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一号公路掠影与遐思

2016-05-14傅新民

书屋 2016年7期
关键词:太平洋

傅新民

告别闻名遐迩的硅谷,踏上了VOLVO安排的美国加州一号公路之旅。慵懒的我至今未去考取驾照,只好乖乖地坐在副驾驶座位感受搭乘之乐。驾驶员兼导游是一位从呼伦贝尔草原移民至洛杉矶的蒙古族少妇,健美又健谈的她发动车后即爽朗地说,今天我们要行驶的可是世界著名的天堂之路,一路宛如仙境般的海滨风光将会让你终生难忘。说着拧开了车上的音响,腾格尔演唱的《天堂》仿佛从古老、遥远的蒙古高原传至耳畔。

修筑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加州一号公路,载世界最美“观景公路”之誉,承“泛美风景大道”之荣,连《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也称之为世界上陆地和海洋接触最美丽的览胜地、游客最值得去的五十个旅游目的地。是啊,一边是碧波万顷、海阔天远的太平洋,一边为高耸险峻、群峦叠翠的悬崖山脉,路面掩映在蓝绿之间,时而平坦舒展,时而弯曲陡峭,行至险隘处霎时似欲冲入大海,刹那间峰回路转,眼前又是一片开阔天地。沿途奇景美不胜收、让人应接不暇,间或映入眼帘的是牧草如茵、牛马成群、一望无际的草地,转瞬间一大片开满七彩绚丽花朵的沿海白色沙丘又迎面扑来,海的清澈湛蓝、山的葱郁翠绿、花的姹紫嫣红、阳光的明媚金灿、浪花和海鸥的晶莹雪白……让人久久无法收回视线。此时我不由想起有人曾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撰文感言:“就认识世界和体验大地而言,高速公路是无用的。高速公路是奔向目的地的工具,不是了解世界的窗口。我外出,除非赶路,要不我总是要躲开高速公路,把车开向低等级的路,路的等级越低,沿途的收获就越大。”一号公路或许就是这么个低等级、高品质的公路。更让人沉醉其间的是,北起旧金山红树林国家森林公园南段莱格特、南至洛杉矶达纳岬的一号公路,犹如一条璀璨闪烁的项链,在旧金山和洛杉矶两大著名城市之间,串联起了若干个玲珑剔透、恬静幽美的小镇。这些小镇以环境优雅、各具特色著称,似小家碧玉般的散列于太平洋沿岸。

午后先行到达的卡梅尔镇就是坐落在蒙特雷半岛的一个极富艺术品位的精致海滨小城镇。据说早在一百多年前,“艺术家、诗人和作家的卡梅尔”就已遐迩闻名,因为小镇的早期居民中有百分之六十是专业艺术家。城区内并不宽阔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各式双层小木屋和栅栏围起来的小花园,每一座设计都独具匠心、颜色鲜亮吸人眼球。这里很多画廊、雕塑精品店的主人是成就斐然的艺术家,店里的商品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抛弃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这些艺术家们把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和最有价值的艺术天赋献给了慢节奏的卡梅尔镇,使得这里的每一丝空气里都弥漫着艺术的馨香。行车拐入离小镇不远处一段紧傍太平洋的私人公路,前方是为卡梅尔艺术氛围增色添彩的十七哩海湾景区,此处因其绝美的海岸风光、举世闻名的高尔夫球场、庭院深深的豪宅让世界各地游客趋之若鹜、百看不厌。导游说,这片景区建有许多世界级富豪与演艺明星的度假别墅,他们生活低调、深居简出,到了晚上这里是一片幽黑静谧,不像中国暴富的商贾张扬显摆,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多有钱。我想这抑或就是不同国度富豪人群价值观与人生观的迥异差距而已。车靠临时停车区域,前方观景平台已三三两两聚集着许多游客。我驻足观景台,屏息凝神环视着十七哩海湾天堂仙境般的美景:成弓形的金黄色海湾在艳阳下显得格外妖娆壮丽,潮湿的海风携带着辽阔太平洋的信息扑面而来,各种海鸟在头上盘旋鸣叫,不远处岩礁上挤满了懒洋洋晒着太阳的海狮和海豹。沉醉于此景,一股妒意从心中油然升起,上天为何如此眷顾太平洋此岸的国度,将这般美景仙境独赐予它?此时此刻,还让我不禁想起了美利坚那段培育与彰显美国精神的西进扩张历史。

