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命题视角科学解答新课标历史高考题

2016-04-06山东李海东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1期
关键词:命题材料

山东 李海东

以命题视角科学解答新课标历史高考题

山东 李海东

如何科学地解答历史新课标高考题是所有考生备考时都需要重视的问题,平时费事、考试费时,得分率低等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在思考分析时审题不准、不得要领,甚至弄反了题意。为了提高审题能力,减少失分,有的从考试说明入手,有的从高考试题入手,有的分析教材以获取灵感,有的从解题方法中寻求窍门……但事实上,只要学生站在命题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能事半功倍。下面将就如何站在命题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加以说明。

一、抓住命题人的立意去分析

立意就是命题的指导思想。高考命题着力考查主干知识和热点知识,充分发挥试题正确的导向作用,严格依据《考试说明》,不超纲,难度适中,提供的材料合理、有效。

例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窜定,又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自《明皇大政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述相权变化的过程。

(2)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是政权机构的三个原则,请以三省六部制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评价唐朝、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呈现一种什么趋势?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国历代对丞相态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命题视角分析:

1.该题之所以以“相权”为切入点来考查中央集权制,是因为课标中明确要求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并且要求“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加强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该知识点之所以以材料题的形式命制,是为了体现课程目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材料一的命制,以教材为依托,将基础知识加以形象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4.第一问命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多种途径(示意图、文字资料等)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重要的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

5.第二问、第三问的命制,既想培养学生综合、归纳、概括能力,又要考查“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的过程。”和“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6.第四问的命制,意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7.该题补充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意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答题思路,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材与课标的关系。

8. 关于“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设问,是课标的重点,但教材没有明确的表述,只在活动建议中提出,意在考查教师是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以达到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弄明白了以上的命题意图,你的审题会是准确完整的,你的答题思路会是清晰而快捷的,你的作答会是和参考答案相吻合的,请同学们一定要站在命题人的视角上来思考历史主观题。

【参考答案】(1)秦朝设丞相一职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唐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明朝废除丞相,皇帝直接掌管六部。

(2)三省六部制,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各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形成完整严密的官僚机构体系,既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3)同: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异:唐朝将君权与相权协调,发挥其参政辅佐的作用;明朝将二者对立,取消相权,以确保君主的绝对权威。

(4)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影响: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官场守旧、腐败日益严重;后期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在历史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征。

二、根据命题的基本要求去审题答题

命题的基本要求有:

1.题型要多样:一般来说,就题目的开放与封闭而言,封闭型和开放型或半开放型的题也是要根据试题的测试功能和意图作出选择。就提供的材料来说有纯文字、图表、文学作品,包括诗词、漫画、海报、歌谣、音乐作品甚至是出土文物等,只有背景材料的多样性,才能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2.设问要科学:命题者站在学生的角度,要求回答什么,心中有数,切忌大而空;设问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一道题假如是三问,第一问要求根据材料进行概括,那么其他小问就不宜还是概括材料。同样问原因、背景等也是这个道理。而且各小问之间要有梯度,不需要思考的简单发问应尽量避免。

3.答案要精准:试题命制好了,必须有参考答案及赋分。答案要科学,语言要精练、准确。

例2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复兴之路》通过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共和是否决不能行于我国,此非可以空言折人之口,必有待于他日之试验,此勿深论。然问国家之弊,及于前清时代,不行政治革命,庸有幸呼?欲行政治革命,而不先之以种族革命,为道果克致呼?……夫谓共和不能行于中国,则完全之君主立宪,其与共和相去一问耳。……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既认为可以行君主立宪之国民,自应认为可以行共和之国民。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5月7日)

材料二 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阵地,借以反对城市进攻农村凶恶的敌人,借以在长期战争中逐步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在这种情形下面,由于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由于中国土地的广大,由于中国的反革命营垒内部的不统一和充满矛盾,由于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这样……中国革命有在农村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 2011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出席中央党校开学典礼并讲话,他指出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党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也世所罕见。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两种救国方案实际上师从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梁启超的抉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90年来,党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主要表现为哪三件大事?并分别简述其意义。

