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数据新闻宏大主题和细腻手法的有机结合
——以央视《数说命运共同体》为例

2016-04-11贺纪乐

视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

□贺纪乐

电视数据新闻宏大主题和细腻手法的有机结合
——以央视《数说命运共同体》为例

□贺纪乐

电视数据新闻以其可视化、精确性、趣味性等特点迅速成为电视新闻家族中的后起之秀。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数据新闻日益体现出更加独特的深度思维、人文关怀、有机关联、精准测量的新趋势。本文以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为例,从其节目制作形式和内容出发探析电视数据新闻如何将宏大主题和细腻手法紧密结合在一起。

数据新闻;大数据;人文关怀

数据新闻依托海量数据,通过数字技术的挖掘整理,进行丰富生动的可视化、交互性制作,来展示事件背后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时空交错的多维关系。依托新的数字技术,数据新闻产品不断呈现出其独有的新闻生产视角和叙事手法,进而丰富了新闻报道方式,在碎片化的网络信息时代带来整合而简约的信息传播方式。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于2015年10月3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等多个栏目中推出。节目以生动的情景穿越、精准的数据展示、典型的载体代表、宏大的制作主题,迅速博得学界、业界和观众群体的广泛关注,不断刷新公众对电视数据新闻的认知。

一、数据新闻铸就新闻报道模式新的里程碑

“数据新闻”(datajournalism)也被称为“数据驱动新闻”(data-drivenjournalism)。英国《卫报》是较早的数据新闻开启者,于2009年在其官方网站上推出了数据博客(Guardian Datablo),引发了国际新闻界的关注,对诸多新闻媒体产生了较大影响。现如今,BBC、《纽约时报》、彭博新闻社、《华尔街日报》等国际知名媒体都先后开设了自己的数据新闻栏目。

数据新闻是数字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数据存储和应用理念日益成熟的产物,也是新闻界为适应当下计算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而不断探索实践的创新成果,代表了未来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是带有人类社会新闻事业里程碑意义的新闻实践。随着社交媒体、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海量信息的产生、存储、传输、计算等程序只需极其短暂的时间和较低的运作成本,这些都为数据新闻生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融趣味性、直观性、精准性为一体的获知信息的方式,让新闻报道更加具象化和个性化。但由于数据的繁杂海量、事件相关性强弱多寡的差异、数据处理技术的差异,数据新闻并未形成诸如传统新闻报道的模式化框架,无论是在传统大众媒体、网络媒体还是在自媒体平台中,都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叙事手法,因此每一则数据新闻都有其与众不同的报道特点。

然而,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数据新闻就纯粹是在与数字打交道,或以夺人眼球的信息关系图表和动画取胜。它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一样仍然是在讲述人与物、物与物、人与社会等社会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动态关系的故事,只是采用了数据新闻这样一种外在的方式,可以更简单且清晰地让受众明了社会生态系统中某种复杂的情境。

二、《数说命运共同体》精于数据而又不尊崇数据的叙事特点

一共七集的电视新闻特别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是以数据贯穿始终的电视数据新闻专题片,但就其新闻视角、制作方法、报道框架来说,又并不是完全以数据自居,生动的情景交互、独到的数据解读、细腻的人文情怀、宏大的国际视角使其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数据新闻风格。

1.生动而顺畅的情景穿越。《数说命运共同体》的最大亮点莫过于片中主持人欧阳夏丹奇妙而逼真的情景穿越,“一镜到底”让每一集当中的每一个场景都串联得平稳流畅,奇妙而逼真。“一镜到底”的使用,可以让观众在一个长镜头里体验不同城市、不同国家间场景的流畅转换,它是电影、纪录片中的常用的长镜头拍摄手法。与其他多镜头的蒙太奇剪辑手法不同,“一镜到底”以摄像机不间断对不同场景进行完整记录,对人物、场景调度和衔接具有很高的要求,一般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很少应用。在《远方的包裹》一集中,欧阳夏丹在杭州保税物流中心拆开从泰国曼谷物流过来的乳胶枕头,在介绍乳胶枕头的时候从物流中心的仓库毫无征兆地走进了泰国的乳胶枕工厂车间,在介绍到乳胶枕耗费的橡胶量时,她又穿越到泰国尖竹汶的一片橡胶林里。在介绍今夕海上丝绸之路海运对比时,欧阳夏丹从一艘仿古的商船甲板上走进船舱,继而从另一侧舱门走出去,走出船舱后则来到了忙碌的青岛港。如此顺畅的跨区域的场景转换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感知到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愈加现代化和紧密化的经济贸易往来,从今夕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中感慨“一带一路”这一宏伟战略对沿线各国产生了巨大的现实意义。

