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新福建 生态立省—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

2016-04-16高莹莹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福建福建省环境保护

□记者 高莹莹/文



清新福建 生态立省—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

□记者 高莹莹/文

“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

这是眼下国人谈及环境问题时说的最时髦的一句话。曾几何时,人类还十分“相信”: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选择随便地对待看着仍较好的自然环境,沉溺于无节制的使用和无度的开采之中。直到全球爆发生态危机,使得地球面临的环境压力日益突显,由此,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认识程度才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正如知名的美国预测学家、未来学家甘哈曼在其著作《第四次浪潮》中所提道的,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的确,相比于“预则立”,更多的时候,人们更喜于“事后诸葛”。难道唯有蹒跚过后,方知见长?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众所周知,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而要想发展得好,就要学会可持续的发展。时下,随着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也早已不再局限于经济增长的层面,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思考发展的长远性问题,对环境破坏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当中。加之,生态文明既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四大重要支柱之一,因而,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尤为必要的。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止于“植树种草”“末端治理”等,其更多地强调的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而鉴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首先要基于既定的客观现实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对当前中国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2015年5月5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环境承载能力已近上限;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该《意见》一经发布,即刻引燃了社会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话题的舆论热情,“生态创新”“生态保护红线”“环境修复”等相继成为了互联网上环保类的热搜关键词。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徐绍史在解读该《意见》时表示,资源环境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紧的约束、最矮的短板,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退不得的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正所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因此,落实环保责任势在必行。

相应地,对福建而言,热衷生态环境同样意义深远。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话说就是,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抓的建设。

2015年12月28日,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福建省领导张昌平、杨岳、叶双瑜、张志南、王蒙徽、倪岳峰、熊安东、雷春美、陈冬、徐谦、洪捷序、李红、郑晓松、王惠敏、梁建勇出席了本次会议。福建省委书记尤权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同时,于伟国同志也就《福建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作出说明。这是福建第一次在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同时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其释放出的信号也就很明显: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同等重要!

在本次会议上,尤权指出,生态环境优良,是福建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福建人民引以为豪的地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且大力支持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将福建省确立为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福建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福建成为全国为数极少的水、大气、生态全优的省份之一,“清新福建”凸显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这既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福建广大干部群众长期努力的结果。对此,我们要充分肯定,增强信心。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保护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从人民群众的期待来看,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福建省生态环境本身来看,问题令人堪忧、情况不容乐观。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生态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变化、新挑战,进一步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加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于伟国同志对重点问题作说明时则表示,生态红线是保证生态安全的底线,要抓紧划定、严格管控;加快实行能源和水资源、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市场准入,推行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完善最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确保森林覆盖率不降低;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守住绿水青山;健全危险废物源头管控和规范化管理机制,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抓紧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对领导干部离任后出现重大生态环境损害并认定其需要承担责任的,实行终身追责。

抓住五项重点工作 开启福建全方位的绿色变革

从总体上看,福建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要求,即到2020年,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污染防治能力、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得到大力推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会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作出的关乎我们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必须始终坚持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论断,他要求福建一定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上,福建每一届省委、省政府都有沉甸甸的责任,需要大家以铁的意志和行动把这份责任给真正地扛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做好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福建省委书记尤权作出了五个方面的强调,具体如下:一要紧紧扭住产业转型升级节能降耗这个根本;二要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水、土壤三项污染防治“攻坚战”;三要探索利用市场手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四要加强生态环境制度和法治建设;五要大力营造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能支撑、环境能容纳、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上,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本次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召开,既有益于福建开启全方位的绿色变革,使得福建地区的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又有利于福建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兴省之路,发挥自身生态优势,扎实推进福建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要相信,以山水之色礼遇人生不只是我们所向往的,更是我们所需要去实现的。借习近平同志一句形象的话说,就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引领中国长远发展的执政理念和战略谋划,它告诉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而鉴于福建省的生态保护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故要把绿色带到福建的每一个角落,让绿色流入福建人民的心中,就需要我们当一位有心人,擅于对周边环境的变化进行思考,懂得珍惜自然资源,对其做到永续利用。唯有这般,福建生态省建设才能走在全国前头,福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远,福建人民才能行于山水之间,明目以清心。

猜你喜欢

福建福建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