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中高级水平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

2016-05-09郝玲

现代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语用能力调查培养策略

摘 要:以“反对”立场的语用表达为例,考察了韩国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汉语语用能力。韩国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的汉语语用策略有许多不同之处,其立场表达策略很不丰富,这限制了立场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反映了学习者的实际语用能力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语用能力 调查 培养策略

一、研究背景及内容

按照Leech(1983)的说法,在中介语语用学研究中,要区分语言行为的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会语用能力。语用语言能力指语言使用者用特定的语言材料来实施特定的语言行为的能力,用这种能力来解决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对应问题;社会语用能力是指某一特定语言文化社团的成员在特定的语境中如何实施和解释特定的语言行为,比如通过设置一系列情景变量,如交际双方的权势关系和社会距离等,来考察学习者是否能够根据情景变量的变换调整其语用表达的方式。

本文将以“反对”立场的语用表达为例,探讨韩国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的语用能力。这里的“反对”是狭义的,指说话人提出不赞成、不同意的否定意见。不包括广义的“反对”,如:拒绝、推让、责备、詈骂等相关言语行为。本次调查侧重对学生语用语言能力的调查。

1.韩国中高级水平留学生在实施“反对”立场表达行为时,是否能够运用和汉语为母语者同样的策略,其言语行为实施方式是否趋近于母语使用者;2.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学习者使用直接策略、规约性间接策略、非规约性间接策略的比率将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项目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调查项目为表达“反对”立场的三种语用策略。

第一类,缓和策略,包括使用模糊限制语、部分同意、疑问、重复、迂回转折、打断、转换话题、幽默、沉默、重音、语调、语气词、话轮抢断、其他缓和标记语和缓和语。例如使用模糊限制语:

A:你们那边口味是不是挺重的呀?

B:咋了?你觉得这菜做得咸啦?不是挺好的么?

A:可能是,可能是我们这边的口味比较淡。因为书上都说了,说吃盐过多是不太好的,对身体不好,而且还会水肿,所以我们都少吃一点盐比较好。

对话中,南方人A在反对北方人B的观点时,用了“可能是”“一点”等模糊限制语,目的是缓和两人的对立立场。再如使用“部分同意”策略:

A:姐姐,多多得的是什么病啊?

B:告诉你,你也不知道。反正他心理没毛病。

A:我不知道,可有人知道啊!我那些校友都分在各大医院,分在各科室里,说不定他们就能帮上你的忙。

再如运用“疑问”策略表示“反对”立场:

A:哼,肯定是昨天晚上我们内部的某个人进来偷走了我的项链。不然怎么会突然不见了?

B: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你的财物一直是你自己保管的,谁能靠近?

第二类,直接策略,即直接否定。例如:

妈妈:我帮你写上这个字你就可以马上睡觉,休息不好明天还怎么上学?

孩子:老师说了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写不认识的字,你的做法是不对的!

第三类,强硬策略,包括使用语气强化词、激化词、强化修饰语、异议反问句及其多余的回答、(敌对)祈使语气、自我贬低、否定判断词汇、负面评价语、语用离情、“重要”等判断词、明显的公开地反对特征词、质问、驳斥等。例如使用强化修饰语:

A: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写出这么好的中文文章,真是了不起啊!

B:是吗?他写得好一点也不奇怪,他根本就不是外国人,他就是一个中国人!他父母都是中国人,后来改了国籍。

使用自我贬低策略:

女婿:妈,咱们家人多,活也多,要不雇个保姆吧?

岳母:那你干一点不就行了?再说有我,还要什么保姆啊?

女婿:我不是不想干,只是我最近太忙了。

岳母:是啊,你们都有工作,就我是个大闲人,我不在这忙活,我上哪忙活去?

(二)数据收集工具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多项选择量表、Likert量表、语篇填充(Discourse Cormpletion Task),总量分别为10题、8题和12题。

(三)调查步骤

1.调查对象选取

本研究选择大连外国语学院汉学院中高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共48名。其中,中级水平29名,高级水平19名。年龄在17岁至28岁之间,男女性别比例基本平衡,其中,华裔和其他有较为特殊的汉语背景的学生9名。为了与中国人的语用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笔者又在大连外国语大学随机调查了30位大学生,这些受试人年龄在18岁到24岁之间,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2.预研究及正式调查

为了保证调查的的信度和效度,在进行问卷调查前,笔者进行了预研究。之后反复调整了问卷结构和内容,对问卷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在正式调查之前,为了保证被试能够认真配合本次调查,我们与被试所在班级的教师进行了沟通,对调查目的进行了详细说明,尽量让被调查者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测试。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48份,有效问卷48份。在问卷中,说明和场景设计中使用的语言是韩文和中文,回答问题时要求受试人使用中文。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韩国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反对”立场表达的特点

以上是“反对”的语用策略详表,按照Likert量表收集的数据,韩国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使用缓和策略的比例为32%,直接策略的使用比例为45%,强硬策略的使用比例为23%。而在缓和策略中,“疑问”策略和“部分同意”策略使用最多,分别为33%和31%。在强硬策略中“强化修饰语”策略(使用“根本”“绝”“最”等词语)最高,“反问句”等使用比例也较高,“自我贬低”等策略使用比率低。

韩国高级水平留学生使用缓和策略的比例为39%,直接策略的使用比例为28%,强硬策略的使用比例为33%。与中级水平学生相比,高级水平的学生使用直接策略的比例明显减少,使用缓和策略的比例上升。

中国大学生使用三种策略的比例为:缓和策略42%,直接策略28%,强硬策略为30%。直接策略的使用比例最低,这一结果说明,高级水平韩国留学生比中级水平的学生在“反对”语用策略的选择使用上与中国人趋同,更为合理。

在话语填充题目中,无论中级还是高级韩国留学生,都优先选择“直接反对”的策略,很少能成功使用“缓和策略”和“强硬策略”,呈现出语用策略的单一性。

(二)结论

韩语的语用策略与汉语有所不同,母语语用策略的迁移是造成其语用失误的原因之一。以汉语为母语者在表达“反对”立场时,使用的语用策略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语用策略的教学设计,就会导致语用教学事倍功半。韩国中高级水平留学生语用习得方面呈现出的很多问题都与此有关。

四、培养策略分析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到,留学生立场表达的能力仍需提高,这也说明语用教学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忽视这一重要环节。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首先,课堂教学中需要有明确的语用教学意识和思路,语用教学应该是显性的,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都需有整体而确实的考量。培养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用能力要从培养他们的语用意识开始,教给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场合用,引导学生关注语境,关注在社会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二)日常环境和社会交往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启发和鼓励学生在形式多样、相对自由、灵活、自主的实践语境——第二课堂环境和社会大语境中发展自己的语用能力。引导留学生在社会大语境中扩展言语行为能力、丰富语用策略选择,使留学生在发展汉语语用能力时有更大的空间。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来辽东北亚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的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G14DB105]和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汉语言本科留学生汉语‘立场表达及语用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4GJ0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毛俊涵.婆媳冲突性话语中回应策略的语用分析[J].当代外语研究,2015,(7):23-29.

[2]郝玲.现代汉语中的“立场”表达刍议[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3):104-107.

[3]吴海平.自然会话和传统语言教材表现语言行为之差异:以赞同和反对为例[J].国际汉语(第三辑),2014:12-21.

[4]李怀奎.语用能力:知识和行为的结合[J].宜宾学院学报,2012,(2):88-93.

(郝玲 辽宁大连 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 116044)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调查培养策略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微信在高职英语语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