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审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016-04-06江苏韩国军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1期
关键词:史观资本主义工业

江苏 韩国军

多维度审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江苏 韩国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贯穿了中国近代的始终,其时间跨度之大,发展历程之曲折,原因影响之复杂,高考关注度之高,令广大莘莘学子倍加重视同时也倍感苦恼。如何进行有效复习呢?

【结构图解】

【图解原因】

1.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在两座大山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见图1),只要这两座大山存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得不到健康的正常的发展。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这里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和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都属于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的削弱,正如图2所示,当本国封建势力这座大山遭到削弱时,民族资本主义这棵小树的发展空间就广阔得多了,从而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3.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之后,压迫和束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两座大山情况怎样呢?我们先来看本国封建势力,首先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其次,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以及当时“实业救国”的思想,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这些都说明本国封建势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再来看外国资本主义,这个时期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再加上群众性的反帝斗争,都说明帝国主义这座大山遭到了严重的削弱。如图3所示,“一战”期间,当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这两座大山都遭到削弱时,民族资本主义这棵小树就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即所谓出现“短暂的春天”。

4.日益萎缩并陷入绝境: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形成官僚资本主义,此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如图4所示,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在抗日战争时期遭沉重打击并日益萎缩;解放战争时期萎缩并陷入绝境。

【多元史观】

新课程之下史观呈现多元化,包括唯物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或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下面简要运用多元史观解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主要史观理解和认识革命史观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又有革命性;另一方面中国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一系列革命和斗争,贯穿中国近代始终文明史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促进中国由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变在经济领域的重要表现,是中国迈进近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全球史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是西方工业文明影响的结果。一方面列强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另一方面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曲折发展与世界市场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近代化史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机器化、工业化、市场化生产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而且促使其政治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掀起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民主化、法制化)和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民主化、科学化)社会史观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以及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纵横联系】

1.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难以独立发展; 始终不占主导地位;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作用:

(1)经济:新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改变了经济结构,推动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壮大,领导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为中共的诞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3)思想: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为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促使中国民众的生活观念和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2.西方经济危机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一方面造成中国经济大恐慌,促使中国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另一方面也给中国民族工业在人才、设备、市场等方面以发展机遇,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造成中国经济大恐慌,促使中国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从而形成官僚资本主义。

【规律认识】

1.总结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一二三四”

(1)“一个联系”: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与世界史的进程联系起来。从世界历史发展角度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与世界连成一体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向世界开放和近代化的历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世界历史工业文明的影响推动的产物,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2)“双重个性”: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既遭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又对其具有依赖性,所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具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3)“产生的三个原因”“三次发展机遇”和“三大障碍”

①产生的三个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

②三次发展机遇: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西方经济危机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机遇,得到了较快发展。

③三大障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4)“四个发展阶段”:“春”“夏”“秋”“冬”

①“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夏”: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

③“秋”: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④“冬”: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的启示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西方工业文明影响的结果;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作为新的生产方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有机会就会发展(善于抓住国际机遇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战略);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一方面发展艰难,另一方面亦说明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列强的侵略,说明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国家富强的政治前提。

【经典例析】

例1.(2015·江苏卷·8)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 47 1918 1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年代进口火柴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解析】1911年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但不会“直接导致”1914—1915年工业发展,其直接原因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故A项错误;表中1917年、1920年的数据反映了“递减影响着……的递增”,但其他年份华商投资额的增幅是下降,而非“递增”,故B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使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这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故C项正确;1915年为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1920年”,故D项错误。

【答案】C

例2.(2015·四川卷·7)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 )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根据题干中“1935年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这一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开始制定出了对国民经济建设进行计划指导的政策,这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相符合,故①正确;1935年中国仍然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然处于列强的压迫之下,故②错误;1935年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制,有利于对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进行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故③正确;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制,有利于官僚资本的膨胀,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考点精练】

1.下图展示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 )

A.图中B出现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有关

B.图中C-D出现的最主要影响是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图中D-E出现的外因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图中G-H出现的内因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指数为100)。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解读,正确的是 ( )

1936年1937年1938年棉纺织业100 81.7 69.8面粉业100 77.5 72.5机器业100 99.6 56.0各业平均100 85.5 74.9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因国民政府工作重点提高外交地位所致 ③面粉业、纺织业发展最快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图是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选自《剑桥插图中国史》)。你认为出现图示购买力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国民党发动内战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国民政府经济政策

D.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答案】1.B 2.D 3.C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史观资本主义工业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工业人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