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必修二重要概念解析

2016-04-06广东曾凡亮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1期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自由主义本题

广东 曾凡亮

历史必修二重要概念解析

广东 曾凡亮

在高中的历史复习和考试中,学生概念不清,是导致学生做题丢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里,本人将结合教材重点解析历史必修二中的部分重要概念,结合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力求将这些概念讲透,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高考。

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初步具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欧洲,资本主义萌芽诞生在14—15世纪的意大利,在中国则主要诞生在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地区。其主要特点有:有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工场主(或包买商),有没有生产资料的自由劳动力并且他们之间形成了雇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例题:清代中叶,苏州地区共有130多种行业成立行会,或建立会馆和公所,且都在官府备案,并将其行规以及有关营业的重要事件,铭刻碑记,以资信守。这反映出当时( )

A.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解析:此题容易选成B。但只要注意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关键点在于雇佣劳动,本题没有提及雇佣劳动,故而B选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D。

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对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例题:(2008·上海卷·26)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 )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

解析:只要掌握垄断的含义很容易得出答案为B。

自由贸易(Free Trade):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本国进出口商品各种优待和特权,对进出口商品不加干涉和限制,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市场上自由竞争的贸易政策。它是“保护贸易”的对称。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和关税制度,而是根据外贸法规,使国内外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平等地位,展开自由竞争与交易,在关税制度上,只是不采用保护关税,但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仍可征收财政关税。在历史上,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优势,曾经是自由贸易的典型国家。

例题:(2010·安徽卷·21)下表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

1914年欧美主要国家平均关税率

国家百分比国家百分比英国0俄罗斯38德国13意大利18法国20美国(1913)30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解析:本题只要理解自由贸易的含义及主要代表国家,很容易结合题目得出答案为A。

官僚资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是政治不民主、经济不发达的产物。在中国,洋务运动是官僚资本的源头,最兴盛的时期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以后。官僚资本主义成为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和近代中国进步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近代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之一。

例题:(2013·安徽卷·15)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解析:本题容易错选为C。但只要理解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就知道抗日战争后才是官僚资本主义的膨胀时期,C项错误,答案选B。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

例题:(2007·广东卷·19)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年份1840 1870 1900 1920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2 14.8 8.4 7.1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只要掌握工业化概念,知道工业化的主要表现之一就在于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人口比重上升,解释题目的时间是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可以得出答案为A。

自由主义经济学:提倡市场机制,反对人为干涉经济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亚当·斯密宣扬“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对经济自由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自由经济”思想是斯密整个经济学说的中心。经济自由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是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主张。 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经济自由主义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经济自由主义者并非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并非一概反对政府的作用。

例题:“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的这一观点重在( )

A.肯定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合理性

B.强调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

C.分析重商主义思想对中世纪规则的突破

D.强调工业革命对自由主义的促进作用

解析:本题容易错选为C。但只要理解重商主义的实质是政府扶持和管制商业的发展,自由主义的实质是反对人为干预,主张自由竞争,很容易就可以选到正确答案D。

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建立在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流的经济学指导思想,70年代“石油危机”后,西方国家出现“滞涨”现象,凯恩斯主义逐渐退出主流地位。凯恩斯主义注重政府对经济的刺激和拉动,从短期来看,能有效拉动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会导致市场调节敏感性的降低,大规模基础建设对经济的拉动也会下降,会导致信用的不断扩张和债务的不断累积,一旦信用和债务链条断裂,就会引发经济危机。

例题: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

A.促进经济发展,确保一战胜利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解析:本题易错选为C。只要理解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采用扩张性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就可以看到材料的做法正好与之背道而驰,应该是为了克服凯恩斯主义而带来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故而正确答案为D。

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围绕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南北双方的经济合作等问题所进行的谈判和斗争。因发展中国家多在南半球,习称“南方”,发达国家多在北半球,习称“北方”,故名。

例题:(2008·上海卷A·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分别指 ( )

A.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达国家间对话

B.发达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D.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对话

解析:本题只要理解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南北分别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即可做出。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凯恩斯主义自由主义本题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今天是几月几日
需求管理理论
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