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乡村规划思路的几点思考

2016-04-07罗晓玲

四川建筑 2016年4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乡愁规划

罗晓玲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德阳 618000)



关于乡村规划思路的几点思考

罗晓玲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德阳 618000)

由于乡村与城市的本质不同,乡村规划的思考思路也应该与城市规划相异。在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不断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既保留乡村的乡土气息,又适时发展乡村,让乡村成为支持城市发展的腹地和城市人情感的寄托。基于此,笔者从乡土文化保留、“乡愁”体现、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和强调公众参与4个方面对乡村规划的思路进行了思考。

乡村规划;思路;思考

1 时代背京

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出台,让乡村规划从曾经被忽略的角落一下提高到了国家法定规划层面。层次的骤然提高让许多曾经没有考虑过乡村规划的规划人开始为乡村的发展变化思考,为乡村的规划竭心尽力。如何让乡村更适合现代城镇化的进程和速度,如何提升乡村的生产效果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如何让乡村更美好,都是一度被关心和热议的话题。几年下来,许多乡村都有了自己的规划蓝图,规划画面中的乡村几乎都是道路规整、宽阔开敞,农田阡陌交错、桑田碧海、农房标准有致、排列整齐,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是这样景象的乡村,总有一种不真实、空洞的感觉。乡村与乡村之间是有差别的,无论从物质面貌上还是从精神气息上。乡村应该有乡村本来的面貌,这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无可否定的事实。在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不断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既保留乡村的乡土气息,又适时发展乡村,让乡村真正成为支持城市发展的腹地、成为城市人情感寄托的“大后方”。从这方面出发,从以下4个方面的视角,对乡村规划的思路进行思考。

2 对乡村规划的思考

2.1对乡村乡土文化保留的重视

乡村是我国许多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天地信仰的发源地。现今,流行的观念是乡村的文化只体现在某些古村落、古建筑上,对于一般的乡村则没有文化可重视和保护。其实不然,农耕文化中,古人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了许多因天时、就地利生产生活哲学观,例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代表着人们的生活生产规律因循太阳而产生,体现了人们对天地自然的崇敬。而对于住宅的建设,在乡村世代流传的传统方式是开工之前先“祭土”。在现代人看来,这似乎是搞迷信,其实抛开这其中的“神魔鬼怪”来看,“祭土”其实是对天地尊重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进一步思考和自省的过程,思考这个位置的建房从选址上看是否安全、是否有利于生产生活、是否有利于周围环境。在尽量减少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思考选址是否合理。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这不是迷信,可以理解为一种“祭土”文化,正是有了对天地的敬畏,才能更好的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对于乡村规划而言,这些传统文化都是可以去糟粕留精华地保留和传承的。因此,对于乡村规划,一方面是注重保护体现乡土文化气息的建筑物,从建筑布局、修建方式、材料、局部的装饰等方面考究建筑蕴含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要着重保护有形的和无形的乡土文化氛围和气息。这包含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祭祀方式、传统节庆的庆祝方式、传统的耕作方式,甚至于乡村特有的语言和行为交流方式等,都应该成为乡村规划中文化保留的重点。乡村规划者,要懂得乡村生活方式,要有对天地的信仰,要有崇敬自然的心,才能理解乡村文化,尊重乡村文化,从而真正保护乡村文化。

2.2体现“乡愁”

2013年的冬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于是乡愁一词瞬间火了,乡村规划和重建工作也掀起一片“乡愁”热潮。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体味乡愁,努力在实践中体现乡愁。可是乡愁到底是什么?对于乡村而言,是把乡村原有的田园乡村变成如城市棚户区一样的小区,使乡村变成城市的缩影,是使乡村成为城市人后退逃避的世外桃源,还是使乡村成为城市摆放不下的设施的存放空间。乡愁,到底是谁的愁!

