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西方园林差异

2016-04-07何爱平

四川建筑 2016年4期
关键词:园林建筑园林建筑

何爱平

(四川省绿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东西方园林差异

何爱平

(四川省绿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园林建筑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综合性极强的一门艺术,它融合了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凸显着各个时代的文化标志,进而反映出各国人民的丰富思想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文章通过探讨东西方园林的差异,从而认识东西方文化、思想、技术上的差异,以小见大、互相影响学习。

东方园林;西方园林;特点;差异

1 东西方园林的首要区别在于主体建筑思想的差异

1.1西方园林

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直到15~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他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栽直行树。直线几何图形成为意大利园林的又一个特征。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代表,法国人在16世纪曾效仿意大利园林,到了17世纪,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西方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皇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

1.2东方园林

古代东方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尼罗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长江诸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都在园林艺术方面有巨大成就。古代西亚也有花园,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十分强盛,国王尼布甲里撒二世为他的妃子建造了巴比伦空中花园。这座花园早已毁灭,但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博和狄奥多罗斯对它作了记载。据说,该园建有不同高度的台地,越往上的平台越小,每个台层都有石拱廊支撑,并且种植各种树木花草,顶部设有提水装置,用以浇灌植物。远处观看,它宛如空中花园,故人们称之为“架空花园”或“悬空花园”。古代西亚园林被称为世界三大园林系统之一,与古希腊、中国园林相比较,西亚园林的辉煌时间较短,对后世的影响较小,现今对它的研究也不够。古代印度对世界文化有卓越贡献,园林艺术也很有特色。公元7世纪,中国的玄奘到印度曾见过一些花园。

中国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郊野园林。这四种园林虽然相互交织和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其中还是以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的地位最为重要,艺术造诣也最为突出。皇家园林的地位显赫、规模巨大、气度非凡;私家园林的卜筑自然、诗情画意,构筑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史的活丹青。在江南其它地方和北方地区,至今也保存着一些著名的园林,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就是北方地区最著名的园林。

2 东西方园林的最大区别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形式

东方园林艺术是文人、画家、园丁、工匠们创造自然园林和自然利益的一种追求,这也是东方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东方园林大多由不规则平面的自然景观为主体景观组成,建筑装饰和设计则以创建文化品味的不同类型为主要形式,通过植物景观布局、道路的回环曲折,达到自然环境、审美情趣和美丽和谐理想境界的完美结合。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描写大观园精致的景致,正好把中国园林景致的特色较为明晰的展现出来:“只见正门五间, 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往前一望,见白石,或如鬼怪,或如猛兽, 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栏绣槛,皆隐于山,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之属。”

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特征,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西方的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在创建经典的法国宫廷园林时,都遵循了几何形状的美学创建规则,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粹的、人工雕琢的艺术美。园林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线性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的布局轴顺序等,往往是起点高容量大的建筑物严格对称。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园林,园林从属于建筑。

3 东西方园林的另一个显著区别在于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同

在园林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传统中国建筑的园林工程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则以石头为主。在布局上,多数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平面组的布局,西方古典建筑则强调挺拔,突出个体建筑。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突出文化主题,即促进中西部文化融合的。西方园林建筑的主题则突显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调;西方园林建筑艺术风格则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

东方传统的园林建筑体系主要以木结构系统为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抬梁式木构架。抬梁木框架不仅可以组成一间、三间、五间乃至若干间的房屋,还可以组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扇形等其他特殊平面建筑,甚至可以构成多层建筑的城堡和塔楼。城墙是园林结构非承重构件,主要起到分散的作用,由于木材和结构的限制,形状和内部空间相对简单。各种用途的房间布局,始终分解成一个单一的积木数量。每一个单体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并有一定的“地位”,以及与其兼容的“身份”的位置。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表现在建筑结构本身的美化、建筑的造型及少量的附加装饰上。

4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别还可以归结为审美趣味的取向不同

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常常把布局放在追求城市与宫殿、庙宇、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完美统一上,它不像西方非常流行的对称只是追求在园林本身上。中国园林建筑脱胎于传统园林建筑,形式灵活,位置多样,根据使用的需要,可以独立设置,也可用于走廊、墙壁等构成庭院组,建筑空间变化曲折,丰富多彩。在建筑风格的处理方面,突出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倡导儒家所提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中国园林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的园林建筑,大多分散,体积小,集中处理量大,中国的园林建筑非常适合园林布局和景观,通常以景观为基础进行建设,遵循根据需要适时补充的设计理念。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强调“线型美”,园林建筑所采取的木质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要求,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均讲究具有优美的轮廓线和天际线。西方的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由于建筑体积庞大,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的美学原则。

5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别也在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追求严谨的理性。欧洲人自古以来的思维习惯就倾向于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喜欢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这种思维习惯表现在审美上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而对称、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正如古典主义建筑权威大勃隆台所说:“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订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这就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

中国园林景观的内涵“意境”,是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所谓“意境”,意是寄情,境是遇物。情由景生,景由心造,景情交融而产生意境。古人又说:“情与景遇,则情愈深,景与情会,则景常新。”所以“意境”赋予艺术以灵魂,灌注以生气,化景物为情思,变心态为画面,对景观产生意象含蓄,情致深邃,具有飘然于物外之情、玄外之音、画外之境、味外之致的特殊魅力。在审美活动中,高度发挥了意想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心灵创造出比之于实际的景物远为丰富的艺术情趣。在体察感受中,让游者从身入心入情入至神入,心领神会中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提高到深层性崇高的精神世界。这是中国园林艺术传统中的审美心理结构,都是建立在内心境界的基础上的“心物感应”和“兴到神会”的审美价值,而西方园林文化唯独缺乏“意境”这一灵魂的审美内涵。

6 结束语

东西方园林差异明显,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自然与人和谐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扬迭宕的美。如果把西方园林比作油画,那么可把东方的中国园林比作山水画,中国园林比西方园林更加自然化。

[1]王健.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J].安徽建筑,2002(6).

[2]方丰太.论中法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特点的比较[J].福建建材,2008(7).

[3]乔立.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审美特征简述[J].价值工程,2010(8).

TU-098.4

A

[定稿日期]2016-07-10

猜你喜欢

园林建筑园林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唯美的中式园林建筑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清代园林初探
建筑的“芯”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现代园林中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应用解析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