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分析

2016-04-14冯炜锐徐勇辉

南风 2016年26期
关键词:导向应用型计算机

文/冯炜锐 徐勇辉

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分析

文/冯炜锐 徐勇辉

经济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计算机的发明更加方便人们的工作办公以及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在社会对计算机毕业生的需求不难发现,更加注重的是应用型的人才。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

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绝大多数是来自于本科教育。而本科教育往往是停留在学术方面,在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往往忽略。

1 本科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源源不断,这就要求全社会必须重视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曾辉表示,现今社会对人才输出量最大的仍然是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为全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量的有用人才。

以就业为中心是对需求和培养对接的重要方式,本科的教学改革十分必要。只有对本科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未来的计算机领域以及各个领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队伍。对于高校来说,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一次教学内容的改革,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队伍和学生的创造性,为本科计算机就业扫清障碍。对于社会而言,计算机的普及超出以往的想象,而对于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也远远高于过去,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如何与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竞争,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 现阶段应用型本科计算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模式和方法过于陈旧和单一

本科的计算机教学与高等教育中的其他学科不同,有更多的是时间操作的内容。计算机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对于一线教师的要求极高,应当具备来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技能,特别是要随时掌握最新的计算机领域的新事物和新发现。然而,新的知识在对学生教学授课之前还应当进行备课组的讨论和制定,对计算机本科教师的工作量来说是相当大的。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高校的教师往往忽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过于陈旧和单一,以简单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记笔记来实现。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不能胜任企事业单位的工作。

2.2 评价考核制度不完善,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操作过程无法评判

没有良好的评价和考核制度,教师很容易会忽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操作的过程,大多都以试卷的形式出现,而试卷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往往是片面的,是单一的。并不能全面的评定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情况和授课情况。对于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重视试卷的成绩,然而在未来的社会和工作中的难题不会以试卷的形式呈现,特别是计算机专业,对于实践操作的技能要求十分高。

3 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

3.1 转变领导和教师的教学理念,为企业与学生搭建桥梁

高等教育的本科教学阶段,校领导应当更多的关注计算机教学,特别是应用型的计算机教学。丁美荣表示,学校应当以就业为导向,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地的考察和参观,与用人单位交流,研究当前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高校还应当为企业和学生搭建桥梁,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实行校企合作,将学生引入企业做实习,企业可以选择优秀的学生毕业后进入自己的公司工作。企业还可以在高校设立奖学金来招揽人才,以及提升社会的影响力。

3.2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与原则

在本科的计算机教学中,应当改变以学术性为主的教学理念。王嘉才等表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堂改革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授课的核心地位,满足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所应用的全部知识以及可能有所涉及,以及学校的教师对未来的预测中涉及的周边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家住更多的时间环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借助白板张贴等形式进行教学。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自行安排课余的时间来完成教师课堂布置的教学任务。这中间可以使用教学驱动法来完成。

3.3 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的注意事项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本科应用型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当注意对中老年教师的引导。徐凤生等表示,中老年教师在经验上十分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容易经验主义,对新鲜的事物关注不够,有的教师甚至于对新鲜的事物有些抵触,而计算机又是一个更新速度极快的学科,对教师的要求十分严格。在课堂改革的设计中,应当将考核制度直接设计出来,将两套制度同时运行,让考核制度来巩固课堂教学改革。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方面加强让教师来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结束后,应当及时安排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将企业学到的东西反馈给一线教师,使得教师能够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技能更加贴近就业市场。

4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课堂教学改革一定对未来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方式更加的有针对性。

[1] 曾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12).

[2] 丁美荣.基于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整合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技术,2007(07).

[3] 王嘉才,杨式毅,霍雅玲,等.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S1).

[4] 徐凤生,李天志,李海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探析[J].福建电脑,2007(02).

冯炜锐(1980-),江西乐安人,硕士,副教授,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徐勇辉(1980-),男,江西上饶人,硕士,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

猜你喜欢

导向应用型计算机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计算机操作系统
“偏向”不是好导向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