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小策略

2016-04-16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小学虞灵子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6年5期
关键词:笔者交流英语教学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小学 虞灵子

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小策略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小学 虞灵子

本文针对日常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试图提出几条提高小学生日常听说读写能力的策略。

肢体语言辅助;创设语言环境;多说多练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十分强的语言工具,其教与学都应该生动、富有趣味,不应枯燥无味。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应该从听说开始,应首先让学生了解这门语言科学的相关符号。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着重从听说出发,应通过看、听、说、玩与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且在看、听、说、玩与唱当中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其交流能力。

除了英语教学指定的教材内容以外,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看、听、说、玩与唱的题材选择应该密切贴近英美文化,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及风土人情,为学生初步树立英美语言习惯思维,还能使学生增长见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对于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下面笔者结合工作经验,谈几点看法:

1.听是进行交际的前提

能听得进去、听得懂是进行语言交流的前提。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学习能力,实物挂图、声像等较为直观的教学手段,均适合用于英语教学。通过积极模仿,学生可掌握初步的交流词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不急于让学生立即模仿教师所读的词汇,可先示范发音,告知学生认真看教师的口型,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发音的特点,力争让大多数学生看得明白、听得清楚。在进行常规句型交流时,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示范2~3次,告诉学生怎样发音能更加到位,然后让学生独自模仿,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及不规范的发音。教师还可以以指令的方式来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如教师发出:stand up、 turn right or left等指令,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也可以请学生互相使用英语发出指令,如此反复,即可较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2.说是进行交际的关键

语言学科是应用性强的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增强交流、扩展交流。英语也不例外,学习英语同样也需要进行大量的演说。这里所指的演说并非演讲,而是训练、锻炼。相关教学专家认为,学生口语的训练应该在学生刚刚接触英语时就开始。因为,只有不断地说,才能逐步提高交流能力,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趣味,也才能知道自己日常学习的不足。

2.1 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在要求学生多说多练的同时,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应用英语教学,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气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长此以往,可逐渐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一环节对于学生和教师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学生锻炼的好机会,更为学生提供了规范的模仿材料。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每次开课前总要与学生进行简单的free talk,注重从简单的日常用语开始,逐渐增加交流的难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说英语的能力。

譬如:笔者在上译林版《英语》三年级How are you? 这一单元第二课时的课堂上,带了一些小巧克力,哪个同学说“Hi,how are you?”,笔者就说“I am fine.”,然后就把巧克力发给那个同学。笔者坐在学生中间,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下开始上课,传达一种“重在参与”的意识。

另外,在课堂上应该让每个学生轮流发言,而不是采取自愿形式。对每一个回答完问题的孩子都要表扬,或者鼓励,然后再提出小建议。例如“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刚说,你就会了。”

2.2 坚持值日生汇报制度

坚持值日生汇报制度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不会遗漏任何一个学生。每次英语课前,轮流安排学生用英语向教师报告。但注意应循序渐进,教师可于下课前将下次课前报告内容与句子先教给学生,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后准备。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刚开始时,可以仅仅教学生日期、时间、天气话题等,以后逐渐增加词汇、增加交流难度,还可以随机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在课间多互相交流,为学生创造互相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时刻不忘烘托使用英语交流的气氛。

3.用直观教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

良好的听说环境对于初学者尤为重要,作为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除了课堂教学之外的一切媒体均可使用,如实物、动画、多媒体、电影电视录音等,均是英语教学的常规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使用这些媒体,可以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激发学生学说英语的欲望和激情,能够使学生将英语作为一种自发的交流工具。

除了教师准备的直观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外,学生家长、学生本人也可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来练习听说能力。如家长可以为学生制作字母卡、动物卡片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指读单词、音标等,还可互相交流。

4.创造机会,鼓励孩子多说多练

在进行了一定的听说训练之后,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教师要利用学生的不同爱好和生活体验,更多地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好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机会。如日常greetings一般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开展,如此多次之后学生就可能出现厌烦情绪,这无形中削弱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教师可以尝试带个毛绒玩具小动物之类,让学生与其握手交流,他们会兴趣倍增。学习family members时,让学生将家庭成员的照片带进课堂,互相讨论照片中的人物,学生很快就能掌握相应句型。学习let’s go to…时,教师可让一名学生扮成导游,挥着小旗到戴着旅游帽的学生中去招揽游客,边走边说“Let’s go to Xuanwu Park.”,学生兴奋之余也会把所学的单词、句子灵活地运用。

另外,可以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如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兴趣小组等。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无论课内外,都尽可能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样不仅能激发和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在英语学习中形成的心理障碍,帮助其克服难开口的紧张心理。长此以往,可形成敢开口、爱开口的英语听说习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阶段是决定孩子们日后能够掌握流利、地道英语的重要阶段,而听说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教师要采用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逐步提高英语初学阶段学生的听说能力。

李美.2010.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笔者交流英语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老师,别走……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