可按重复、渐变,平行、交叉,直线、曲线等构成规律编排。折叠方向通常以上凸和下凹交替进行,从而使纸雕塑的造型更具丰富的立体效果。

(2)一切多折。一切多折是指在一张纸面上切一条切口,在切割时可改变原纸材的形态,塑造特定的形。再利用这条切口反向拉引,利用拉引部位创造立体的形态,这就可以在一个平面上

创造出凹凸不同的几种形态。这种切割必须伴随着掀起、弯曲、折叠、拉伸、压缩等折的表现技法来造型,这样才可使纸雕塑具有立体感,并能体现位置、方向、线形、尺度等方面的变化。

(3)多切多折。多切多折是指在一张纸面上切多条切口,使其转化为线材等形态,再通过这些切口进行多次弯曲、折叠,使纸材具有立体感。与一切多折不同,多切多折在表现上其基本形态单位较小、较多、较密,因此在纸雕塑中表现时,可先通过多切口、多折叠的方式分解纸面形态,并完成局部形态的塑造,再将局部形态排列组合,完成纸雕塑整体造型的表现。如在纸雕塑中塑造羽毛与胡须的造型,就可通过密集的切割与折叠来表现丰富的层次感。

5 结语

随着美术手工的发展,纸雕塑这门传统美术工艺的美感传达与技法表现也需要推陈出新。因半立体构成与纸雕塑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其在纸雕

猜你喜欢

共通性运用方法
从艺术共通性谈民族声乐唱法对戏曲唱腔的借鉴与运用——以豫剧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为例
论律师会馆与大学在法学教学方法中的共通性*——以Lectio和Disputatio为线索
传统皮影元素在现代动画的应用研究
论叶广芩小说的影视改编
高中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辅导课共通性的几点思考
运用积极心理学,构建积极的音乐课堂
小图标,大用途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浅析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