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政 ▏策 ▏解 ▏读

2016-04-16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意见机制



《福建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政 ▏策 ▏解 ▏读

2015年12月24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福建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我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了全面部署,为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下面就我省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作简要介绍。

一、背景情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出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等要求。2015 年1月,中办、国办正式下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这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省委九届十次全会通过的《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作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工作部署。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加快构建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的《实施意见》,是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部署,推进我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遵循和抓手。

二、主要内容

包括实施意见和实施标准两部分。实施意见全文共分7个部分,26条。一是明确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网络设施全面覆盖,公共文化产品内容丰富多样,公共文化服务提供高效便捷,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二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按照全覆盖、保基本的思路,对健全设施网络、统筹城乡资源、保障特殊群体权益以及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等提出要求。三是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通过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以及构建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四是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公共文化活动、传承弘扬福建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与台湾在公共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五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的融合发展。通过推进公共文化数字体系建设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提高服务能力。六是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协调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力度。七是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从组织领导、资金支持、队伍建设、法律法规以及投资体制等方面予以保障。

《实施意见》附件《福建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实施标准》包括具体指标和标准实施两部分,共40条内容。实施标准依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制定,结合我省实际略高于国家标准。一是具体指标。包括“基本服务项目”、“硬件设施”、“人员配备”、“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其中,“基本服务项目”标准22条。“硬件设施”标准8条,“人员配备”标准4条,“保障措施”标准6条,严格遵循国家建设标准和现行文件要求设定,高于文化部现行评估标准。二是标准实施。主要就标准执行方面作了明确要求。包括意见、标准贯彻实施时间、督查评价机制等。

三、主要特点

总的来看,《实施意见》有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体现福建特色。实施意见定位“高于国家标准,兼顾区域平衡”,注重突出福建特色,融入福建地域元素,将我省正在实施或将要推广的特色文化工作纳入其中,如福建地方戏曲保护和传承、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读吧,福建”全民阅读活动、朱子文化、闽台公共文化交流等,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任务标准体系。二是坚持为民惠民。实施意见强调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发展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向全体人民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如推进开展城乡“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通过票价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艺术表演团体提供低票价惠民演出;注重建立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将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效能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坚持部门协同。实施意见内容涵盖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等多部门的服务范围,强化了改革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四是注重机制创新。坚持改革创新,强调要加强统筹管理,推进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加大改革力度,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管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并提出加快建立健全文化法律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五是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条块分割、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不足、区县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社会力量作用发挥不够等现状问题,实施意见注重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强调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购买机制,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形成供给主体多元化、社会化格局。

四、下一阶段的工作举措

下一步,省文化厅将会同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各成员单位,在四个方面着力,抓好《实施意见》的落实工作。一是着力抓好《实施意见》的宣传贯彻。结合贯彻落实国家《意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实施意见》的学习宣传工作,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全面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打牢思想基础。推动各市、县(区)抓紧制定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明确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二是着力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省级层面的协调机制已经建立起来,在制定印发《实施意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围绕贯彻落实《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明确路线图、时间表,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大力推进我省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同时,强化督促指导,推动各市、县(区)建立完善本级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并依托协调机制建立本地实施标准,形成我省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三是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完善传承弘扬福建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体系,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稳步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等改革试点工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数字资源产品优化、新媒体网络传播等数字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机制、管理机制、协调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效益最大化,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科学化。激发活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按照《意见》精神,积极探索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种市场主体和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资金投入多元化;加快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有效路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公共事业领域。四是着力推进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结合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规划纲要》,着力加强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等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明显改善。

(福建省文化厅)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意见机制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评“小创”,送好礼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没有反对意见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评“小创”,送好礼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