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性辞书对异形词的规范处理与科学标注

2016-05-09王霞李晶龙

现代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历史发展规范化

王霞 李晶龙

摘 要:规范性辞书或词表对“混蛋/混蛋”的处理存在差异,但使用现状却高度一致,即“混蛋”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浑蛋”。规范性辞书或词表对“混水摸鱼/浑水摸鱼”的处理一致,即“浑水摸鱼”为推荐词形,但“混水摸鱼”的使用频率要高于“浑水摸鱼”。从两对异形词发现,规范性辞书或词表应处理好辞书规范原则,应明确彻底地贯彻和统一异形词的标注方式。

关键词:异形词 历史发展 使用现状 科学标注 规范化

一、引言

“混蛋/浑蛋”和“混水摸鱼/浑水摸鱼”经常混用,请看下例:

(1)我喊:“混蛋!不许打那只小狗!……”(梁晓声《冉之父》)

(2)县太爷越发生气地骂:“浑蛋!你不是真冒充,难道还是假冒充?”(马识途《夜谭十记》)

(3)通关如此宽松,会不会有人“混水摸鱼”?(《人民日报》2007年10月8日)

(4)春运高峰期,火车票“吃紧”吸引了票贩子用假票“浑水摸鱼”。(《人民日报》2007年2月8日)

例(1)中的“混蛋”和例(2)中的“浑蛋”的语音、语义完全相同,它们都用于骂人,指不明事理的人,但两者的词形不同。例(3)中的“混水摸鱼”和例(4)中的“浑水摸鱼”的语音、语义完全相同,它们都用于指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但两者的词形不同。“混蛋/浑蛋”和“混水摸鱼/浑水摸鱼”均属异形词,国家规范性文件《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以下简称《一异表》)(2001)、规范性辞书或词表是如何处理这两组异形词的?它们的历史发展和使用现状是什么?两组异形词中哪个是规范或推荐词形?本文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二、规范性辞书或词表对两组异形词的处理

(一)规范性辞书或词表对“混蛋/浑蛋”的处理

《一异表》(2001)、《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下简称《现规》)(2010)都没有收录“混蛋”和“浑蛋”这对异形词。现有其他辞书对“混蛋”和“浑蛋”的收录和处理意见不一。例如:

1.《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2012:585-586)二形皆收,具体释义为:

【混蛋】húndàn同“浑蛋”。

【浑蛋】húndàn不明事理的人(骂人的话)。现多作“混蛋”。

《现汉》的凡例说明了其对异形词的标注方式:不同写法的多字条目区分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在处理上分为两种情况:(1)已有国家试行标准的,以推荐词形立目并做注解,非推荐词形加括号附列于推荐词形之后;在同一大字头下的非推荐词形不再出条,不在同一大字头下的非推荐词形如果出条,只注明见推荐词形。如【含糊】(含胡),“含胡”不再出条;又如【嘉宾】(佳宾),【佳宾】虽然出条,但只注为:见【嘉宾】。(2)国家标准未做规定的,以推荐词形立目并做注解,注解后加“也作某”,如:【辞藻】……也作词藻;【俯首帖耳】……也作俯首贴耳。非推荐词形如果出条,只注同推荐词形,如:【词藻】……同“辞藻”。

依据《现汉》对异形词的标注方式,可知“浑蛋”为推荐词形,“混蛋”为非推荐词形。但“浑蛋”的释义中又指出现多作“混蛋”,这说明又把“混蛋”处理为推荐词形。所在《现汉》对“混蛋”“浑蛋”的处理存在自相矛盾之处。

2.《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以下简称《现异》)(2002:269)二形皆收,并且明确指出“根据理据性和通用性原则,宜以‘混蛋为推荐词形”。

3.《当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当汉》)(2001:185)二形皆收,具体释义为:

【混蛋】同“浑蛋”。

【浑蛋】不明事理的人(骂人的话)。也作混蛋。

《当汉》的凡例第七条说明了其对异形词的标注方式:意义相同而写法不同的多字条目,一般分别立条,以较为通用的一条为主条并加注释,注末加“也作某某”或“某也作某”。如【桀骜】……也作【桀傲】。“也作某某”适用所有义项的,加在释文的最前面。其他不同写法的条目,不再详注,只注“同某某”,如【桀傲】同“桀骜”。依据《当汉》对异形词的标注方式,可知“浑蛋”为推荐词形,“混蛋”为非推荐词形。

