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拙与藏晖

2016-04-08羽戈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殊途自警笨人

○羽戈

守拙与藏晖

○羽戈

近代英杰中,以笨著称的人物,实属罕见。在曾国藩的家乡湖南湘乡,流传着一则笑话:有一次,小偷到曾家偷东西,正碰上曾国藩秉烛夜读,一篇短短的文章,曾国藩朗诵了许多遍,硬是背不下来,小偷本想等曾国藩睡着了再下手,等到半夜,见他还在背书,不肯睡觉,实在忍无可忍,跳出来叫道:“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曾国藩在回复宋子久的信中云:“吾辈读书人,大约失之笨拙,即当自安于拙,而以勤补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卖智,而所误更甚。”总结其意思,一是守拙,二是补拙。曾国藩守拙,表现在读书上,“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再说军事,曾国藩的兵法,有“呆仗”之名,如湘军攻城,从不求速成,而坚持持久战,以围城为主旨,天天挖壕沟,硬生生把敌人困死,待敌人弹尽粮绝,不得不弃城出逃。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讲,即“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钝拙的曾国藩讲究守拙,聪明的胡适则讲究藏晖。胡适曾以藏晖为室名;他与周作人通信,落款曾署名藏晖。1955年11月26日,胡适复信胡光麃,解释“藏晖”的由来——“老兄是绝顶聪明人,总未免锋芒太露,未免得罪人。这是聪明人很难避免的灾祸。我在十八九岁时,就取李白诗‘至人贵藏晖’之意。取‘藏晖’为室名,欲以自警。”依我体悟,胡适藏晖的最大意义,不在于隐藏聪明,与世浮沉,而在于不以自己为聪明,即不认为自己掌握了绝对真理与正义、自己的主张为“绝对之是”,从而不容他人匡正。胡适晚年曾对胡颂平说:“凡是有大成功的人,都是有绝顶聪明而肯作笨功夫的人,才有大成就。”就此而论,守拙与藏晖,笨人曾国藩与聪明人胡适,殊途而同归。

(雨人摘自《月读》)

猜你喜欢

殊途自警笨人
涵养行举自醒的自觉
辽宁省图书馆藏宋刻珍本《自警编》考论
月经怎么不来了 “同归”但“殊途”
笨人吃盐
殊途——香格纳画廊20 周年特展
十年骄傲,殊途两茫茫
殊途何以同归:解题教学的一种追求
三字经
只骗聪明人
只骗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