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形声字教学初探

2016-05-09吴爽赵婷

现代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形声字教学

吴爽 赵婷

摘 要:形声字是汉字的主要结构模式。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对外汉语形声字教学的原则,分析了对外汉语形声字的教学方法,力图探寻形声字的教学规律,为对外汉语形声字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对外汉语 形声字 教学

汉字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随着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事业的发展,如何有效地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教授形声字,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之一。形声字因本身在汉字中占有很高比例,因此,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有重要地位。

一、形声字

(一)形声字的定义

形声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定义为“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所谓“以事为名”,即以事物的分类为其确定名字。也就是说,造字时,需先确定其属类,后确定其形旁;而“取譬相成”,义为从口语中确定声旁,标准是:读音相同或相近。最终,形旁和声旁两个部分相辅相成构成新字。

形声字其名由形旁、声旁两部分各取一字而来。形旁又叫“意符”,表明字的意义;声旁又叫“声符”或“音符”,提示字的发音。形声字,形声相依。如:“饱”和“抱”中,“饣”和“扌”是形旁,“包”是声旁。

(二)形声字的类型

根据形声字的结构,权东五在《甲骨文形声字研究》中把形声字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原字加声符,即表意字加声旁。例如:凰、星、桐

第二类:原字加形符,即假借字加形旁。例如:璋、障、物、祀、如、璧

第三类:标准形声字,即形旁和声旁直接组合。例如:壮、蕃、佐、授

二、对外汉语形声字教学

(一)对外汉语形声字教学的原则

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原则,它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和开展。在教学实践中,形声字教学逐渐形成特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

1.阶段性原则

总体而言,形声字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阶段掌握形声字的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这个原则在形声字教学中体现为从笔画笔顺、部件到整字,从最常用字、次常用字到不常用字。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形声字分阶段教学。

2.系统性原则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在构形上呈系统存在,因此,汉字教学也有系统性。形声字的系统性就体现在它的形旁与声旁组合的系统性。例如:有形旁“亻”的字,常常表示与人或人的身体有关,如“你”“优”“俩”“住”。系统性原则就是依循形声字的系统和规律,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形旁和声旁本身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及形声字结构组织方式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体现出形声字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使教学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

3.音义结合的原则

在形声字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在教学中坚持音义结合。

首先,从意符的表义特征入手,教会留学生认读汉字,提高识字能力。学会一个汉字,并以这个汉字为基础,认识同一部首且意义相关的其他常用字,帮助学生建立同形旁(意符)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充分了解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例如,“花、草、苞、芽、芥、莱、葫”等形声字,与形旁“艹”的关系都是很明显的。

其次,根据声旁的表音特征特征,以声旁为纽带认识其他的一些同音字。以一个声旁带出一组汉字,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4.趣味性原则

汉字也被称为“方块字”,因其字形的组合从外观上看来,是各部件组合的方块结构,这也是汉字外部形态的重要特征。如形声字“池、澡、煮、熬”等,它们的意义都和“水”有一定的关系。汉字的这些特点,使得汉字在留学生眼里变得异常难学,异常枯燥,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

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笔画、笔顺、部件、结构的教学;在课本的基础上,还可以精心设计、布置一些有趣的练习,如抄写形声字、描红、制作汉字卡片等。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具选择,都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做到既符合教学要求,又充满乐趣。

(二)对外汉语形声字的教学方法

形声字教学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汉字学习兴趣。教师除了要准备课堂汉字教学、认真撰写教案外,还要积极总结前人的经验,探索一些实际、有效、具体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组织教学。

1.列举法

列举法是一种借助对形声字的特定对象(如形旁、声旁等)从逻辑上进行分析并将其本质内容分阶段、按需要、目的明确、难易有度、数量得当地罗列出来的手段,此法适用于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班级。要使留学生掌握形声字形旁的提示作用,教师应该首先讲解相关形旁的意义。形旁多数是象形字,字形、字义密切相关。通过对象形文字的理解,建立与形声字的联系,再根据形旁组成一部分形声字,这些字与形旁意义相关,将它们集中在一起教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而且还能大大提高留学生的汉字认读水平。例如:

(1)以“口”作形旁构成的汉字,字义往往与进食器官的行为活动有关。

以此构成的汉字有:吃、喝、吸、叫、嘴、问、号等。

(2)以“扌”(手)作形旁构成的汉字,字义常与手或手部的动作有关。

位置在左为“扌”,以此构成的汉字有:打、提、找、扔、拍、挤等;位在下为“手”,以此构成的字有:拿、掌、摩、挚、挲、拳等。

(3)以“氵”作形旁构成的汉字,字义多与水相关。

以此构成的汉字有:海、湘、滩、洋、洲、湾等。

(4)以“心”(忄)作形旁构成的汉字,字义常与心理活动或性情有关。

位在左为“忄”,以此构成的汉字有:惦、情、忆、惭、悦等;位在下为“心”,以此构成的字有:思、想、感、恩、恕等。

2.图画法

图画法是指借用图画的方式,以图形来解释、说明和分析形声字的教学方法。此法适用于初级班学生。由于现代汉字形声字占优势,象形形符所表示的事物不能凸显出来,因而可以将图画和古汉字配在形符下。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形符的理解,学生能够了解字形的变化,富有趣味,方便记忆。通过图形与汉字的字义建立联系,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字义。例如:

