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及危险因素

2016-05-14李合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儿童

李合春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总结其危险因素。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归为重症组,同期选取4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归为普通组,对比两组试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重症组和普通组在病程、热峰、白细胞计数、血糖、神经系统异常、循环系统异常、呼吸系统异常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托幼儿童、饲养宠物、卫生习惯不良、家庭人口密集、病例接触史、出疹个数、神经系统异常、循环系统异常、呼吸系统异常、发热、血糖。结论:了解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可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儿童; 重症手足口病;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2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8-0031-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8.017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最常见的致病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两种,5岁以下的儿童是此病的高发人群,多数患儿在发病后1周内可自行痊愈,少数患儿会因并发症导致病情急转直下甚至死亡[1-2]。针对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病情重、发展快的特点需要对重症患儿和普通患儿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进而总结其危险因素,为此,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2年

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和选取同期的4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重症组,选取同期的4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为普通组,入选病例均经病原学证实。重症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2~4岁,平均(3.45±1.12)岁,感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11例,肠道病毒71型25例。普通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4岁,平均(3.24±1.09)岁,感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9例,肠道病毒71型27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感染病毒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进行试验室检查,观察病程、热峰、白细胞计数、血糖水平、有无皮疹、神经系统异常等,组织专科医生对两组患儿进行调查和随访,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卫生习惯、接触史等,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对比

两组患儿病程、热峰、白细胞计数、血糖、神经系统异常、循环系统异常、呼吸系统异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重症手足口病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托幼儿童、饲养宠物、卫生习惯不良、家庭人口密集、病例接触史、出疹个数、神经系统异常、循环系统异常、呼吸系统异常、发热、血糖。详见表2和表3。

3 讨论

3.1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意义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疾病,多数患儿病情较轻,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出现发热、肺水肿等并发症影响疾病的治疗转归[3-4]。由于手足口病患者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具有传播途径广、传染性强等特点,容易出现短时间内大规模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5]。据卫生部一项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同期增长52.81%,同时病死率也同期增长54.59%,形势非常严峻,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手足口病的特异性疫苗,因此,研究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特征和危险因素,对于挽救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3.2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

本研究显示,重症组与普通组在多项试验室检查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包括病程长、持续高热、白细胞释放增多、血糖浓度高、各大系统异常。卫生部在制定的HFMD诊疗指南(2010年版)中将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定为法定传染病,这一规定为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和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于消除疫情具有指导意义。临床统计资料显示,多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EV71型感染,感染率高达69.6%,表明EV71是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菌株,EV71是首次从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婴儿粪便中分离出来的,自首次报道以来已引起多次暴发流行,患者临床表现往往不同,重症病例有时并无典型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因此,给重症病例的早期干预带来极大干扰。因此,与其他轻症比例相比,做好重症病例相关危险因素的筛查尤其重要。与其他肠道病毒相比,EV71的致病性和传染性更强,国外学者通过死亡患儿的尸体解剖发现EV71主要感染运动神经通路的中枢神经,感染部位包括下丘脑、脑干、脊髓等,提示EV71病毒感染可累及中枢系统的任何区域,其中,脑干是最易感染的部位[6]。本次统计资料显示,多数患者病程较长,而且表现为持续高热,其次是试验室指标异常,包括白细胞释放增多、血糖浓度高等,重症患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肾上腺素分泌不断增多,外周血白细胞释放也随之增多。重症患儿可伴随不同程度的系统异常,主要表现为头痛、抽搐、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52.8%的患儿出现气促、发绀、肺部啰音等呼吸系统症状,22.2%的患儿伴随循环系统症状。

3.3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分析

本次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托幼儿童、饲养宠物、卫生习惯不良、家庭人口密集、病例接触史、出疹个数、神经系统异常、循环系统异常、呼吸系统异常、发热、血糖,为此,应当将合并上述因素的患儿纳入重点监测对象,加强临床干预。由于本次纳入回归分析模型的样本数量较少,结果可能存在误差,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构建更加稳定合理的回归模型,以增强临床指导价值。廖承琳等在289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研究中发现重症患儿与普通患儿相比,同样具有上述总结特征且伴随相同的危险因素[7-8],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证实了本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廖承琳等在研究最后指出,对治疗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是否注意筛查重症病例的相关危险因素,EV71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患儿一旦发展为重症病例,将在短期内迅速出现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临床抢救措施救治效果并不理想,常常使此类患儿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死亡,为此,应当重视高危人群的筛查,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护和重症倾向病例的救治。

3.4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预防及临床治疗

防治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因此,在做好患儿会诊工作的同时要加强疫情报告处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扩散[9]。对于幼儿园等儿童密集区域要做好晨间身体检查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需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并协助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对病例患儿使用过的餐具、生活用品等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处理,防止疫情扩散。在疾病流行期间,尤其要做好儿童的卫生指导和监督工作,叮嘱家长保证自己的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提高儿童免疫能力。目前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常规方法为口服吗啉胍类药物,10 mg/次,3次/d,如果患儿年龄不足1岁半,应当将利巴韦林片研碎后直接敷于口腔黏膜溃疡处,其他患儿可直接含服利巴韦林片。对于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患儿需同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发热患儿可进行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治疗情况,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果出现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处理,防止病情加重。胡小丽[10]发现急性肺水肿和心肺失代偿可能由脑干血管中枢受损引起,也可能与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导致的炎症反应有关。为防止患儿口腔黏膜溃疡扩大,在其进食前后要使用生理盐水或金银花液清洗口腔,或者将0.2%的冰硼甘油涂于局部,在皮肤破溃之前要坚持使用具有消炎、预防感染功能的洗剂进行治疗,在皮肤破溃之后可换用复方依沙丫啶溶液治疗。

总之,应当加强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方法,不断降低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媛媛.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及危重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5(2):135-140.

[2]范江花.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的危险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8):1407-1409.

[3]刘忠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8):589-592.

[4]杨朝晖.儿童手足口病1570例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32(3):154-157.

[5]营亮.2009-2012年连云港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2):4043-4044.

[6]范江花,胥志跃,隆彩霞,等.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的危险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8):1407-1409.

[7]杨文升.104例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17):1722-1724.

[8]谭丽琴.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及危险因素探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8):1441-1443.

[9]柳琼,王美芬,杜曾庆,等.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并下肢瘫痪29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1):1512-1513.

[10]胡小丽.1例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3):78-79.

(收稿日期:2015-11-13)

猜你喜欢

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儿童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