【例题解析】本题的立意是新的,从材料的选择、设问的布置、答案的组织均是恰当的,以中共十八大召开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活动为背景,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为切入点,这是一种新的视角。

【参考答案】(1)日本 美国。变化:从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到认可共和革命。

(2)核心思想:中国革命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由:敌人力量在城市强大;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土地广大;反革命营垒不统一;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

(3)大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三大改造;进行改革开放。意义: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中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

三、抓住命题人故意让你失误的“小心眼”去答题

历史学科《考试大纲》和各版本高考考试说明都明确了“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命题理念。命题者往往巧妙地将这些材料加以“伪装”和“加工”,以一种崭新的形态出现,借以扰乱考生的视线,让考生不自觉地陷入其中难以自拔。由于大多数考生对高考命题意图及技巧缺乏足够的了解和体悟,在信息的获取中,失误连连,一错再错,痛失考分。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一失误呢?

1.忌“望文生义”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特别是很多字词古今的含义差别很大。命题者一般会利用考生这一知识储备漏洞及大脑思维的习惯性,以古今字词含义的差异性为试题的切入点,给考生正确解题制造一点点人为的障碍,打考生一个措手不及。

例3 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

【例题解析】该题中的“封建”之含义应该解读为“封邦建国”,即分封制。而不是“封建社会”中封建之含义,实际上“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才引入中国的。但考生由于对“封建”一词古今之意不分,又受自身惯性思维的带动,导致思路混乱,无从作答,此为“望文生义”之误。

【参考答案】统治阶级在西周由市习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2.忌“断章取义”

在命题的过程中命题者一般会用省略号省去一些无用的信息,这就使一段相对完整的材料被人为地分成两段,命题者虽无主观上的故意与刁难,却在客观上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学生对材料的整体认知,造成理解的“陷阱”。

例4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例题解析】D 该题如果学生把解题目光聚焦在“俱列六部之上”,就容易犯“断章取义”之误。正确的思路应是从整体把握引文的核心意思,把“不得专制诸司”与“俱列六部之上”放在一起解读,然后紧扣题旨进行筛选,就可以得出“俱列六部之上”的真正含义是:内阁的地位在六部之上,但并不是其下属机构,两者之间不是隶属关系,它们都只对皇帝负责。

3.忌“一叶障目”

高考命题一般会适度的引入一些新史学成就,而这些新史学成就可能会和考生的已有认知产生一定的冲突。命题者会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不着痕迹的对其加以利用,借以扰乱考生的视线,给考生解题带来一定的麻烦。

例5 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 )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

【例题解析】D 该题材料中明确提到“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且最后的提问方式“这场运动主要倡导……”,很容易将学生引入的“歧途”,一叶障目,只看到五四运动。而分析整个材料,考生才会发现这个五四运动是一个大概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4.忌“张冠李戴”

高考的特殊性决定了试题命制的原创性以及史料来源的原始性。命题者会借助这一特点而善加利用,引用的史料虽避免出现晦涩难懂的材料,但却在内容的表述上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给考生造成语言阅读上的障碍(特别是文言文)。如果考生连材料都没有读懂、读通,正确获取有效信息就只能是“空中楼阁”,以致一些考生误读材料,犯“张冠李戴”之误。

例6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例题解析】C 从命题的角度来说,历史学就是史料学,就是要通过冗长的史料,来考察考生能否读懂这段史料,能否理解其中的意思,能否找到材料的关键词,其中包括有效的答题信息,也包括迷惑考生的无效信息。该题史料中王阳明强调的是异业通心或同道说,即四民业不同但各自尽心于本业,则可以达到通道的境界,符合其“致良知”的心学思想。但材料中的“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的文字表述,很容易让考生掉入重农抑商、工商皆本这一古代经济政策的“陷阱”中。

在高考复习中通过对高考试题命制人思维的研究,可以提高复习的实效性,也有利于整合教材知识,强化对重点问题的掌握,提高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和归纳能力,尤其是概括和归纳的规律性知识,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高考中自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栖霞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命题材料
焊接材料
我喜欢自己命题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2011年“秋季擂台”命题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