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成语教学探究

2016-05-09刘丽萍

现代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摘 要:成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的传承。但因为成语在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使得留学生在学习成语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障碍。本文总结了留学生在学习成语时所遇到的问题,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分析了造成成语学习困难的原因。本文以《成语与中国文化》课中的一节人体五官成语教学课为例,介绍了如何选择教学内容,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成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成语教学 语义偏误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引言

成语不仅数量众多、结构固定、来源丰富、语义凝练,而且体现了丰富的汉民族文化,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由于成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到了对外汉语学习的中高级阶段,随着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词汇数量的增加、交际范围的扩大,更需要使用一些成语进行口语交际或者书面语表达。很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成语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例如如何确定成语的难易度问题、教材中成语使用的数量、成语解释的精确度、成语的语法特点、成语的教学方法问题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无法使成语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会给留学生的成语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留学生成语学习的难点及其原因

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言简意赅、用法灵活等特点,均给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很多学者已经就留学生成语习得的偏误做过一些研究。张永芳(1999)、张亚茹(2006)、刘艳平(2013)通过收集学生作文和作业中出现的成语病句等形式,分析成语偏误的类型及学生学习成语时面临的困难。石琳(2008)、邸少华(2010)则是通过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收集和成语有关的偏误句,进行大量分析。研究发现,留学生的成语偏误表现在语义、语法、语用、语境等多个方面。其中,语义偏误所占比重最大,是学习成语的难点。由于成语的语义复杂,很多成语不仅有字面义,还有实际义,实际义又包含字面引申义和字面比喻义。学生在习得成语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成语的语义理解不透彻、不深刻,只重视字面义的学习而忽视实际义。也有一些偏误是由于缺乏对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造成了对语义的错误理解而误用。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方面的偏误也占了一定的比例。由于成语多为四字格的固定词组,各组成部分间已经具有一定的语法结构和语法功能,学生在使用成语组句子时,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语法或句法方面的错误。还有一些成语的偏误是由于不了解该词的语体色彩和使用语境而造成的,比如褒贬混淆,书面语和口语不分等。

学生在使用成语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学生学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师教的问题。

从学生角度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对成语意义的理解只是皮毛,不能领会成语的深层含义,以致不能准确恰当地使用。

2.很多成语的使用有较严格的语法和语用要求。正确的语法结构、完整的句意、得体的语体色彩、合适的语境,这些都会影响成语使用的准确性。而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些知识要点。

3.除了日韩国家以外,大部分国家的留学生缺乏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影响了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正确使用。

4.成语在书面语中使用较多,而在口语中较少出现,学生使用和练习成语的机会较少。加之,成语的意义比较复杂,很多学生在言语交际中不能有意识地去使用和练习,相反却采取回避策略,尽量少使用成语,这也使得成语的学习和掌握更加困难。

从教师角度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1.一些教师对成语教学不够重视,要求比较低,只求能理解,不求会使用。

2.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比如对词义的讲解不详细;对每个成语的使用条件分析不充分、不透彻;教学方法单一;练习形式不丰富等。

3.现有教材中除了《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①、《成语教程》②以外,基本没有适合留学生学习的成语教材。

三、对外汉语成语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面对成语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教师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精心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力求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选取了《成语与中国文化》课程中的一节关于人体面部五官成语的教学课为例,研究和探讨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成语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1.授课对象:留学生本科三年级,学习汉语时间三年以上,HSK五级水平。开设了《成语与中国文化》专业选修课程,专门学习成语。

2.学习背景:前期已介绍过成语的基本概念、特点等相关知识,已对成语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学习过一些成语。

3.教学内容:本节讲授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概括性地介绍相关知识。比如:人体包括哪些组织部分、和人体有关的成语有多少、哪个部分使用的成语最多、哪个部分使用的成语最少、原因是什么等等。将相关的文化知识渗透到讲解中。

第二部分是具体讲解和面部五官有关的10个成语,从语义、语法到语用,都进行详细地讲解和练习。我们选择的10个成语分别为:

