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四种策略

2016-05-11李晓岚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熏陶朗读高中语文

李晓岚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重视朗读的作用,用情韵熏陶学生的性情;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引导学生求知的兴趣;用合适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用微笑架起沟通的桥梁,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高中语文 高效课堂 策略 朗读 熏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76-02

高效课堂,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最大限度地在课堂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让课堂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益。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性情得到熏陶,求知欲望、思维火花被激发,有快乐的学习氛围。高效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增进,更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表现。那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重视朗读的作用,用情韵熏陶学生的性情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优秀的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阅读形式之一。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它既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的之一。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在读中感受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作品的情韵无形中对学生起到熏陶的作用。例如,学生在朗读中细细品味陆游《书愤》的满腔悲愤、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淡雅闲情、李密《陈情表》的祖母情深等,就能体会到其中的真情。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理解的目的。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诠释。例如,学习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课,如果光靠老师讲解,会觉得课文冗长难懂,而听录音、有感情地去读,就会深切体味到作者在诗歌中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颂之情。

教学优美的散文,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文字的优美,蕴含在文字中的哲理情感。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朗读中我们感受到荷塘月色优美的画面,也体会到朱自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思想感情。教学韵味十足的古诗词,只有朗读才能够体会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例如,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反复的朗读体会那种“寻寻觅觅”下意识的动作、“冷冷清清”的处境,以及“凄凄惨惨戚戚”的心理,作者那种老年无依、失落孤寂之情学生就感同身受了。教学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的时候,读更是必不可少,只有反复地读,把古人创造的晦涩的文字读通了,才能知道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算是枯燥无味的说明文、或者是一篇现代小说,也会有精彩的段落和句子让学生读。

不管是读名著经典,还是读优美文章,能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氛围中,净化思想,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这就是非常高效的朗读课堂教学方式。因此,语文教学中,朗读做得好,语文课堂就会变得高效。

二、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引导学生求知的兴趣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课堂多媒体教学逐渐走向普及化。多媒体让语文教学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课文的朗诵,我们可以下载音乐,进行配乐朗诵,或者是下载名家朗诵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诵读的魅力;甚至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制作成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课件,教学的时候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了,自然而然就产生求知的欲望,也就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古诗词的时候,配乐朗诵中声情并茂的声音,很容易带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赏析的时候学生就容易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习小说的时候,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高中必修三的《祝福》《林黛玉进贾府》,必修四的《窦娥冤》《雷雨》,必修五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些经典小说,都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下载与课文相关的片段给学生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让学生兴趣盎然,他们就很容易理解人物形象以及小说的主题。

总之,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教师在课堂中巧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都变得灵活多样了,也彻底改变了课堂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用合适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课堂,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这即是我们说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现在流行的先学后教,就是着力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敢想、敢问。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过渡到合作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话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就是告诉我们要抓住这一需求,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再创造”活动,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使每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创新。

不能让学生思维“活”起来的课堂只能是一潭死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中学习,就是激发学生思维、让死水变活的最好的学习方式。笔者教学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充分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做好自主学习,在课前重温小说三要素的知识,大致了解《水浒传》这部作品以及和课文相关的情节,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课堂教学上,分析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探讨林冲思想性格转变过程这些问题,以学生讨论交流解决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参与意识感非常显著,思考的火花轻易就被激发出来,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动起来、活起来。能激活学生思维的课堂是高效的语文课堂。

四、用微笑架起沟通的桥梁,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在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微笑,我们还需要什么呢?”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需要看教师教态的表现,需要师生之间心灵相通,而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把兴奋点集中在对知识的接受理解上。讲台上,教师亲切的笑容是缩短师生距离、增进师生了解、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在教师微笑的注视下,学生会主动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学生处在这种轻松愉悦、自在、开心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自信心和学习成功的决心也会大大增强,思维更加敏捷,创新的火花也会屡屡闪耀。

源自内心真诚的微笑是爱的一种体现,让学生感觉到这是对他们无言的关心和鼓励,是与他们在心灵上的交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喜欢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会让胆子不大的学生战战栗栗,对老师失去亲切感,内心更加抗拒老师,从而学习情绪产生消极影响。学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问题,也就失去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笔者在教学庄子《逍遥游》一课时,让学生试概括课文大意,庄子的文章比较抽象,而文言文更是增添了难度。开始敢举手试试的学生不多,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不急不躁,脸上一直挂着期待的笑容,用眼神鼓励,慢慢地,举起来的手越来越多,到后来全班同学都跃跃欲试。笔者叫了平时比较沉默的一位学生回答,他刚站起来时担心地看着老师,笔者投去鼓励的微笑。这个学生见此信心大增,流利地表达出概括的内容。

老师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上,就会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就能让学生在和蔼亲切气氛中吸收科学的营养。教师不是靠着一副严厉的表情就可以征服学生的,征服学生的魅力是学问和修养。微笑就是一个教师修养的体现,能够时刻用自己的笑容去面对学生,就是一种征服学生的魅力,也是让课堂走向高效的途径。

总之,一堂成功高效的语文课,使我们既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灵动学生的思维,又能够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在教学中,希望语文老师都能构建高效的课堂,使语文课成为学生创造力驰骋的广阔天地,时常散发出思维之花迷人的芬芳。

【参考文献】

[1]孙洙.唐诗三百首序[M].

[2]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M].

[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4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熏陶朗读高中语文
艺术熏陶
如此熏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花糕,我爱摆弄
重视隐性德育关注心灵成长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