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说训练策略运用

2016-04-16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杨红霞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6年5期
关键词:图式理论基础交流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杨红霞

基于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说训练策略运用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杨红霞

图式理论是基于一定知识体系组合而成的理解记忆综合运用形式,体现了一种心理认知的抽象知识结构。运用图式理论指导学生英语听说训练教学,是培养学生丰富想象思维与独立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方法。

图式;英语;听说;融合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英语教学应尊重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语言学习由输入到输出的重要特征。让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体系发挥基础作用,帮助他们在自我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不仅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还能使学生灵活运用原有知识进行主动转换生成,开阔认知视野思维。运用图式理论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相应的知识信息,对帮助学生形成灵活探究运用能力和综合表达运用技能,起到了基础性配置作用。

1.图式理论的理解及特征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某个主题组织,其源于对原有认知的表现特征概括和储存运用,是心理认知过程中的一种转化与生成过程。图式理论兼具描述和解释功能。从语言学习和运用过程来分析,图式“是一种听者或读者用来理解篇章的抽象的知识结构”。该理论在认知运用研究中主要有如下基本特征:(1)原本性。是基于原有认知基础上的知识综合呈现,是学习者原有知识的重要体现。(2)关联性。两种语言在认知过程中传递着一种关系,能使得学习者更加有效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3)转化性。两者之间有着相互转化运用的关系,能使得彼此之间的信息更加有效融合。(4)延展性。利用已有的图式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思与认知体验。

2.图式理论指导英语听说的作用

以学生的原有认知为着力点,帮助他们在主动转换生成的过程中,形成敏锐的语言感知和丰富的表达思维,更利于学生获得相应的感知体系。特别在听说指导中,多关注学生的自我感知信息积累,能使学生达到不一样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图式理论运用于听说中,能使学生在自我探索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中,积淀丰富的语言感知;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知识生成点;能使学生在主动拓展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感思,激活他们的语言表达激情。

3.图式理论运用于听说中的相关方法

3.1 以原有知识为圆心,拓展延伸

依据图式理论,让学生在温故中拓展延伸,能使前后、新旧等知识更好地融合。以此为教学要求,突出听说原有知识与课程教学内容的连接,更能使学生在轻松接受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深刻感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找出前后知识的有机联系,有利于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感知。如在译林版《英语》(下同)八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的Reading Best friends的听说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在听相关录音的基础上,建议他们就“What information did you get from the tape?”进行互动交流,引导他们根据回想来搜集相应的资料,抓住主要的核心要素内容。然后,笔者整合听的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整体阅读感知,并围绕“What did you get from the reading?”和“How many characters of their friends do you like?”进行表述,让他们能够将听和说,通过自己的语言予以表达,给他们更多融合知识、运用所学的机会。

3.2 以原有认知为载体,自由表达

把学生想说的话通过一定的表达形式予以呈现,让他们在自由陈述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启发,更利于他们深化理解感知。教师应从原有的认知体系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丰富知识,让他们在实践交流和主动运用的过程中强化理解感知。关注原有知识的生成性,给学生更多交流的机会,能使得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2 Travelling 的Reading A A trip to Hong Kong的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对香港的了解情况,建议他们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ong Kong?”进行自我表达,以此帮助他们打开认知思维。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整体理解感知,主动阅读文本素材,以“What’s in Hong Kong?”为表达主题进行课堂现场演讲,让他们带着一定的认知去主动阐述自己的阅读感知。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要求,让学生从原有的认知感悟中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帮助他们在主动表达和积极交流中获得更多理解与感悟,能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情境趣味。

创设的表达话题,应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多给学生自我尝试和主动陈述的机会,让他们在找出学习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形成更多的理解感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他们运用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角色对话等方式找出交流的感知生成点,给予他们更多的互动交流机会,帮助他们在深化感悟的过程中形成更多的认知,增强理解感知综合运用技能的水平。

3.3 以生成评价为反思,修补不足

运用是英语听说中的“主心骨”。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尝试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项目。通过激励评价的方式来鞭策学生,让他们在主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生成点,不仅能使学生对自己原有的图式予以修补完善,还能够使他们在自觉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着力点。通过形成评价系统,引导学生多总结反思,让他们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精彩,更利于他们强化感知。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4 A good read的Reading Gulliver in Lilliput的听说教学评价中,笔者根据课堂教学评价要素及其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发现自我。有的同学从自己的整体阅读感知评价入手,认为自己在语篇理解上缺少一定的准确性和灵活性,等等。对此,笔者结合学生的评价内容,建议他们一方面多阅读原著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游记》),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就自己的阅读感知写读后感,从中搜集整理相应的知识要素。同时,笔者建议学生围绕“A review on ‘Gulliver in Lilliput’”进行主动演讲表达,让他们在不断活化理解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更多的表达认知知识,消除学习的理解误区和不足。在指导学生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不同感知和认知表达需要,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能有更多主动发言的机会,让他们毫无保留地主动讲出来。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引导他们在主动尝试表达的过程中自觉调整相应的学习策略,将听说进行有效的融合。

综上所述,运用图式理论指导学生的听说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发现相应知识间的联系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生成点和切入点,使学生在主动探寻相应知识要点的基础上获得更多感思。从听的心理活动准备入手,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找出原有知识的生成点,帮助他们在主动转化生成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内容,更利于他们强化感知。围绕表达的认知需要,突出交流的互动性和多样化,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综合运用规则的基础上形成敏锐感知。

顾娟.2015.图式理论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9):64.

教育部.201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锦锦.2012.图式理论在初中生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孟艳红.2014.浅谈图式理论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11):66.

王明霞.2015.图式理论指导学生英语听说探微[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1):85-86.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基础交流
“不等式”基础巩固
如此交流,太暖!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式”基础巩固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图式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义传达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