美国从何处而来、这个欧罗巴的儿子又何以长成“高富帅”青年?追根溯源,我们且不去叨絮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以及“五月花号公约”的意义与列克星敦小镇的枪声,只说至1776年7月4日美利坚发布《独立宣言》时,十三块原龟缩于大西洋沿岸的英属殖民地加在一起也不过百余万平方公里,且独立伊始数十年间始终处于松散无序、内乱外辱的艰难危局。爆发于1812年的第二次英美战争,美国几乎不堪一击、溃不成军,英军如同稍后几十年发动的鸦片战争欺凌老大帝国中国般的攻城略地、烧杀抢掠,占领华盛顿后,纵火焚烧白宫与国会大厦,连高贵美丽的第一夫人也被兵燹逼得乔装打扮,仓皇四处逃避。若非欧洲的战争使英国损失太大,渴望停战,那时的美国连立国存续都已成问题。但任凭世事艰险、风云莫测,当美利坚尚在胎腹中孕育躁动时,运筹帷幄的开国元勋们就开始梦寐以求领土大国的灿烂远景:十三个殖民地不仅要取得独立,而且还要向西扩张领土。在与英国和谈期间,美国不仅得到独立,还把领土向西伸展到以密西西比河为界。由此美国的领土完成了第一步扩张,比原有的十三块殖民地面积翻了一番。美国没有因此而满足,继续其扩张的步伐。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后来任第三届总统的托玛斯·杰弗逊既是一名杰出的民主主义者,也是一位狂热的扩张主义者。1803年5月2日早晨,杰弗逊仍在白宫期待着巴黎传来的消息,由于通讯的问题,他并不知道,就在此时,远在巴黎的一位法国人对美国人说:“你买进了物美价廉的东西,好好享用它吧。”这是一桩少有的一本万利的大买卖,美国以每平方公里五点七七美元的价格,从穷于应付欧洲战事的拿破仑手中购得了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片领地,史称“路易斯安那购买”。消息传来,美国人难以相信自己国家的领土在一个早晨就扩大了二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而付出的代价不过为一千五百万美元。条约的谈判者利文斯顿在购买完成后并非夸张地说:“从这一天起,美国取得了第一等大国的地位。”

美国进一步的扩张是与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的名字分不开的,是他第一个对美国扩张野心作了淋漓尽致、爽快露骨的表达,他认为“美国等同于北美大陆”,从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整个北美大陆都应该是美国的。亚当斯把美国的扩张冠以美丽而神秘的名词“天定命运”,即美国扩张是上帝的安排,是美国人不可抗违的命运。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更是鼓吹美国盎格鲁—萨克逊人为“具有向四面八方扩张传统的种族”,将“适者生存”作为种族优劣论的理论依据,宣称美国的进步和伟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此思想指导下,美国加紧开动战争与“和谈”双引擎,铁弹金元、软硬兼施,1819年从没落的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手中强行购得十七万平方公里的佛罗里达;1846年和1853年,借美、墨战争胜利之际,又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行从战败的墨西哥手中购得近二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到1853年,美国已把它的国境线推进到波光粼粼的太平洋沿岸,七百七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比独立时的版图增加了近八倍。至此美国仍未收手,继续向西扩张到与自己本土不相毗连的地区,1867年以七百二十万美元的代价从沙俄手中购买了面积达一百五十五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到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通过购买、谈判、战争等方式完成了陆地领土扩张,除北美北半部的加拿大外,北美南部全都列入美国的版图,美国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领土大国,领土总面积达到九百三十万平方公里。九百三十万平方公里都是些怎样的土地?——是贯穿美国南北的密西西比河,是绵延千里的落基山脉,是广阔茂密的乔木森林,是无边无际的沃野草原,是矿产丰富的丘陵原野,是便利于渔业和航运的深水海岸……这片富饶的土地好像是在等待新主人的到来,好像是为塑造一个新型移民民族准备的硕大摇篮。广大的西部土地并入美国,使美国迅速成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发展经济的极优越的自然条件。它大大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地处宜耕的气候带,使农业迅速发展起来;西部的开拓带动了大规模铁路的建筑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国形成了广大的国内市场。不管后人怎么看,我以为历史已然证明,美国虽是一个崛起强国中历史最短的国家,却是一个极具深蕴大战略文化的国家,其开国元勋团队更是一群极富远见卓识的睿智政治家、战略家,可以说正是他们深谋远虑的战略兴国,创造了这个国家的优秀战略文化传统。相形之下,既不要提那腐朽愚昧、羸弱无力的晚清政府,也不要说那横行一时、繁华瞬间的西、葡、荷航海大国,连英、法这些个掠地劫财老手,崛起为世界强国时也极度缺乏深邃的领土战略眼光,在真正的大赢家、后发新贵美国面前显得是那么弱智。

