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微技能之克服英汉差异

2016-04-16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戴玉女胡建锋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6年5期
关键词:英汉时态书面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 戴玉女 胡建锋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微技能之克服英汉差异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 戴玉女 胡建锋

笔者通过对2015年江西高考英语试题中书面表达的一篇习作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学生在写作中常见的受英汉表达差异影响而产生的错误,进而深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提出一些自己的教学建议,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得体性,以帮助学生在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获得理想的成绩。

英语高考;书面表达;英汉差异

1.学情分析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提示,如表格、图画、提纲等写出内容连贯、文理通顺、无严重语法和结构错误的100词左右的短文。这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但有些考生却心怀恐惧,在写作时往往感到缺乏表达思想的词语,得分低。英语写作对考生而言是一个很难突破的瓶颈。在现实的教学中,中学教师一般要求学生采用常见的方法是四步写作模式:第一步,“头脑风暴”,确定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第二步,连词成句;第三步,用合适的连接词合并句子,连句成段、组段成篇;第四步,打草稿并工整地抄写。可以说通过以上四步,学生大概都能写出基本的内容,在高考书面表达中拿个基本分是问题不大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仍然困扰着英语教师和高三的同学,那就是为什么学生的作文读起来没有英文原作那么流畅、那么地道?事实上,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高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要真正找到学生失分的根源,找到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哪些方面失分最严重,进而找出应对策略。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常出现的错误大致归纳为:词汇错误、语法错误、句法错误和语篇错误,而这些错误中的大部分都是由于英汉文化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所引起的。笔者有着多年的高考英语科目阅卷的经验,对于学生在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为此,笔者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和阅卷感受出发,以英汉表达差异对书面表达得分的影响为切入点,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教学建议,希望对高考复习备考的教师和同学有所帮助。

2.相关的理论和研究

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母语和外语就是一对矛盾的结合体,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许多语言学者和专家都对此有自己的研究。Lado(1957)在《跨文化语言学》中提出“迁移”这一概念。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Sharwood Smith和Kellerman认为迁移就是一种跨语言的影响,是中性理论,与“干扰”“借用”“回避”等概念并提。Kellerman (1987)认为迁移即“导致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元素合并的程式”。Odlin则认为迁移是“由目标语和已经学过的语言之间由于相似或相异而产生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能够促进英语的学习,而负迁移则会造成语言错误、学习困难等,中式英语也往往是负迁移的后果。而且,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语言差异。因而,学习英语对于绝大多数已具备汉语读写能力的中国学生而言无疑是困难的,汉语势必会对其英语学习产生负迁移。

3.本文要论述的问题

在笔者多年的高考阅卷和英语教学中,这种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在学生的高考书面表达和平时的写作练习中随处可见。需要指出的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母语负迁移包括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语言层面又包括语音、词汇和句法负迁移,非语言层面包括思维和文化负迁移。本文限于所论述的问题是关于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语音负迁移并不涉及。笔者参加过多次江西省高考英语科的试评和阅卷工作,下面以2015年高考全国I卷书面表达为例进行说明和论述。

请看下面这篇学生习作

① I need you help me finished this school’s English newspaper.② My friend only you can help me.③ Because you are from the United States.④ Hope you can help me, thank you! ⑤ Next is our school’s English newspaper need.⑥ First, ask people our school’s English newspaper well also ask student English newspaper is very important.⑦ Next write a little your use to mak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life.⑧ We about need you write 400 word, please before 28th June give me.

这是一篇学生的高考书面表达,得分在8分左右,可以说是一篇比较差的习作,全篇总共有8句话,没有一个复合句,而且每句都有错误,有些句子甚至完全不能传达任何意思,是完全按照中文思维逐字逐句翻译出来的,可以说在这篇习作中,母语对外语学习中写的能力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母语负迁移和英汉差异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英汉差异对基础一般的学生而言,在书面表达上的影响是所有的高中英语教师,尤其是高三的英语教师所不能忽略的。下面,笔者将对文中部分错误语句进行分析,看看问题所在,探讨下可行的解决之道。

第二句话“My friend only you can help me.”也只有中国的教师才看得“懂”,考生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的朋友中只有你可以帮我”,正确的英文表达可以是这样“You are the only one of my friends who can help me.”考生的语法知识匮乏,因而只能生搬硬套地按照汉语思维去乱写了。第四句“Hope you can help me, thank you!”从形式看是个祈使句,但是又不能理解成祈使句,因为句子的主语明显应该是I,所以该句属于缺少主语成分;在汉语中,尤其是一句话中,在对方知道说话人的时候,有时候是可以省略主语的。在第八句“We about need you write 400 word, please before 28th June give me.”中考生的错误是全中文思维的体现,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大概需要你写400个单词,请在6月28日前给我”,about的位置错误,need用错,时间before 28th June应该放在最后。所以该句的正确表达可以是“We need you to write about 400 words.The deadline for the article is June 28th”。

