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2016-04-26陈静

关键词:解决方法小学教育小组合作

陈静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以及现代社会的需要,强烈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同样挑战着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作出变化,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小组合作,建立数学小组成为我们很多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选择。因其能使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形成优势互补,以及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能够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有效学习方式。但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成员拒绝合作,没有完整的小组合作计划,造成流于形式,完全达不到教学目的的现象等。但这些问题真正的原因并不是数学小组合作的问题,而是一些教师对于小组合作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缺乏正确的认知。

【关键词】小学教育 小组合作 问题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06-01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肖川这样阐述小组合作学习。这涉及到小组学习任务的分配问题,小组合作的探究以及全班交流。道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1.学生学习参与度不高。

这不仅仅是小学的情况,因为数学的学科特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普遍兴奋度不高。在实践教学中,常常是老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进行讨论,学生才进行讨论,在实际分组中,一般前后两个课桌四个人进行讨论,但是现状不仅仅是学生不主动讨论,还有就是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更容易聚集成小组,学习不好的学生聚集成小组,一部分学生在讨论学习内容,另一部分学生却在讨论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学习好的学生发表观点,而学习相对不好的学生成为观众,导致一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掌握合作学习的能力。由于经常听别人的意见和见解,反而导致他们出现自我价值判断的缺失。最终后果就是小组合作学习难以为继。

2.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和热情度不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没有主动性和热情度,那么合作学习的最大价值也就丧失了。合作机制的缺失造成学习效果的不尽人意。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需求主动学习。如课后留个相对难度适中的小作业,或者带有点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学习相对优秀的学生就会选择挑战难度,自发的寻找小组一起解决难题,而趣味性的作业会让学生感觉轻松有趣。现状却是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小组合作学习流于表面,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教学方式。

合作学习缺乏深度,缺少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共享,导致小组合作学习这种讨论式的学习模式成为一种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能够解决自主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当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解决问题时,小组合作学习并不必要,而有些教师缺乏教学的目的性,一味选择小组合作学习,同样是在浪费教育资源。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想要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为了改变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成更好的教学目的。引进了合作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合理有效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是极其有利的。

1.为了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需要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讨论,而有趣的问题,相对轻松的阐述往往能够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之中。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有技巧性,不仅仅想到问题的逻辑性,同时也要考虑到设置问题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在实际问题讨论中的变化,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考虑到小学生相对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对于复杂的数学问题拆分成相对简单的小问题,教授他们解析问题的解题技巧。不要一次告诉学生答案,一步一步的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中寻找最后的答案。

2.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备教案时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把教学目标灌输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是迷茫的。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的形式把学习目标烤熟学生,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把学习目标分配到每个小组成员身上,让所有的学生全部禅语道教学目的中去。让每个学生都有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积极的解决老师所设置的各种问题,防止在相对自主性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盲目性的发生。

3.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是沟通与交流。

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积极引导小组中成员进行讨论。设置合理的问题,合理的人员分配,以及合理的教室布局,在日常生活及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沟通问题。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组成部分,老师应该从讲台走到学生中去,进行及时全面的掌握学生小组学习的状况,认真观察每个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全面指导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使其能够达到其教学效果。

4.合理分组,管理规范,完善小组合作机制。

合理分组就要求教师在发挥其引导作用的时候要做到公平公正,各小组间公平,小组内部要充分发挥各个小组成员的能力。同时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各个小组之间优等生与差生比例要协调。小组成立,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各司其职。

5.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做好课后总结和学习评价。

教师要做好小组合作学习过后的跟踪调查,做好记录,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成果和不足,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这样有利于教学的改进,和教学进程的调整。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作出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指导。

三、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也同样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些问题大多因为一些教育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个人出现的问题,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并不尽人意的情况。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利大于弊,那么教师就应该积极地研究其相应的办法,改进这一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其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实际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教育实践中,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还不太全面,还不太熟悉这种教育模式,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完善教学方式,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切实的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育教学模式是一个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要切实的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刘九菊.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C] 2015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5.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小学教育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