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生存空间的新广播

2016-04-11策划张海霞宫承波

视听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生存空间方言策划

策划:张海霞宫承波

主题策划

拓展生存空间的新广播

策划:张海霞宫承波

无论从媒介发展的历史还是从曾经的影响力来看,陪伴人们近一个世纪的广播媒体都可谓媒介中的“老字号”了。传播速度快、感染力强、覆盖面广等优势使它一度成为大众媒介的首选,构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但是,电视的诞生给予了广播沉重的一击。而就在其未得有喘息之机时,互联网又迅速崛起,以其高互动性、实时点播等特性横扫了广播的受众市场,使其陷入新的危局。广播被推向变革的风口浪尖。

广播真的失去生存空间了吗?

从“一广独大”到后来交通广播、音乐广播的风生水起,广播经历了由综合台向类型台、专业台的转型和变革。互联网兴起后,车载收音机、播客、网络电台、微电台等一系列新的广播形式也为传统广播媒体注入了活力。我们乐见,媒介格局的巨变一方面给广播带来了巨大冲击,但与此同时,它也以崭新的媒介技术、多元的媒介形态、更高级的传受关系形式等等重塑了广播,尤其是在媒介融合潮流的促动下,传统广播正逐渐拓展其固有的生存空间,向新广播迈进。

本组专题文章即立足于当前的媒介发展环境,对广播的生存空间进行了专门探讨。一方面,探讨传统广播的新面貌:有的从媒介运营角度,以广播媒体的听觉传播特征为核心,探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趋势加速的背景下,传统广播媒体如何抓住“声音”这一本质特性,创新性地建设自身的新媒体平台;有的从具体节目角度,通过对改版后的央广《新闻纵横》进行内容、风格、推广手段上的多重分析,探索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策略。另一方面,也探讨传统广播的新的发展方向:有的针对当前略显“弱势”的对农广播,探讨其如何在细分受众与频率专业化、适位受众与节目对象化、“一对一受众”与主持人专家化三个层次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创新发展;有的将目光对准相对“冷门”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从为民族聚居地区受众提供信息、传承文化、展示民族特色和增强民族认同等角度分析其独特价值;还有的则聚焦于新媒体时代听众多元需求下的方言广播,以陕西秦腔广播“西安乱弹”为例,从打造品质精良的特色方言节目、开拓时尚便捷的新型传播渠道两大方面,探讨了当前方言广播节目的优化策略。

(张海霞系广西广播电视报社副总编辑、《视听》副主编;宫承波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生存空间方言策划
方严的方言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转换性使用”原则的分析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生存空间探索
本期策划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