2.庞大而精确的数据呈现。“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三大洲,地理跨度大,沿线各国间的沟通交流涉及经贸、文化、交通、旅游等方方面面,且往来方式各有不同,加之,“一带一路”是2013年由国家主席习近平最早提出的战略构想,相关方面的数据库建设仍在不断加强和完善中,这些都为数据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创作团队跨行业、跨领域地整合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资委、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数据库、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海量数据,并与业内专家、学者和一流的数据处理公司合作,对1亿GB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比对和整理,揭示出了“一带一路”沿线众多不为人知的事实和逻辑,为这一伟大思想体系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注脚。①数据新闻的海量数据只是基础性的,能否做到精准的相关性比较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港口网的五位数据分析员用21天的时间对120行的全球航运数据进行筛选提取,发现在过去一年里途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船数量增加了14.6%,而2014年全球航运总量仅增加3.8%,如此精确的数据对比,更能凸显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运往来愈加频繁,命运共同体的趋势更加明显。

3.细腻的社会关照和人文关怀。《数说命运共同体》共七集,分别以贸易、基础设施、文化、能源、农产品、人员交流、产能合作七个方面为主题,运用生动的数据充分说明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多领域交流合作的成就,进而找到沿线各国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彼此需要的真实逻辑。节目所选取的经济行业、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动态等方面都是当下发展最迅速、对国家经济发展结构最能起调整改善作用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以更合理更长远的产业布局、经济结构、社会和谐、文化交流串联起“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发展对沿线国家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带动作用。新闻中选取40多亿普通百姓的生活细节来呈现,比如中国5000年前的发明与印度最新服装时尚的联系,中国的一个面包和哈萨克斯坦的一张馕的关联、东莞举家搬迁的生产线与孟加拉吉大港工人的平均工资的关系等。②从一个人的生产生活延伸到沿线几十个国家间的密切往来,由点到线到面的逻辑视角讲述“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异域他乡普通个人的生存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由此体现了细腻的人文关怀,改变了以往央视《新闻联播》中严肃、正式的新闻报道方式,这种更人性化的表达方式显得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三、结语

央视除了制作如此宏大主题的数据新闻外,也生产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专题性电视数据新闻。比如甲午马年春节前夕,央视大数据电视新闻报道“数据说春运”系列打头阵,首先亮相《晚间新闻》栏目,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随后,央视又在春节、“两会”、清明假期等重大新闻时间节点上推出了“数据说春节”“两会大数据”“大数据看出行”“据说清明”“清明时节人们去哪”等系列报道,积极探索电视媒体大数据新闻的创新模式,开创了国内电视媒体大数据新闻之先河。③

央视《数说命运共同体》节目是在大数据浪潮冲击下以国家发展战略的宏大背景制作推出的电视数据新闻的经典之作,其制作理念和技术、叙事手法和角度、逻辑关系呈现都为以后电视数据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参考蓝本。同时也可预见,在大数据战略的指引下,新一代媒体人将对数据新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以创新的意识和变革的勇气开发大数据价值,不断丰富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普及,实现数字信息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融合与发展。

注释:

①丁雅妮.用新闻穿越“一带一路”——解密央视新闻频道特别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J].新闻与写作,2015(11):75-77.

②《数说命运共同体》构建一带一路新知体系.东莞光明网. http://news.sun0769.com/national/zh/201510/t20151004_58 75610.shtml#p=4.

③徐琦,宋祺灵.国内电视媒体新闻大数据新闻的实践探析——以央视新闻为例[J].新闻界,2014(14):47-50.

(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与共
命运的更迭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命运秀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