正发愣想着美国的开疆扩土发迹史,导游一声“上车了”,把我拉回现实,车沿着一号公路继续南行。女导游一边稳稳地把握着方向盘,一边慢悠悠地介绍着公路两侧的景色。她说,为了让更多人在一号公路上体会到慢节奏生活的舒爽,在这条人性化的公路上,美国政府充分结合沿线景区依山傍水的特质和道路安全,特意在公路旁每个有观赏价值的景点周围设置了临时停车区域和观景平台,游客们随时可以安全地把车停靠在路边,下车尽情享受面朝大海的美妙时光。为了避免因过度开发损毁自然风光,政府还限制了沿线的房产建设项目,这里的海景房售价都在两百万美元以上,大多数人承受不起,所以一号公路沿线的人口一直都控制得很好,由人口带来的污染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为保证沿线小镇留存本色风貌,镇上严禁建高层建筑,甚至禁止游客在街上边走路边吃东西;待会我们将要去的丹麦城就是最早由一些北欧移民打造的风情小镇典范。听到此,我透过车窗望着在午间太阳照射下发出闪闪银光的太平洋,眼前仿佛浮现出百多年前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东部居民与欧洲移民或驾车或步行举家带口向西部涌去的情景,他们挥汗如雨、勤劳务实地建设家园,开拓进取、勇冒风险地追求财富,形成了一个个“新边疆”……最后面对浩瀚无际的太平洋才停住了急促的迁徙脚步。蜂拥而至的大量移民对美国西部的开发、对美国整个经济的迅速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记得有一位历史学家是这样描述美国西部移民的:“最要紧的是第一个到达目的地,即使不能成为第一个,也要尽快地到达那里。”正是这种“拼命赶”的精神与创新的气质在美国崛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的崛起是“拼命赶”赶出来的。想到此,我耳畔不由响起了马克思当年评述美国“西进运动”成就的声音:“在英国需要数百年才能完成的那些变化,在美国只有几年就发生了。”我思忖,如果说美国内战后的一统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西进运动”则塑造了美国的民族精神。当然历史也不应忘记,领土扩张对美国的崛起虽然有积极意义,但在扩张与西进过程中,数以万计的原始居民印第安人惨遭驱赶杀戮,也昭示了美利坚民族在那个殖民时代的野蛮和卑劣,感恩节这个温馨的名字在某一方面更是对美利坚品行的反讽。

一号公路沿线集中了美国西部许多遐迩闻名的标志性景观,其中的几处地标性景点,无疑是镶嵌在这条著名风景带上的璀璨蓝宝石,此刻我们停泊观赏的比克斯比河大桥就是个中翘楚。导游介绍说,大名鼎鼎的比克斯比大桥建造于上个世纪的1931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孔拱桥和加州最长混凝土拱桥。这座桥已经在此守候了快一个世纪,当一座座新桥在它的周围拔地而起,这座有些陈旧的大桥早已不能再凭借它的规模得到世人的赞赏。所幸荏苒光阴赋予了它新的价值,如今的比克斯比河大桥已成为众人心目中“美国西海岸最上镜的大桥”之一,跻身加州著名地标之列。随着一号公路的旅游价值进一步得到开发,雄伟壮观的比克斯比河大桥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美国知名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中,曾经多次在宣传海报和公共资料中出现,甚至被印上美国的邮票,深受追捧。

当西斜的太阳将太平洋之水洗染得绯红时分,旅行车轻缓无声地开进了温馨宁静的丹麦城。丹麦城其实是一个名叫Solvang的小镇,这句丹麦语的意思为“阳光满溢的田园”,据说这里一年有三百天以上都是阳光明媚的日子。导游介绍,还在上个世纪初时,来自丹麦的五个移民通过全盘移植故乡的建筑风格以及社区规划,建造了这座风情小镇。由于小镇四处充溢着浓郁的丹麦传统风格,后来就成了一号公路线上靓丽的旅游胜地,每年有上百万的游客光顾此镇。洁净宁静的丹麦城街道可谓移步换景,有古钟楼、小木房、大风车等等。在矗立着安徒生铜像的小公园歇脚,更让人宛如走进了多彩的童话世界。丹麦小镇从里到外没有丝毫的奢华与喧闹,这里的居民多为丹麦移民的后裔,他们保持着北欧人特有的纯朴、自足与恬淡,不慌不忙地穿过斑马线、安静祥和地享用下午茶、从容和蔼地照应购物客,那份独有、超然的平心静气,好像此处就是一方真正的世外桃源,外面的世界再纷扰繁杂,也难撼动他们内心的那份宁静与安详。今夜我就留宿于丹麦小镇。用过丰盛美味的丹麦特色餐点后,导游道了声晚安,嘱咐大家睡个好觉,明早还要前往圣芭芭拉,去观赏被誉为美国西部最美丽的蔚蓝海岸。夜深了,四下显得更加幽静深邃,远处似乎不时传来太平洋浪涛拍岸的击打声;置身宛如安徒生童话世界里的小旅馆,躺在柔暖舒适的大床上,听着MP3播放的轻音乐,我回味着白天一路看不够的蔚为壮观的蓝色海岸,脑海里又不禁浮现美国西出太平洋岸、建立“太平洋帝国”的一幕幕场景。

