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订版PEP 四(下)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 Lesson 31

2016-04-16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6年6期
关键词:所学句型课文

徐 莹

教学过程

Step 1.热身及复习(Warming up)

1.Free talk.创设情境,引出评价方式。

教师通过简单描述自己第一次来深圳的体会,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在的城市以及熟悉的生活场景。

2.借助已创设好的情境进行Brain storming和旧知激活。

T:Look at those places.They are all famous around us.Where do you often go? Let’s watch and say aloud.

Ss:Watch and say.

当学生说完这些场景之后,教师顺势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教学指导策略:本节课的主题是谈论“Where shall we go?”,这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内容。学生和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说出这些词汇,从而激活生活经验类词汇的复习。教师在激活学生旧知的同时询问其对这些场景的看法,首次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后续的情感激发作铺垫。当学生准确地说出这些词汇时,教师及时给予本节课的第一张景观图片作为奖励,鼓励其继续努力。

Step 2.新语言呈现与初步学习(Presentation)

1.Dialogue learning

(1)Background Introduction

教学指导策略:教师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有关孩子们的课文情境中去,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很想听听他们在谈论什么,引导其在语境中感悟语言,从而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中。

(2)Enjoying the cartoon

2.Sentences learning.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本节课的功能句型“Where shall we go?We want to go to the...”并板书。

教学资源运用:PPT呈现问题梗概支持、教材配套动画

教学指导策略:将课文理解为运用语言的载体。请学生观看课文动画回答问题。在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含义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巩固记忆。问题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出本节课的功能句型。在教授新句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词不离句、句不离景地感知新语言。

Step 3.Practice

1.Let’s chant. 整合新知,整体感知

教师用功能句型和新单词编成Chant,并结合实际添加已学,使富有节奏感的Chant既符合四年级学生的水平,又能满足本班学生的学习需求。Chant内容如下:

Whereshallwego?We want to go to the zoo.

Let’s go.Let’s go.Let’s go to the zoo.

Whereshallwego?We want to go to the farm.

Let’s go.Let’s go.Let’s go to the farm.

Whereshallwego?We want to go to the theme park.

Let’s go.Let’s go.Let’s go to the theme park.

教学资源运用:教师自编Chant、PPT 文稿,学生和着音乐用问答方式说唱。

教学指导策略:教师先示范说唱歌谣,引导学生模仿。之后伴随着韵律感十足的节奏进行全班问答说唱展示。四年级的学生对这种方式非常喜爱,教师及时给予评价。这个过程是对本节课所学词句整体感知的过程。活动形式主要是面向全体的安排与设计。

2.Read the dialogue.

(1)Let’s listen and read in roles.

教学指导策略: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水平,并且教师在呈现环节已经带领学生读了可能遇到的难点,基本扫清了阅读障碍,因此在此环节安排了学生听、跟读对话内容,学生体验角色的同时,直接达到操练课文的目的。

(2)Let’s read and present in roles.

学生六人一组,分角色朗读并展示对话。

教学指导策略:全体学生通过听同伴朗读对话,检测自己的语音、语调。教师听学生朗读课文并及时纠正,通过有目的地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测全体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对话内容。

(3)Let’s prepare and act in roles.

教学指导策略:此环节为语言运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模拟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使课文操练也能练出层次。当课文操练结束后,教师的评价及时跟进。

3.Let’s talk

这是一个小组活动。教师扮演从外地来的朋友向学生求助,请求学生帮忙推荐旅游景点。学生选择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深圳景点。每个小组出一个创意。根据已知,借助当天所学来谈论。

教学指导策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贯穿教学过程是《课标》所提倡的。这个看似自由的谈论活动,既可以巩固单词、句型的学习,又维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机械性的操练上升到意义活动,并且易于表达。

Step 4.Production

上一个环节为此环节的综合产出作了铺垫。教师建议学生设计一个周末两天的旅行计划,给在座的教师们展示一个Trip plan。

在教师描述的过程中,PPT伴随教师的描述逐一出现关键词。

学生利用教师给他们准备好的手卡作为语聊支持,按照教师提供的逻辑思维谈论顺序进行整体描述。当一个小组展示的时候,其他学生要对这个小组的描述进行评论。这个活动既有小组的任务,又有全班的参与。

教学指导策略:用非常简单明了的方法和手段提炼出要制订一个旅行计划所需要的关键词,让学生一目了然,在操作过程中清楚明白。除了当天所学的功能句型,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思考,将所学知识整合并鼓励学生拓展。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在描述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什么语言作为支持。

根据上述活动的语言支持,教师鼓励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Trip plan,并且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先自己准备,然后说给同伴听,最后上前展示。

教学指导策略:在Production环节,精心设计了逐步分层次完成的活动。此项活动需要每一步都为下一步做好铺垫和支持。在本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谈论自己的idea,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满足优秀生挑战有难度的语言表达。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语言,给出最后一个评价图片,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大胆开口说英文。

Step 5.Ending

1.评价总结。

集体评价:课伊始教师张贴深圳学生常去的景区图(白色,未透露内容),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逐一展示。

个体评价:教师将自己准备的各种北京名胜古迹的景点图片(Mini map)给学生作为评价奖励。学生为了得到不同内容的卡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指导策略:将话题与评价内容相结合,用逐步揭示图片的形式进行评价。将个人评价与话题相结合,既凸显了本课的主题,又让学生感受到实现目标后的成功和喜悦。

2.作业布置。

(1)常规性作业:Share your trip plan with other friends.

(2)延伸性作业:Make a new trip plan of Beijing.

教学指导策略:通过课上所得到的Mini map北京景区图,学生加深对北京的理解。根据本节课所学,尝试制订一个北京的旅游计划。这个作业的设置,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体现出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

猜你喜欢

所学句型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非所学
非所学
典型句型大聚会
背课文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