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2016-04-06甘肃赵正林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1期
关键词:思想

甘肃 赵正林

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甘肃 赵正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

2.下列近代报刊中,将②③归为同一类性质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

A.同为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

B.同属于娱乐性为主的报刊

C.都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

D.是不同时期政府的宣传舆论工具

3.道光帝对签订《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 )

A.近代国家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

4.《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迁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在我国近代史上,在实践中直接运用和发展了这一论调的政治派别是 ( )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改良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农民阶级

5.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6.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男女皆平等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只许订岁月交好之和约而已,行之六十年,则全世界之人类皆无家矣。……全世界之人既无家,则去国而至大同易易矣。”在这里,康有为所要表达的思想主张是 ( )

A.消灭家庭私有制实现人人平等

B.和约婚姻是实现人类平等的基础

C.婚姻与家庭革命是实现人类大同的重要途径

D.男女独立式的婚姻制度将导致全世界的人无家可归

7.严复《法意》(今译《论法的精神》)卷一按语:“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文则通谓之法”。这一按语表明( )

A.西方的“法”与中国的“理”本质相同

B.法治成为中国与西方的共识

C.中国的“理”与西方的“法”相通

D.“法”“理”各异互不兼容

8.“(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 ( )

A.重视道德

B.学识优先

C.思想自由

D.民主科学

9.康有为曾说:“我国向者误于抑末之说……乃惟重租税困辱之。至于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商入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商务安得不困。”据此,他认为应该 ( )

A.大办民用工业

B.提倡实业救国

C.降低出口商税

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0.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11.“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下列人物的观点中最接近材料的是 ( )

A.李鸿章 B.孙中山

C.陈独秀 D.康有为

12.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中山先生认为这种现象是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 ( )

A.中国自古即以天朝上国自居,人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

B.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

C.清政府专制剥夺人民政治自由,人民无从辨识国家问题

D.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使人民彼此猜忌与互斥

13.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这一认识( )

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

14.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 ( )

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

C.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

D.弘扬国粹以凝聚民族精神的理想

15.民国十一年梁启超曾说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这里的“新时期”是指 (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国民大革命时期

16.“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D. 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17.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大兔子: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

B.中兔子: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C.小兔子: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D.三只兔子所倡导的新思想,最终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18.《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白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呈。”这表明《海国图志》 (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第19小题22分,第20题24分,总计46分)

19.(22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走向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新党之思想为反对民族,轻视民权之思想。……彼等思想中之“开明专制”不啻欲为异族君主立万世之基业。故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辄者,则迷信清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救国。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夫西洋之民主主义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而非为民”者是也。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旨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

——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年2月)

材料三 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也深谙西方文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和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维新的进步主张。材料一认为戊戌思想存在局限,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孙中山是如何从理论上解决这些局限的?(8分)

(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民主”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看法在当时出现的思想因素。(8分)

(3)据材料三,归纳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具有的学术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评价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实践。(6分)

20.(24分)表格能将各种信息很好地综合在一起,是我们学习历史很好的一种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概况

地理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数学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物理机械工程邓玉函、王徽译绘《远西奇器图说》天文历算李之藻、傅汎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建筑教堂、圆明园汤若望、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水利技术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欧洲古典哲学

(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例》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徐寿翻译《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甲午战争后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弑父之仇》(莫泊桑著)民国以后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A 5.C 6.C 7.C 8.B 9.C 10.D 11.D 12.C 13.B 14.B 15.C 16.D 17.D 18.D

二、非选择题

19.(1)进步主张:学习西方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度。(4分)阐述: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分)(2)看法:西方以人民为主体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传统民本主义以维护君主统治为本位。思想因素: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洗礼;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8分)(3)学术特点:贯通中西;批判继承与引介相结合。评价:学习西方不断走向深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走向理性、科学。(6分)

20.示例一:信息: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2分)说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西方传教士积极传播基督教与推介欧洲先进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近代以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译书内容先是以西方器物,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继而侧重政治制度,民国以后偏重翻译西方思想文化。(10分)

示例二:信息: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随之变化。(2分)说明:明末清初时,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反映其向中国传播基督教、进行殖民扩张的初衷;近代以来,主持者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19世纪60年代官方译书系统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间译书剧增,体现了救亡图存、强国御侮的时代要求。(10分)

(作者单位:甘肃省积石山县积石中学)

猜你喜欢

思想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聚焦补集思想的应用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递推思想及其应用
学思想 悟思想 用思想
把握转化三要素 有效渗透转化思想
聚焦补集思想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