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处理措施与防治方法

2016-04-08

山西建筑 2016年14期
关键词:加固裂缝

鲁 晓 玲

(山西省贸易学校基建科,山西 太原 030012)



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处理措施与防治方法

鲁 晓 玲

(山西省贸易学校基建科,山西 太原030012)

摘要:探讨了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产生原因,从裂缝修补与加固两方面,论述了混凝土板裂缝的处理措施,并提出了混凝土板在设计及施工中的裂缝防治方法,从而提高现浇混凝土板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板,裂缝,加固,修补

1概述

由于混凝土收缩、设计不合理、应力集中、模板支架变形、水泥安定性不合格、钢筋锈蚀、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养护不到位、地面改造等原因,现浇混凝土板易产生各种形式、各种形态的裂缝。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可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两种。

根据GB 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的有关规定,当现浇混凝土板出现以下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裂缝时,应对裂缝进行处理:

2)正常湿度环境下,混凝土板因温度、收缩等作用产生裂缝,最大裂缝宽度大于1.05 mm,且已显著影响结构的受力;

3)高湿度环境下,现浇混凝土板的受力主筋处产生弯曲裂缝,且最大裂缝宽度大于0.40 mm;

4)高湿度环境下,混凝土板因温度、收缩等作用产生裂缝,最大裂缝宽度大于0.60 mm,且已显著影响结构的受力;

5)现浇混凝土板产生剪切裂缝;

6)现浇混凝土板产生沿主筋方向的锈蚀裂缝,且最大裂缝宽度已大于1 mm或主筋锈蚀已导致现浇混凝土板掉落或混凝土保护层已严重剥落;

7)混凝土板受压区混凝土有压坏迹象。

本文对现浇混凝土板的各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介绍了控制现浇混凝土板产生裂缝的方法,以供参考。

现在不少清洁剂虽然价格越来越贵,去污作用也越来越强,但是对手部皮肤的脱脂能力也很强,刺激性也随之增大了。所以在购买类似产品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最好选择植物表面活性剂为原料的中性配方的清洁剂。

2处理措施

由于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处理方法与裂缝的类型、类别、产生原因、最大裂缝宽度、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使用条件等有关,故当现浇混凝土板产生裂缝后,首先应由有资质的单位对上述内容进行现场勘验,并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鉴定。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

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可采用裂缝修补和加固两种处理方法,各处理方法简述如下。

2.1裂缝修补

对非受力裂缝,根据现浇混凝土板的最大裂缝宽度,可采用表面封闭法、注射法、压力注浆法和填充密封法等四种裂缝修补方法,各方法的适用范围如表1所示。

要的功能是修复混凝土表面的细微缝隙,保证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6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保证混凝土固化工程中处在一个合适的湿度和温度的环境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保证混凝土固化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在进行养护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塑料膜加草垫的方式来进行温度和湿度控制,并且根据天气状况和养护时间来进行合理的调整,制定最优的养护方案,保证养护工作能发挥其应用的效果。

4结语

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不断的开始建设,水利工程质量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利益,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保障水利工程质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水利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与安全,为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陈彦平.浅谈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科技与企业,2012(23):36-38.

[2]张广盛.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5):45-47.

[3]唐红,黄孝敏.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浅谈.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1):112.

通过修补裂缝,对开裂的混凝土板可实现改善其外观、保持其完整性、恢复其使用功能、延长其使用年限、消除使用者心理压力等目的。对于因混凝土板承载力不足而产生的受力裂缝,由于混凝土板的承载力与混凝土板的厚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配置、使用条件等因素有关,故对于混凝土板的受力裂缝,不能仅通过裂缝修补来恢复开裂混凝土板的承载能力。

2.2裂缝加固

当现浇混凝土板因承载力不足而产生裂缝时,根据GB 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可采用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等方法对现浇混凝土板进行加固。各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简述如下。

2.2.1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

适用范围:1)被加固的混凝土板,其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结强度不得低于1.5 MPa;2)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3)被加固的混凝土板,其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 ℃。

注意事项:1)粘贴在混凝土板表面上的纤维复合材,不得直接暴露于阳光或有害介质中,且其表面应有防护措施;2)加固时应卸除或大部分卸除被加固混凝土板上的活荷载;3)加固后混凝土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不应超过40%,以控制加固后混凝土板的裂缝宽度和变形;4)纤维复合材应延伸至板端,纤维复合材的端部应设置横向压条,且应在纤维复合材延伸长度范围内再均匀布置1道~2道横向压条。