4.《现代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现大》)(2009:1524、1486)二形皆收,但未指明这两个词的正异关系,其具体释义为:

【混蛋】húndàn詈词。指不明事理;不讲道理。

【浑蛋】húndàn指不明事理的人。

5.《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以下简称《词表》)处理为“14160①混蛋”,未收“浑蛋”一词。

(二)规范性辞书或词表对“混水摸鱼/浑水摸鱼”的处理

1.《一异表》(2001)、《现异》(2002:269)、《现规》(2010:593)明确指出,“浑水摸鱼”为推荐词形,“混水摸鱼”为非推荐词形。

2.《现汉》(2012:585-586)二形皆收,具体释义为:

【混水摸鱼】húnshuǐ-mōyú见585页〖浑水摸鱼〗。

【浑水摸鱼】(混水摸鱼)húnshuǐ-mōyú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

依据《现汉》对异形词的标注方式,可知“浑水摸鱼”为推荐词形,“混水摸鱼”为非推荐词形。

3.《现大》(2009:1524、1486)二形皆收,但未指明这两个词的正异关系,其具体释义为:

【混水摸鱼】húnshuǐmōyú也作“混水捞鱼”。比喻趁混乱时节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浑水摸鱼】húnshuǐmōyú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摄取利益。

4.《当汉》(2001:1357)、《词表》仅收“浑水摸鱼”一词,前者的释义为: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掠取利益。“浑”也作混(hún)。

我们可以列表来清晰展现辞书或词表对“混蛋”和“浑蛋”的收录和处理情况:

以上辞书或词表都有不同程度的规范性质,但从上表可知,它们对“混水摸鱼/浑水摸鱼”的处理基本一致,即以“浑水摸鱼”为推荐词形,但对“混蛋/浑蛋”的处理各有不同甚至观点相反,到底哪种观点正确?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词汇史上的“混蛋/浑蛋”“混水摸鱼/浑水摸鱼”“混/浑”类异形词的成词理据是什么?它们在什么时候出现混用现象?这需要从词汇史角度进行考察。

(一)“混”与“浑”的本义与引申义

1.本义

《说文解字注》(1981:546、550)中收录的本义:

混:豐流也。从水。昆聲。

浑:溷流声也。一曰洿下也。

2.引申义

《汉语大词典》(1994:1373、1517-1518)中收录的引申义:

(1)混:

hùn:a.杂糅;混杂。b.齐同;共同。c.合并;统一。d.浑浊不清。e.闹;扰乱。f.蒙混;冒充。g.苟且度日;苟且谋取。h.谓相处往来或一起生活。i.随便;胡乱。j.逗趣;开玩笑。

hún:a.古代部落名用字。b.糊涂。c.用同“浑”。c1.全;满。c2.谓水浊。

gǔn:a.同“滚滚”水奔流不绝貌。kūn:a.混夷,古种族名。

(2)浑:

hún1②:a.浑浊。b.连带;连同。c.全;整个。d.副词。d1.简直;几乎。表示程度。d2.还;仍旧。表示频率。d3.皆;都。表示范围。e.吐谷浑的省称。f.姓。

hún2②:a.大。b.糊涂。c.质朴;朴厚。d.纯;无杂质。e.浑天。f.指浑天仪。

hùn:a.混杂;混淆。b.蒙混。c.胡乱。d.苟且度过;苟且获取。e.逗趣的;开玩笑的。

gǔn:a.滚滚,大水流貌。

由上述义项可知,“混蛋/浑蛋”的混用是因“浑/混”具有共通引申义“糊涂”,而“混水摸鱼/浑水摸鱼”的混用则是由于“浑/混”具有共通引申义“浑浊”。

(二)“混蛋”与“浑蛋”混用所出现时间

利用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电子语料库和自备的古代汉语电子语料库,从词汇史的角度对“混蛋”与“浑蛋”进行了考察,弄清“混蛋”“浑蛋”二者出现与混用的年代。

“混蛋/浑蛋”最早见于清代,同时也最早混用于清代,请看下例:

(5)也有这等混蛋,自己性命都不得保全,还要替这淫凶的老婆治病咧。(无垢道人《八仙得道》)

(6)判官你直是浑蛋,你不论东南西北,我都看的见。(石玉昆《小五义》)

(7)a.和尚说:“混蛋你还不快走!”

b.秦桓说:“这奴才竟说浑蛋话。”(郭小亭《济公全传》)

“混蛋”“浑蛋”大致出现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二者产生混用的历史过程相对来说不长。

