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课中的运用

2016-04-16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宋淑华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框架支架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 宋淑华

支架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课中的运用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 宋淑华

针对初中英语写作中出现的兴趣缺失、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运用“支架式理论”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进行指导,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改善学生的写作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英语写作的框架体系。

支架式理论;初中英语;写作指导;框架体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一直处于冰山一角的状态,学生对英语写作兴趣的缺失,导致其怕写作、凑字数,很容易形成英语写作的恶性循环。笔者针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介绍“支架式理论”的思想方法,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进行分布指导、解析,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消化吸收新的写作方式,构建英语写作框架体系。那么,“支架式理论”对英语的写作到底有何意义,它又是怎样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呢?

1.概念剖析,对“支架式理论”的认识

“支架式理论”(conceptual framework)是在“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邻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现有水平和在经过别人帮助之后达到的更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很显然,“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与“支架式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能通过联系、引导的方式,帮助学习者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不仅如此,“支架式理论”还能通过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的形式,促进学生对所要写作内容的理解,为学生的写作铺设通道,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们已经搭建的“脚手架”,自己摸索出写作的方法,并据此进行多次重复练习。在学生已经能熟练地做到心中无支架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有形的支架撤除。

2.寓论于教,对“支架式理论”的运用

在对“支架式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如何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才是关键。对于“支架式理论”的运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搭建支架。即选题时应尽量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由浅入深,这样更容易让学生融入情境。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7A Unit 1 Friends这个单元所给出的是写人叙事的文章,针对此题目,我们可以给出人物的写法,由外到内,从外貌特征到性格特点再到思想品质,所记叙的事情要求可以鲜明地反映此朋友的特征。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支架,然后可以再给出一段简单的文字描述,让学生能迅速地融入情境,结合自身实际,以便展开写作。

第二阶段,探索写作。即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指导,让学生在独立写作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英语写作的框架体系。学生在进行人物记叙文写作时,鼓励其探索思考人物记叙文写作的要点、思路,使其形成自己的写作框架体系。这时,我们可以逐步拆除之前所搭建的支架,直至学生对人物记叙文的写作方式烂熟于心,便可以完全撤去支架,完全由学生自己发挥。

第三阶段,小组评阅。即学生之间进行互相批阅,小组讨论、交流写作心得。在写作完成之后,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进行小组批阅、讨论。作文在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批阅,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小组其他成员的优秀之处,也可以让他们反思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即将讨论修改后的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在小组讨论完之后,让学生根据小组内提出的问题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润色修改,不仅是对作文结构、语言句子的重新整理,还包括书写的优美性等。修改过后,我们可以对班级学生作文中仍存在的错误进行指正修改,并对班级作文进行筛选,将优秀作文张贴在教室四周的墙上,供班级学生进行参考学习。

3.课后反思,对“支架式理论”的体会

(1)“支架式理论”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支架式理论”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写作更加轻松,凑字数、效率低的状况明显有所好转。通过不断为学生搭建支架、拆除支架的过程,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写作框架体系,写作系统性、策略性变强。

(2)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写作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支架式理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提高了他们参与讨论与发言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写作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查漏补缺,特别是在细节上的纠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张贴优秀成果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写作质量整体上升,效率也大大提高。

(3)因材施教平衡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在“支架式理论”的教学方式中需要不同的启发方式。在“支架式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的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构建不同的支架或是调整支架,尽量平衡学生在写作能力上的差异。

“支架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课中的运用,相对于传统式的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是显著的,几乎可以说是英语写作教育上的一种革命式创新,这种教育方式解决了学生写作兴趣和积极性不大这个难题。但是每一种方式都不是完美的,“支架式理论”的教育方式也不例外,比如有的学生在这种教育方式下,过分依赖支架,以至于不能构建自己的写作框架。这些问题在以后的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

杨丽丽.2016.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9).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框架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框架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