从上面的学生习作可以看出,中西方看问题的思维和方法的确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第一,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总是不尽相同——中国人是宏观思维,而西方人是微观思维。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由宏观到微观,欧洲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微观到宏观。因此,中西方人的写作思维也不一样,西方人在遣词造句谋篇上遵循着从一般(general)到具体(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举例(exemplify),从整体(whole)到个体(respective)的原则。而在汉语中,我们习惯于先分后总,先说原因后说结果,即所谓的“前因后果”,做很多的铺垫和陈述,然后才会得出要说的核心内容。在单句中,英语句子也是先中心,也就是将主要思想、结果放在句首,放在主句里表达;而汉语正相反,一般为后中心,主要的观点、信息往往放在句末。比如说,用英文写信,地址信息的顺序依次是门牌号、县、市、国家。

其次,英汉句子结构不同。众所周知,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两种语言相距甚远。英语结构紧凑严密,汉语结构简练明快;英语重形和,汉语重意和。英语句子是由断不可缺的各种连接词衔接而成,宛如枝桠纵横的大树;而汉语句子则被比喻为“流水句法”,所谓的流水指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仍行文流畅。具体来说,在英语句子中,主干结构突出,主谓机制突出,名词,尤其是抽象名词用很多,介词也用很多。英语在表达复杂思想时,往往开门见山,然后借助英语特有的关系代词进行空间搭架,把各个句子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串葡萄似的句子,主干可能很短,上面却结着累累果实。英语句子中如果少了or、but、if、because、when、although、in order that、so that等连接词,那么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支离破碎了,而汉语则不同,如没连接词,我们几乎可以只从句子本身的意思就可以把概念或关系表达清楚。

第三,英语中各种连接词与替代词的广泛使用,使得英语中出现“多枝共干”式的长句、复合句;而汉语则常用短句,简单句。

第四,英语的另一显著特点是经常使用被动句。事实上,在英语被动句里,不必强调动作的施行者,就将其置于句尾由by连接;不必、不愿或不便言明动作的施行者,就干脆将其省略。相对而言,汉语习惯于人称化的表达,主语常常是能施行动作或有生命的物体,所以汉语中主动句多。英汉两种语言都有被动语态,但由于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英语往往习惯用被动语态来表达,而汉语则用主动语态来表达。由此可见,写作过程中时经常进行语态的转换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用英文进行写作时,大量被动语态的句子需要通过种种方法加以处理,以保证所要传达的信息能通顺流畅地表达原意。

第五,英语丰富的时态。英语的时态种类繁多(共有16种时态),区分细微,习惯性强。英语的时态体现在其谓语动词上,英文的时态重点在动词那里,不同的时态表达的意思不一样,如:It’s raining.(天下着雨);It is going to rain.(天要下雨了);It must have rained just now.(刚才一定下过雨)。进行时表示正在进行,将来时表示还没有发生,完成时表示已经发生了。英文用不同的时态表达不同的意思。中文呢?中文的动词没有变化,但是它在句子中加入了其他助词,以准确地表达意思,像上面句子中的“着”“要”和“过”,如果把它们删除了,表达的效果就不一样了。这些助词其实就是中文的时态。英语就是通过这些固定的时态将动作的进行过程与状况描绘得更准确、更精细,有时甚至能表达说话人的感情色彩。I am now living in a very pleasant flat.我现在住在一间非常舒适的公寓里(用现在进行时表示满意)。

第六,英汉词汇方面有很大差异。就词组而言,英语中的词组或短语可谓林林总总,丰富多彩,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与独立结构等,它们的语法功能不一而足,可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与表语等。如:I am utterly in the dark about the matter.我对这件事完全不知道(介词词组in the dark作表语)。Christmas is coming up.圣诞节就要到了(动词短语come up作谓语)。相比之下,汉语更偏重以单音节或多音节的单词为其基本的句法成分,而且其短语用法十分有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深受本土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影响,英语、汉语也不例外。英语中某些词的含义并不完全与汉语对等。所以,在用英文写作时,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向学生灌输英汉差异的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教给学生地道的英语写作思路、格式等写作模式。与此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定期通过训练来巩固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对于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容易犯的错误,务必在课堂上集中讲解,并多次检测,一定要让学生的习作地道,尽量避免中文思维和汉语式写作;对于学生而言,一定要慎重地选词用词,以期贴切地表达思想,宁可用地道的简单的英语句子,也要避免复杂的、冗长的又不能有效传达有效信息的中国式英语。只有充分了解英汉表达的各种差异,才会胸有成竹、下笔有神、行文流畅,也才能在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中获得理想的分数。

邓言昌,刘润清.2004.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丁言仁.200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李素真.2007.母语迁移对英语习得的影响及应用[J].高教论坛(12).

猜你喜欢

英汉时态书面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过去完成时态的判定依据
Keys
书面表达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参考答案
现在进行时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