(三)“混水摸鱼”与“浑水摸鱼”混用的出现时间

“混水摸鱼”最早见于明代,“浑水摸鱼”则最早见于清代,二者最早混用于民国,请看下例:

(8)混水摸鱼,原意是,在混浊的水中,鱼晕头转向,乘机摸鱼,可以得到意外的好处。(佚名《三十六计》)

(9)唐景崧、刘永福未尝不晓然于中,其所以敢于拒日者,离乱之中,浑水摸鱼计也。(刘体仁《异辞录》)

(10)a.入得豹房,见武宗新蓄女子个个如花似玉,便动了邪念,引那武宗广采少女,自己便要混水摸鱼。他告诉武宗,女子容颜美不美丽不是最主要的,主要在于年少,虽不尽是胡说,也有出处。但他心里很清楚,如花似玉的女子才是更好,那些花蕾未开的少女犹如青杏,滋味酸涩,远不及那晓得风情的女子。

b.唐景崧、刘永福未尝不晓然于中,其所以敢于拒日者,离乱之中,浑水摸鱼计也。(齐秦野人《武宗逸史》)

显然“混水摸鱼”的出现早于“浑水摸鱼”,两者经过较长时间的历史演变才出现混用现象。

四、“混蛋/浑蛋”和“混水摸鱼/浑水摸鱼”的使用现状

两组异形词的实际使用情况是什么?实际使用情况是否符合上述辞书或词表的规范?这需要通过语料库统计来回答这一问题。为了考察现代汉语中“混蛋/浑蛋”和“混水摸鱼/浑水摸鱼”的使用现状,本文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以下简称“北大语料库”)、《人民日报》电子图文(1946-2011)(以下简称“《人民日报》”)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平衡语料库(以下简称“语委语料库”)进行了检索。具体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知,三个语料库中“混蛋”的出现频率高于“浑蛋”,“混水摸鱼”的出现频率高于“浑水摸鱼”。下图是《人民日报》中的具体检索情况:

从上图可知,在《人民日报》中,从1946年到2011年共66年的时间里,“浑蛋”出现在1946~1957年间,1957年之后不再使用。1946~2002年,“混水摸鱼”的出现频率高于“浑水摸鱼”,但从2003年开始,“浑水摸鱼”的出现频率基本高于“混水摸鱼”,这与2001年《一异表》的公布实施和辞书的修订有关。

比对统计数据和辞书或词表对两组异形词的处理,笔者发现:就“混蛋/浑蛋”而言,《一异表》(2001)未收录这对异形词,各辞书或词表的处理也不太一致,但在语料库中的出现情况却一致,即“混蛋”的出现频率要远远高于“浑蛋”。就“混水摸鱼/浑水摸鱼”而言,《一异表》(2001)、《现汉》(2012)等辞书或词表的处理基本一致,即以“浑水摸鱼”为推荐词形,但在语料库中“混水摸鱼”的出现频率却高于“浑水摸鱼”。

五、辞书或词表对异形词规范处理和科学标注的思考

(一)处理好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原则的关系

通用性原则是指规范异形词时,选取公众目前普遍使用的词形作为推荐词形。

理据性原则是指确立推荐词形时,注重词的偏旁、表意、读音等理据性因素。

系统性原则是指在整理异形词时要考虑同语素系列词用字的一致性。

一般来说,符合通用性原则的词形绝大多数与理据性等原则是一致的。即使少数词频高的词形与语源或理据不完全一致,但一旦约定俗成,就应尊重社会的选择。③其操作方法是:运用科学的词频统计和社会调查,选取其中高频词,尤其是当一组词的显差<0.5(显差=低频词/高频词)时,则完全可以把其中通用性强的高频词作为推荐词形向社会推广使用,通用性弱的低频词则被作为非推荐词形予以淘汰。如:混蛋1030——浑蛋91(显差<0.5),因此前者应选取为推荐词形向社会推广,后者则作为非推荐词形面临淘汰。利用通用性原则可以解决一大批异形词的规范问题。当通用性原则难以判断时,就应将理据性原则与系统性原则统筹起来,一同考虑,必要时分出主次,作出取舍。如:混水摸鱼113——浑水摸鱼99(显差>0.5),用通用性原则无法科学地规范,所以应从理据性原则或系统性原则上来考虑。在理据性原则选择上,“混水摸鱼/浑水摸鱼”中“浑水摸鱼”更加接近于“浑浊”义,故“浑水摸鱼”被《一异表》(2001)作为推荐词形收录下来,而“混水摸鱼”被处理为非推荐词形。