有乡愁的人大概有这几类,一类是农村的人,离开乡村到城市生活工作;另一类是并非农村人,可能祖上是乡村人,现在已经是城市户口的人。这两类人都会有乡愁;还有另一类,同样有“乡愁”,那就是生活在农村的人,为常守乡村而愁。但笔者认为,总书记的“记得住乡愁”的人,主要应该指前两类人。对于乡愁,更多的是因人的记忆而引发的“愁”,记忆中的山水,记忆中的人,记忆中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乡愁是一种对曾经的那份情感的追忆,通过回到农村眼见得画面和景象唤起对曾经一段往事的追忆,于是就有了离开后浓浓的思乡情节,就有了乡愁。因此,有乡愁的乡村,应该是有为人们保留回村的路,保留乡风、回归自然的乡村面貌,塑造宁静、淳朴的乡村环境的乡村。乡村的生长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自然生长过程,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乡村都由自己的特有的民俗,对于规划者来说,能做的不是大刀阔斧的按照城市规划的思想和做法改造乡村,而是在尊重乡村现有布局肌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适应性的提升乡村生产生活质量、增加必要的基础设施,为如何更好的保护乡村现有生态环境提出策略。乡愁,是怀念那个记忆中的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故乡;那里没有城市的繁忙,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是自在悠闲、淡淡韵味的乡村感觉。

2.3有条件地发展乡村旅游

现在提到乡村发展,总会第一时间与乡村旅游联想在一起。仿佛不搞乡村旅游,乡村就无法发展。对于部分有区位条件、有资源条件、有社会条件的乡村,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以“一产带动三产”或“一三产联动发展”,那是条件所致、发展所需,也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乡村旅游容易发展,更容易起到应有的效果;但还有许多地方的乡村,明明在各种条件都不成熟或不具备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时髦,或相互攀比,生拉硬扯地发展乡村旅游,结果往往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换来的却是守“凉亭”的结果。所以,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视条件而异。有些乡村就像天生的美人一样,有天然的发展旅游资的优势,就应该大胆地去发展旅游,带动乡村发展;有些乡村就像需要做满脸外科整形手术才能变成美人的一般人一样,花了钱不说还可能一方面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后期要投入大量维护费用才能保持美好的效果。权衡一番,往往可能得不偿失,又何苦呢?不如做一个如安静、柔和的一般女子般安静、祥和的普通农村,当尽显农村本来宁静朴实的面貌时,它已经是最好的了,那也许就会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大部分的乡村难道就不应该是这样一个普通、安静、祥和的乡村吗?它有春播种的勤劳,有秋收获的繁忙;有房前屋后的菜园,有左邻右舍的鸡鸣犬吠;有设施齐全的当地小农舍,也有集合聚会的公共活动场所;有两尺宽的田埂,也有往来相连的机动车乡道,这就是农村。规划设计者需要做的是帮助现有的农村改善住房条件,而不是一定要划定一个集中区域建设乡村小区;需要的是完善应有的公共和基础设施,而不是把城市容纳不下的工厂安置在这里;需要的是根据当地自然和资源条件改进生产条件,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需要的是改善农村生活卫生条件,营造舒适的美丽新村形象;需要的是适当改造修建乡村道路,既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又营造便利的乡村行走环境,而不是修建城市的宽大马路和方格路网,至此就甚好。

2.4强调公众参与

乡村是村民的居住、生产、生活场所,因此,乡村规划不应该只是由一群城市人为乡村所做的规划,更多的应该考虑原住村民的规划参与性。向村民解释乡村规划的相关情况,调查村民的意愿,听取村民的想法和村民为未来乡村景象的憧憬,都有助于规划形成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乡村。通过集中听取意见、逐户调查、村民代表参与规划全过程等方式,让乡村规划真正实现公众参与。

3 结束语

乡村规划,其实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刻意规划,它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规划。正如乡村与城市截然不同一样,乡村规划的思考方式也应该与城市规划的思考方式不同。乡村的建设,不是将另一个城市搬迁到乡村,乡村有乡村的肌理,有乡村的面貌,我们不仅仅是需要通过保留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来守住对乡村的情怀,我们更希望乡村的原始存在唤起对城市无限发展的思考,对城市发展有所限制,让城市的发展有所敬畏。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M]. 人民出版社,2014.

[2]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李莺莉, 王灿. 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J]. 农业经济问题, 2015(6).

罗晓玲(1979~),女,硕士研究生,讲师,工程师,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的教学与研究。

TU981

A

[定稿日期]2016-03-23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乡愁规划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贵安新区葵林村乡村规划探究
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
回头一望是乡愁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