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政治发展

2016-05-09康赫明尹华

2016年12期
关键词:政治发展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康赫明 尹华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灵魂,它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成败。研究了当代中国政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只有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实践,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发展;民主政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我国政治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坚实基础,也为我国政治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甚至可以说,我国政治的发展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具体而言,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我国政治发展共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一)确立及初步发展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确立及初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治形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理论体系,为中国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前提。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国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民主政治制度体系,同时制订了阶级斗争的无产阶级专政政治体系,包括土地革命、“三反”和“五反”等,进一步巩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无产阶级政权。直到1956年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正式确立和初步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发展实践的根本结合。

(二)曲折发展阶段

1957年到1977年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政治发展的曲折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经验的不足和思想立场的波动,我国政治生态滋生了一些有悖于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主旨的事件,使得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发展出现了挫折,如人民公社、大跃进,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严重偏离甚至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使得我国政治生态发展发生严重倒退,既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违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际。这一时期错误地认识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和矛盾,背离人民当家作主和为人民谋福祉的根本政治目标和任务,使得扭曲了的无产阶级专政甚嚣尘上,真正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体制蒙尘,法治生态同样不复存在。

(三)发展阶段

1978年党中央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全面拨乱反正,全面肃清错误的政治思想,重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体系,重新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重新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的融合和历史性飞跃,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具有现代性和战略性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和明智选择。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之下,我党继往开来,继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相继创立创新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和先进的思想成果,形成了新世纪的全新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理论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现代政治发展方向

我党正是积极秉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形成了卓越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体系,进而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走向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发展道路。而在现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同样为中国现代政治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现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

用现代民主政治的眼光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民主政治不断动态地契合和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过程。依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人革命的目标就是建立无产阶级为领导的民主政府,实现无产阶级政治统治。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多代领导集体都把建设民主政治作为我党执政为民的根本任务,作为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理论武器,只有坚持民主,让人民来监督党的领导,也就是真正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才能确保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平等和法治,是公正和公平,是正义和和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民主政治所追求的这一过程和目标也恰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政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现代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未来趋势。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循序渐进

马克思主义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是一帆风顺的,都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发展的过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是如此。我党积极顺应时代需求,秉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基础和前提,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实际,循序渐进地发展、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立场原则;党的十二大进一步提出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领导制度;十三大则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的民主政治;十四大提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和法治改革进程;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根本国策;十六大强调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十七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任务目标;十八大提出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使命。这一系列举措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坚实步伐,同时也表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需要我党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稳步前进,既要遵循客观规律,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争取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全面胜利。

(三)民主政治需要制度保障

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传统,影响深远,而相比之下民主法治的历史相对较短,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要依靠切实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体系加以保障。我国已经秉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些目标,切实履行这些政策举措,确保社会主义政治生态健康、长效发展,就一定要重视人民群众对民主的正确认识和形成自觉意识,依赖人民群众这一社会主体的精神民主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政治发展通常有两种渠道,一是政治革命,二是政治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显然需要的是政治改革。而改革必然要触动固有利益,必然要改变上层建筑结构,因而就需要制度加以切实保障,推进,协调和解决整个改革中出现的矛盾核问题,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稳步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急需解决的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政治改革就是要革除掉不适合经济发展的上层建筑,建立全新的现代政治制度推进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主义事业一路向前。

三、结论

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用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的新经验、新问题、新条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创造出切合中国实际条件,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再运用这些理论去指导中国的政治发展,将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红卫,张良.尊重人民群众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根本动力探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1)

[2] 陈述.循序推进与重点突破:从轨迹看改革理论传承[J].改革,2013(10)

猜你喜欢

政治发展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反腐支出单列是一招好棋
网络政治发展的实践意义和行动路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路径依赖视角下我国政治发展的透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分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我国公民参与行政的当前不足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