脸部:愁眉苦脸 满面春风

眼睛:眉目传情 目不转睛

耳朵:耳聪目明 交头接耳

嘴巴:心直口快 赞不绝口

眉毛:浓眉大眼 眉清目秀

由于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应该选择哪些成语作为教学内容呢?我们以中高年级留学生最常用的精读教材和阅读教材、《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为基础,将其中出现的成语挑选出来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考虑到成语的不同来源、体现的历史文化、复杂的语义特征、多样的语法功能和丰富的语体色彩,适当增加了一些课本以外的成语。本节学习的10个成语,正是遵循了上述原则挑选出来的。

4.教学方法:成语是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词汇教学的方法,对于成语教学都是适用的。但由于成语本身又有着不同于一般词汇的独特性,所以较一般词汇而言,成语的教学方法应该更加丰富多样。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所讲授成语在语义、语法、语用、语体、语境等方面的特点和难点,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将每个成语讲懂、讲深、讲透。本节所选的10个成语,我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1)语素教学法

有很多成语的语义是由其构成语素的语素义叠加而成。准确理解各语素的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整个词。所以有些成语的语义解释可以以语素为基础。例如“目不转睛”“耳聪目明”“赞不绝口”等。虽然有些成语的语义并不完全是字面义,但其一定是在字面义的基础上,通过比喻、引申等方法派生出来的,彼此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语素教学法应该在成语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使用。

(2)对比法

成语教学中可以广泛使用对比法。两个意义相近的成语可以进行对比,两个意义不同的成语也可以对比。一个成语的字面义与实际义可以进行对比,一个成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也可以进行对比。不同语义、语法功能、语体和语境的成语之间都可以进行对比分析。例如“眉清目秀”和“浓眉大眼”。通过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3)图式法

也可以叫作“格式法”。很多成语有固定的格式或结构。依据一定的格式,改变其中的某些语素,就可以举一反三地学会更多的成语。在成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把这些固定格式或结构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体会,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还能增加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例如“不……不……”“无……无……”。

(4)归纳法

词汇教学中,归纳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本节课中,我们在十个成语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对这十个成语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哪些成语是褒义或贬义的;哪些成语是静态的或动态的;哪些是实写或是虚写;哪些是描写外貌的;哪些是描写性格的。通过归纳和总结,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所学的成语。

(5)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展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者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通过电脑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或者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这种教学方法对成语教学是非常适用的。我们在课堂上安排了成语抢答活动,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快速说出所学的成语。这个教学环节正是使用了演示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住成语,还可以增加趣味性,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6)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些生动具体的场景或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在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中,充分运用了情境教学法,例如“愁眉苦脸”“眉目传情”“交头接耳”的讲解,都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情境中。教学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学得快,掌握牢,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非常好。

就成语的教学方法问题,很多学者都做过相关研究,提出过直接法、听说法、翻译法、认知法、视听法、说文解字法、溯源及流法、触类旁通法、辨体定性法、汉外对比法等诸多方法。但“教无定法”,只要适合学生学习的,就是好方法。如果能在成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者倾向于从文化的视角探究和学习成语。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成语教学应将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播融合在一起,精心安排教学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还应当在成语的本体研究和成语教材的编订方面做出努力。

注释:

①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②王景丹《成语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邸少华.从成语形成看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语义偏误[D].石家

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刘艳平.中高级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调查与反思[J].汉语学习,

2013,(5):88-96.

[3]潘先军.简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问题[J].汉字文化,2006,

(1):54-57.

[4]石琳.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J].西南民族

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6):280-283.

[5]夏俐萍.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对外汉语成语教学[J].山西广播电

视大学学报,2013,(3):48-49.

[6]周青,王美玲.当前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弊端和方法革新[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6):75-77.

[7]张亚茹.试论高级阶段的成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6,

(1):119-125.

[8]张永芳.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J].语言文字应

用,1999,(3):25-30.

(刘丽萍 北京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100043)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课程学—研—用教学内容及模式探索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