(1)形旁“页”的教学:古汉字“页”是一个人跪着,头部极为突出。它本义就是指人头,今指书页。以“页”为形旁的字,原来也与人头有关,如:颂,本指人的容貌;颜、额,本指人的额头;领、项,本指人的脖子。

教师可以指出第一幅图中的字像一个跪着的人,让学生注意,他的头特别大。经过演变(如第二幅图所示),变成了第三幅图中的“页”字。所以“页”字作形旁多和人头有关。

(2)再如形旁“阝”的教学:分为左“阝”、右“阝”。左“阝”义为阶梯。左“阝”的原形式是竖立的带齿状物,指最简易的阶梯。从左“阝”的字大致有以下几种:直接表阶梯、台阶的字:阶、除、陛等。表地势高低、陡缓、有一定高度差的字:险、陡、陆、陷、阱等。表上升下降一类的字:降、坠、堕、陨等。右“阝”为“邑”字的变形,“邑”是人们的聚集之地,上面的“口”像城郭,因此从右“阝”的字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聚居地的称谓,如“郡”字;另一种是地名,如:邵、邯、郸、鄂等。

教师可以指出第一幅图中的字比较像阶梯,经过演变,变成了第二幅图中的“阝”。因此,有形旁“阝”的字多表台阶或表示地势高低等。

(3)形旁“欠”的教学:图像中,好像一个人嘴巴张得很大,它本来指哈欠。后来借指短、少,或借人东西没还。古时,人们认为情感的表达与嘴联系密切,因此,用“欠”作形符的字,大都与嘴、感情有关。例如:歌、欺、歉等。

教师可以指出第一个幅图中的字像一个人张大嘴打哈气,表示呵欠。经过演变(如第二幅图所示),变成了第三幅图中的“欠”字。所以“欠”字作形旁时,表义常和感情有关。

运用图画法教授以上形声字时,可以配以图画和汉字,图示、图解这些形旁所代表的意思。图画法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对比法

在形声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声旁相同或形旁相同的两类字进行对比教学,用作形旁和声旁的部件,当堂归纳所含字义与发音特点,然后对比异同,明确各形旁、声旁的特点。

(1)声旁相同且字音相同的形声字的教学。如:

林、淋、琳、霖、啉

丁、叮、订、钉、盯

生、牲、胜、笙、性

先掌握声旁“林”后,再学习“淋”“琳”,得出“林”大体可以读“lin”音的结论,其他的字可以让学生猜测,教师点评,进而掌握。同理,掌握声旁“丁”,再识记“叮”“订”,归纳“丁”大体可以读“ding”音,再学习“钉”“盯”等字。

(2)声旁相同、字音相近的形声字的教学。如:

青、精、静、菁

生、性、姓、星

告、浩、皓、晧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精”“静”“菁”三个字的读音与“青”相比,变换了声母,但它们声母发音部位相同,仍有一定的联系。

(3)还有一部分形旁相同的形声字。如:

眼、睛、睁、眠、瞭

草、花、苞、芍、茗

语、证、认、访、识

其中,形旁“目”,在学生接触到“眼”“睛”之后,就可以归纳“目”大体可以表示为跟眼睛有关。之后顺势引出“睁”“眠”“瞭”等汉字,引导学生发现以“目”为形旁的形声字,基本都是与眼睛、看等字义有关的,这样就降低了写错别字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汉字认读水平。

总之,这些形声字都可以参考对比法教学。通过对比法,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准确地认读、理解、书写、记忆汉字,少写错别字。对比法适用于中级班的留学生。

(4)拆分法

笔画繁复的形声字,均可按照拆分法将其声旁和形旁拆开演示,让学习者认清字的结构、声旁和形旁间的关系及声旁和形旁的作用,以方便认清字形,掌握字音,理解字义。要注意的是,不能将部件拆分的过于细碎,要尽量保留声旁、形旁的整体性。此法适用于高级班的留学生。例如:

“搬”,可以拆分为“扌”和“般”。其中“扌”为形旁,“般”为声旁。

“械”,可以拆分为“木”和“戒”。其中“木”为形旁,“戒”为声旁。

“碗”,可以拆分为“石”和“宛”。其中“石”为形旁,“宛”为声旁。

“殖”,可以拆分为“歹”和“直”。其中“歹”为形旁,“直”为声旁。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形旁和声旁的特点,及形旁、声旁和形声字间的多种联系,有效地进行形声字的教学,从而消除留学生的畏难心理,培养形声意识,降低形声字的学习难度,提高形声字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汉字的学习和掌握是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难点,也应当成为汉语学习的重点,特别是形声字的学习。可以运用列举法、图画法、对比法等,为学习者创造一种汉语学习的氛围,将汉字与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对于初级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应尽快教他们认读形声字,尽快从汉字好似一个个图画的畏惧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了解汉字的表音功能,从而在学习形声字时,做到轻松学习,有效掌握。在中级和高级阶段,应不断地强调形旁和声旁的线索对语义通达的重要性,音义结合,在形声字认读时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7.

[2]蒋善国.汉字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122-123.

[3]宋均芬.汉语文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29-532.

[4]范景行.面对中小学生和留学生的形声字教学研究[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易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材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7.

[6]杨丹珠.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及相应对策分析[J].现代交际,

2009,12.

[7]江新,赵果.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

(吴爽 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830046;赵婷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100048)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形声字教学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