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室教学与服装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2016-04-14许崇岫

南风 2016年26期
关键词:服装方向教学模式

文/许崇岫

工作室教学与服装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文/许崇岫

服装专业教育的发展,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关键。能否建设出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服装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将会有更多更有效的途径,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实践。

工作室教学;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1 工作室教学与服装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分析

服装服饰类相关行业,目前对人才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开办工作室教学与服装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适应了当前服装教育发展的潮流。

1.1 国内服装专业工作室的设置情况分析

传统服装专业大类,在设定专业方向的时候主要包括服装设计和服装工程两个方向,前者以艺术设计为主,后者以工艺和技术的支持研究为主。后来,有出现了服装表演、服装设计与表演等方向。再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形象设计、服装陈列、服饰设计等方向。由此看来,以后还会出现其他与服装设计相关的专业方向,这样无限制地发展下去显然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在本专业的框架范围内,进行局部课程的调整和分化是最好的办法。学生在学习完毕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在高年级,转入以工作室为依托的专业小方向的学习。这个小方向应该包括更多的内容,但不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深入学习,如工业制版设计、形象设计、品牌设计、专卖店、服装销售、服装企业管理等等。

1.2 威海职业学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室教学模式建设

威海职业学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2007-2009年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中,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并进行简单的专业小方向的设置。工作室的设置是以教师为主,工作室的选择进入是以学生为主,这种师傅带徒弟式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指导得心应手,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达到了课程工作室设置目的。目前服装专业有16名专职教师,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14人,各教师的专业教学和研究方向大多不尽相同。这些都为开办不同类型的专业教学工作室提供了有力地支持。目前各个准工作室大都运行良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比如姜华美老师指导的“服装版型”工作室,近两年就有学生获得国家级服装设计大赛的“金奖”2个、“银奖”3个、“铜奖”5个的好成绩,这是近些年来他们工作室积累的结果。

1.3 工作室教学模式分析

工作室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学的课余补充需要,但是深入度明显不够,其稳定性、教学质量都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学校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度、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度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学校、企业、政府部门等各个方面都存在问题。

对校企互动合作、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认识存在偏差。一种情况是教师没有系统教学方案,只为搞项目把学生当成了廉价的劳动力。把学生推到工作室做工,让学生在工作室采取放羊式的松散的学习;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是在工作室学习,但是还是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以理论学习为主,学生技能不重视,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教师只注重完成自己的工作室教学任务,不注意和企业合作,不注意项目开发。同时,由于传统习惯,很多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在推动工作室教学过程中,不愿意主动联系企业和社会,推进的难度很大。

2 工作室教学与服装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我们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了一下几种途径:

2.1 校企“专业共建”模式

在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构建能适应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组成的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专家、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调整,共同建设长期的实训基地,共同配备师资,以企业的真实工序和环境为上课环节,以企业真实工作过程表现为教学评价依据。在合作办学的同时,主动把人才培养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同时,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通过专业设置调整、培养过程的动态调整,使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进行有效对接。

2.2 职教集团模式

学校依托行业企业,实行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共同组成职教集团模式,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将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高等高校教育,实现资源共享。由政府牵头或者联络,以某高校教育主体为核心,整合行政区域内的职教资源。采取理事会和多元合作形式,在资金、设备、人才等各个方面实现共享。成员单位采取协作、参股、托管等多种方式实现集团化运作。这样院校和行业企业紧紧地拴在一起,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院校和企业获得双赢。提高学校和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

2.3 校企实训基地共建模式

行业企业通过参与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对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起到一定的建设和带动作用。比较全面、深层次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厂中校”:在企业里,设立专业小型学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利用企业设备资源,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实现真正的准员工工作经历,实现学生真正的顶岗。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同时借助高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技术改造。“校中厂”,在学校大环境里,企业进入学校,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车间,为学生在校内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2.4 人才培养多元化集合模式

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建设中,根据招生生源的不同和毕业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不同,采取人才培养多元化集合模式,这样,根据需求制定多个需求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多元化需求。

许崇岫(1968—),女,副教授,威海职业学院 艺术设计系,主要从事纺织服装设计、室内软装设计的教学及民间文化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服装方向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2022年组稿方向
让人心碎的服装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位置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