(二)应明确、彻底地贯彻异形词标注方式

1.应明确地对异形词进行标注

从现有大型、通用辞书对异形词的标注方式来看,有的辞书未明确标注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如《现大》(2009)在“混蛋/浑蛋”标注方式处理上,则无法明确地找出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

2.辞书应彻底贯彻所选择的异形词标注方式

在异形词的标注方式上,辞书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异形词的标注方式,但在一定情况下,这种方式却不能彻底贯彻下去,如《现汉》(2012)在选择“混蛋/浑蛋”这组词的推荐词形时,出现凡例与正文标注相矛盾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辞书在异形词的处理上,规范原则不明确或标注不科学。这要求我们的辞书不断完善异形词规范原则和标注方式,并将其彻底地贯彻下去。

(三)应统一异形词的处理结果和标注方式

不同的辞书对异形词处理存在一些差异,目前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统一对异形词的处理结果

辞书收录异形词的情况不同,有的收录,有的不收录。以“混蛋/浑蛋”和“混水摸鱼/浑水摸鱼”为例:对两组词都收录的有《现汉》(2012)、《现异》(2002)、《当汉》(2001);仅收录“混蛋/浑蛋”的无;仅收录“混水摸鱼/浑水摸鱼”的有《现规》(2010);“混蛋/浑蛋”中仅收录一词的无;“混水摸鱼/浑水摸鱼”中仅收录一词的有《当汉》(2001)。(详情参见上表1)

辞书对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的选择不同,有的无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如《现大》(2009);有的在选择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时自相矛盾,如《现汉》(2012)在选择“混蛋/浑蛋”的推荐词形时凡例与标注自相矛盾;有的在选择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时与其它辞书相矛盾,如在“混蛋/浑蛋”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选择上,彼此之间互相矛盾的辞书就有《现异》(2002)与《当汉》(2001)。(详情参见上表1)

2.统一对异形词的标注方式

辞书对推荐词形的标注方式还存在着许多不同,以“混水摸鱼/浑水摸鱼”为例:《现汉》(2012:585)、《现大》(2009:1486)对推荐词形“浑水摸鱼”则为无标注;《当汉》(2001:1357)对推荐词形“浑水摸鱼”标识方式为于释义后加“‘浑也作混(hún)”。

辞书对非推荐词形的标注方式还存在着许多不同,以“混水摸鱼/浑水摸鱼”为例:《现汉》(2012:586)对非推荐词形“混水摸鱼”的标注为“见585页〖浑水摸鱼〗”并将“混水摸鱼”加括号附列于推荐词形“浑水摸鱼”之后;《现大》(2009:1524)的标注为于释义前加“也作‘混水捞鱼”;《当汉》(2001:1357)无标注。

各大辞书对异形词的处理和标注方式的不同,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读者的困扰与负担,其对异形词的规范作用也会由此减弱,因此选用科学的异形词的处理办法与标识方式,并将其统一地运用于各大辞书中,对当前辞书的修订编纂工作来说显得尤为必要。

六、结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知历史发展与使用现状上,“混蛋/浑蛋”是因“浑/混”具有共通引申义“糊涂”而混用,二者最早混用于清代,“混蛋”的出现频率高于“浑蛋”;“混水摸鱼/浑水摸鱼”的混用是由于“浑/混”具有共通引申义“浑浊”,二者最早混用于民国,“混水摸鱼”的出现频率高于“浑水摸鱼”。规范性辞书或词表对“混蛋/浑蛋”和“混水摸鱼/浑水摸鱼”的处理与标注上,还存在着异形词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原则的关系未处理好,异形词标注方式还未明确、彻底地贯彻,辞书对异形词的处理和标注方式还未统一等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其进行解决。

(本文系怀化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9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得到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怀化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资助。)

注释:

①“14160”是根据词语使用频度在56008个常用词中的次序而编制

的序号。

②“hún1”“hún2”为同音词

③GF1001-2001,《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Z].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1。

参考文献:

[1]李行健.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2]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10.

[3]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4]马彪.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看异形词的规范[J].语文建设,1994,

(11).

[5]莫衡等.当代汉语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6]阮智富,郭忠新.现代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第一批异形

词整理表[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9][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课题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Z].上海:

商务印书馆,2008.

(王霞 李晶龙 湖南怀化 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418000)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规范化
谈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政务微博的规范化运行探讨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