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古镇:一把琵琶弹清秋

2016-04-14张家铖

中国铁路文艺 2016年4期
关键词:御膳房小街钱庄

张家铖

尘埃落定的淡远,繁华落尽的澄明,青灯黄卷的宁静,这些迟暮之美,经过时光的沉淀,如闲云出岫,如菩提花开,让人心静如莲,如深秋那天,与南阳古镇相逢。

水和岛的缠绵,在江南并不算传奇。但在山东,南阳湖绝对算得上奇迹。深秋湖面,荷已残,叶田田,河绕湖,湖绕岛,岛如髻,柳似簪,南阳镇像温婉女子临水而立,她的身后,斜伸出一支支莲蓬,斟满盈盈秋色。

两只最硕大的莲蓬,是两座三孔汉白玉小桥,圆润,洁白,几只白鹅如莲子,安然从桥洞进出。桥头,一条小街,把运河引向小镇深处。小街两边的青砖粉墙飞檐朱门一溜儿排开,粉墙上挂着招牌和幌子,幌子的流苏迎风摆动,让人想窥伺庭院深处的红颜。小街青石铺就,细细的,窄窄的,脚步踏在上面,发出很清亮的声音。

街上人不少,却有序,跟着人流很安静地游走,擦肩而过的是商行、粮行、船行、鱼行、酒店、茶店、烟店、布店、鞋店、药店、理发店,这些店铺古意盎然,有特产也有时尚的商品,随意踱到哪家店铺闲看两眼,店主人用眼神用方言和你打招呼,不热情也不冷落,之后,又埋头手中的活计了。

小巷中,最惹眼的是胡记钱庄和皇宫所、御膳房。胡记钱庄这座明清建筑的四合院,当时被称为“运河第一钱庄”,鼎盛时期,在运河沿线有三十余家分号。那时运河上的商旅,贴身衣袋里怕都装过钱庄的银票吧?如今,四合院依然保持着它的严整,屋内的水帘、宫灯、屏风、柜台,曾经的雍容依旧,只不过,隔着时空之距,这些家具都蒙着一层记忆的苔绿,成了一种文物的存在。而纷沓的脚步声,也由顾客的匆忙变成了游客的安闲。

皇宫所、御膳房相传是康熙下塌的寓所。明清以来,漕运昌盛,运河四镇之一的南阳镇天时地利,逐渐成为漕运枢纽:篷帆蔽日、渔船猬集,商贾如云,热闹非凡,连康熙和乾隆也曾到此巡察。皇宫所、御膳房因一亲帝泽,被供养起来,成为虽几经沧桑,却仍保持帝王的威严和气派。

威严小孩儿不买账,他们在门前撒欢,在门上印上自己的泥手印;青草也不买账,左顾右盼,见无人注意,便把触须伸向油漆剥落的砖墙上。幽深的门洞像一张老掉牙的欲说还休的嘴,无言地诉说着往事。

隔着古运河,和老房子相呼应的,是亭台楼榭。这些仿古的新建筑,依水而居,堂皇富丽,却敛声屏气,影子很谦卑地和小街融在一起。河边,晾晒着摆放整齐的荷叶——干荷叶据说是烹饪极品,荷叶粽荷叶饭清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正遐想间,运河荡漾起来,原来是几条迎亲的小舟,小舟披红戴绿,高高的彩扎,大红的喜字——今天真是个喜庆的日子。鞭炮在青石上炸响,惊飞了一群白鹅。红衣的新娘冉冉而出,像一朵穿越季节的莲花,在暮秋,开得正艳。鞭炮声落,歌声响起。远远地望去,新娘步步生莲,像一则小令,鲜艳的背影消失在幽巷深处。

午饭是在渔家吃的,细长的三进深院子,白房间,墙上挂着鱼饰,小圆桌上,一盘青鸭蛋,一盘炒河虾,一盘清蒸鱼,几碟时令小菜,几杯生啤,简约蕴深,引得几人顾不得斯文,争先下箸,相视而笑。

茶是荷叶茶,湖中嫩荷掐尖,分割,发酵,杀青,虽没有春天的温润,仍保持亭亭的青葱,单是看着就养眼,更别说这茶还有瘦身、清热、化瘀之功效。爱美的女士们忙不迭地把盏,一缕缕轻纱便在青瓷盖碗中起舞。叫浣溪纱吧。有人如斯建议。小口小口品咂,整个下午便氤氲在绵绵的清香中。

街外的亭榭里,三三两两的老妪坐在长椅上,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看着白鹅游近游远,脸上的微笑像落日的余辉,清凉蕴藉。她们肯定有过明艳如莲的青春,但此时,却坦然地面对莲子的命运。这种洞悉世情的迟暮之美,就像这壶清茶,清香、澄明、温润……更像阅尽繁华,却宠辱不惊的南阳小镇。

拿着手中的地图翻看,忽然觉得南阳古镇像极了一把琵琶:古运河是弦,狭窄处是头,宽阔处是身……风光时不骄傲,落魄时不气馁。这把被历史磨得锃亮的琵琶,闲坐在自己的时光里,看云卷云舒,听莲开莲落,所有的话语,怕都付于这茫茫的秋水长天了。

猜你喜欢

御膳房小街钱庄
甜心格格之精灵来了Ⅰ天降③
夏季爽口第一茶——中医御膳房版酸梅汤配方
夏季爽口第一茶一一中医御膳房版酸梅汤配方
动物“御膳房”中的故事
赢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