2.2.2粘贴钢板加固法

适用范围:1)被加固的混凝土板,其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结强度不得低于1.5 MPa;2)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3)被加固的混凝土板,其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 ℃。注意事项:1)粘贴在混凝土板表面上的钢板,其表面应有防锈蚀措施;2)加固时应卸除或大部分卸除被加固混凝土板上的活荷载;3)加固后混凝土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不应超过40%,以控制加固后混凝土板的裂缝宽度和变形;4)钢板应延伸至板端,钢板的端部应设置横向钢压条,且应在钢板延伸长度范围内再均匀布置1道~2道横向钢压条。

2.2.3增设支点加固法

适用范围:用于抢险工程及对外观和使用功能要求不高的混凝土板。注意事项:1)增设支点加固法是通过在被加固混凝土板底新增设支承结构以减小被加固混凝土板的跨度或位移,最终实现改变被加固混凝土板不利受力状态的目的。故采用该方法对混凝土板进行加固后,被加固混凝土板底新增设的支承结构将影响使用空间;2)根据是否考虑被加固混凝土板和支承结构的变形,增设支点加固法可分为刚性支点加固法或弹性支点加固法两种方法,加固时应根据被加固混凝土板的构造特点和工作条件选择具体的加固方法。

2.2.4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适用范围:新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不符合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时的返工处理,既有工程中混凝土板受火灾影响、环境腐蚀以及人为破坏后的修复。

注意事项:1)加固效果取决于新浇混凝土与非置换部分混凝土的界面处理效果;2)置换混凝土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支顶措施,且置换工作应在完全卸荷的状态下进行;3)置换既有结构的旧混凝土时,应在原混凝土板混凝土粘合面涂刷结构界面胶,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协同工作;4)置换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高于原设计强度等级,且不应低于C25;5)非置换部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其实测结果不应低于原设计强度等级。

2.2.5增大截面加固法

适用范围:被加固的混凝土板,其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3。注意事项: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或混凝土内部不密实时,应先置换有缺陷部位的混凝土,再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对混凝土板进行加固;2)加固混凝土板时,应在原混凝土板表面打毛后,采取涂刷结构界面胶、种植剪切销钉或增设剪力键等措施,以保证新旧混凝土共同工作;3)加固时应采取措施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混凝土板上的活荷载。

3防治方法

为避免现浇混凝土板产生裂缝,可从材料、设计、施工等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混凝土原材料中应尽量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并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合料,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2)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粗骨料必须是连续级配,以提高其可泵性;3)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细骨料应优先选用中砂,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性;4)在结构构造设计时,应考虑混凝土收缩和变形的影响,在易产生温度收缩裂缝的部位加强抗裂钢筋的配置;5)适当增加板厚,以提高混凝土板的抗弯刚度,减少挠曲变形;6)采用地暖的楼盖,采暖设施与楼板之间宜设置隔热层;7)大体积混凝土或表面积较大的混凝土板,宜选用较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8)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宜采用分片浇筑、分层浇筑或分段浇筑的施工措施;9)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早期养护不宜用冷水直接冲淋混凝土表面;10)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坍落度,坍落度超标的混凝土严禁使用;11)在混凝土初凝前,应采用平板振动器进行二次振捣;12)在混凝土终凝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压;13)板内预埋的线管应设置在混凝土板的中间部位;14)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宜采取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快速降低的技术措施。

4结语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现浇混凝土板一旦产生裂缝,易引起相邻纠纷或经济纠纷,故应从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当现浇混凝土板产生裂缝后,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裂缝的评价结果,结合现场条件,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有助于保障安全、化解矛盾。

[1]CECS 293∶2011,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

[2]GB 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3]GB 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4]JGJ/T 317—2014,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

Analysis on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Yang Lixin

(HenanFirstWaterConservancyEngineeringBureau,Zhengzhou450000,China)

Key words: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mass concrete, tensile strength, casting temperature

Abstract:In view of the reason of mass concrete cracking in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pecific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from the concrete mixture ratio design,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pouring, tamping, curing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mass concrete,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14-0093-03

收稿日期:2016-03-05

作者简介:鲁晓玲(1962- ),女,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加固裂缝
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与应用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完美“切割”,裂缝之谜
地球的裂缝
CFG桩在复合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船闸靠船墩套箱加固施工方案
东北农业大学校史博物馆改造工程结构抗震分析及调整
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