公元1890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宣称:“边疆消失了。”美国西进扩张的匆匆脚步似乎被浩瀚无垠的太平洋挡住了,北美大陆再没有一片土地可以作为边疆地区来垦殖,出现在美国人眼前的是无法用传统方式开拓的万里海疆。一些经济学家发出警告,长期以来,美国经济一直靠不断地扩张和开拓取得发展,随着边疆的消失,这种发展势头还能保持吗?后成为第二十八任总统的政治学博士威尔逊,曾用边疆的消失来解释美国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他认为:“令人心旷神怡的扩张时代已经宣告结束,我们的生活日益感到紧张和困难。”然而,太平洋能挡住极富冒险精神的美国人对土地与财富顽强不懈的追求吗?1893年,有位历史学家就指出:“扩张力是美国人固有的一种力量”,“如果有人一定断言,美国生活中的扩张性现在已经完全停止了的话,那么,他一定是一个冒失的预言家。”就在美国人为边疆消失而惴惴不安、徘徊焦虑时,一部应运而生的军事和国家战略著作令美国人眼前一亮,旋即引起了巨大轰动,且很快风靡全球。这部由美国海军学院院长马汉所著的《制海实力对历史的影响》,总结了有史以来海战的战略战术及其影响,提出了“海洋中心说”,即一个国家的海上实力决定其国运的兴衰,谁控制了海军谁就将控制世界。马汉认为,制海权是国家实力的关键,有制海权的民族才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因此,美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强化制海权的基础上。

但当时独享天然优势、濒临两大洋的美国海军实力只排在世界第十二位,与其海洋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他露骨地说:“不管美国人愿不愿意,现在他们必须开始目光向外看。”他主张从夺取加勒比海霸权开始,通过开掘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洋际运河,把美国的海上势力连为一体,以便夺取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霸权。马汉的主张引起了美国朝野的广泛赞同,他们竭力主张扩大海军,夺取基地,称霸海洋,有议员甚至在美国国会公开说:建设海军,直到用完国库最后一块美元。马汉还在腹中酝酿“海权论”时就结识了后成为硬汉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两人情投意合、相见恨晚。西奥多·罗斯福由开始担任助理海军部长到副总统、总统,美国海军在他手上完成了质的飞跃,从一个旧船修理厂一类的烂摊子跻身世界海军前三甲,具备了在海上跟瘦死的骆驼西班牙决一雌雄的实力。可以说,美国崛起后对海外发动的扩张战争是从拿没落的西班牙试刀开始的。1898年,美国太平洋舰队在菲律宾马尼拉湾击溃西班牙舰队,随后美军以微小的代价在陆地和海洋连连获胜;1903年美国强占古巴两处海军基地;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战利品。北美大陆上的这个后起之秀野心勃勃地打量着世界,飘扬着星条旗的战舰频繁出现在五大洋。时至今日,“海权论”依然是美国制订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近年来,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飞机、舰艇频繁出入中国南海海域炫耀武力,干扰中国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想到此,我不由得辗转难眠。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使美国产生了一种焦虑感,积极部署实施所谓的重返太平洋、制衡中国的战略。中国积极维护海洋权益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遥想五千年文明史,中国人与海为伴不知多么久远,然而因受种种桎梏的束缚始终难成海上强者。时至当今,随着国力不断增强,能力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争取和维护海洋权益的意念与决心才坚如磐石。中国是“陆海双构”的大国,所辖海域总面积约三百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一万八千多公里,岛屿岸线一万五千多公里,面积大于五百平方米的岛屿数六千五百多个。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守护好。想到这,MP3耳机传来了优美动听的《人间天堂》:“一行苏堤翠柳连起往日的时光,一声南屏晚钟惊醒楼台的歌唱,一片断桥残雪落下难解的惆怅,一轮平湖秋月留住不变的目光……一片雷峰夕照送走岁月的记忆,一湖灯火灿烂迎来富饶的时光,一声莺歌柳浪落在秋雨的水乡,一江钱塘潮水涌起大海的畅想。”我不由想,在历史文化深厚丰富的中国面前,美国到底只是个弱冠少年而已。哦,美国,面对你的强大与诡谲、强权与文明,我满腹的惊叹与郁结、敬重与不服。

猜你喜欢

太平洋
2023.07七月羽坛:热闹太平洋
爱管闲事的“太平洋警察”
2021年6月18日,一架F-16战隼在联合太平洋阿拉斯加靶场上空
决胜太平洋
太平洋海景住宅
跨越太平洋的爱恋
环太平洋之怪兽归来(下篇)
跨越太平洋的爱恋
环太平洋之怪兽归来(上篇)
海上霸主I:太平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