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保护区科学有效巡护管理浅议

2016-04-05黄立刚王卫东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物种

黄立刚,王卫东

(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安康 725600)



自然保护区科学有效巡护管理浅议

黄立刚,王卫东*

(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安康 725600)

本文主要阐述了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的意义、目的,并根据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了有效开展巡护管理的的综合措施。

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意义;有效措施

我国幅员辽阔,植被丰富多彩,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10%以上的动植物种类。为了有效保护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典型的生态系统和自然历史遗迹,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 74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个,面积9 649万hm2),总面积约14 703万hm2。其中陆地面积约14 247万h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8%。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何做好自然保护区的巡护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巡护管理工作的作用

巡护管理是自然保护区开展资源保护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体系中,野外巡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1.1 彰显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职能

巡护管理不仅能够直接体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职能,也是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群众联系的重要纽带。通过巡护管理,可以扩大保护区在社区和周边的影响力,了解掌握社区群众生产、生活规律,摸清社区人员结构,发现和制止非法入区人员破坏资源的行为,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对珍稀濒危生物进行监测,发现稀有物种,为更加有效保护资源奠定坚实基础。

1.2 熟悉区内地理环境和物种状况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所处地理位置都较为特殊,多为偏远地带,山大沟深,地势险要,交通不便,人迹罕至。巡护管理能够使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全面掌握区内自然地理环境、物种消长变化和分布情况,对资源保护、资源“本底”调查、繁育利用、科研监测和野外应急救护等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1.3 增强业务技能,提高物种识别能力

野外巡护是自然保护区职工不断学习的过程,通过对相机、GPS等巡护设备的使用,能够不断提高职工野外工作能力;通过巡护工作开展生物标本采集,收集基础资料,监测记录珍稀生物类群情况,识别常见物种、发现新记录物种,对各种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判断,能够有效提高职工科研监测能力,为科学研究积累丰富资料,丰富该保护区物种名录,提高保护区的知名度和地位,为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1.4 行之有效地管护保护区各类标识设施设备

保护区的界桩界碑、宣传碑牌、科研监测样地样点和野外监测设备、森林防火远程监控前端采集站等设施设备,易受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增加了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工作难度。通过巡护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破坏设施设备的行为,及时制止和处理,第一时间恢复遭到破坏的标识设施、科研监测设备,消除隐患,巩固区界,确保资源保护、科研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2 开展科学有效巡护管理的必要条件

2.1 明确巡护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巡护是为了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收集资料,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但是,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巡护的目的任务不明确,或者巡护的任务单一化、流于形式,巡护不到位等,就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资源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势必大大削弱巡护管理工作的效力。

2.2 制定科学合理的巡护计划

巡护计划是确保巡护目的及任务圆满完成的前提。一个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野外巡护计划,是建立在野外巡护实践基础之上并不断总结完善的。制定巡护计划,要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环境、社区群众生产生活规律、气候变化和保护管理、科研监测、野外安全保障需要等各种因素,科学地制定野外巡护计划。在巡护过程中,当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已经发生了变化时,便需要及时调整巡护计划,灵活解决巡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真正达到巡护管理的目的。

2.3 编制巡护监测表格要科学合理

巡护监测表格是反映资源保护、科研监测的重要基础资料,信息量大,各个自然保护区因性质、保护对象的不同,巡护监测表格也不一致。要根据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巡护监测表格,既要满足保护区巡护监测各项任务的需要,又要能够真实具体地反映巡护管理成效、科研监测成果;既要反映出巡护的时间、路线、珍稀动植物、植被、人为破坏情况等基本信息,又要完整客观地反映巡护区域物种的分布现状、生长状况、消长变化、病虫危害程度和种群丰富度、物种稀有性与独特性。因此,编制科学合理的巡护监测表格,是开展有效巡护管理的前提。

2.4 提高巡护人员物种识别能力

巡护工作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项综合技能极强的工作。常年在野外开展巡护,不仅要有健强的体魄、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还要具有熟练操作各种巡护监测设备工器具的技能,掌握物种识别的基本知识,熟练采集、制作标本,这样才能在巡护时得心应手,完成规定的巡护任务。并不断在巡护监测中发现新记录物种甚至新种,实现巡护监测工作质的提升。

2.5 提高巡护人员应急能力

野外巡护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摔伤、野生动物攻击、暴雨冰雪极端气候突临、迷失方向等都有可能发生,因此要将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前预料到相应的安全预案。要学习各种救护知识,熟悉常见药用植物和可食用野生植物,确保在发生危险时能够就地取材、及时救治受伤人员和自救;要熟悉各种野生动物的习性,做好预防,尽量避免遭到动物攻击;要对跌打损伤、心肺复苏等基本救护方法熟练掌握,便于应对突发事故;要增强在野外对方向的辨别能力,能够靠识别树木向阳面准确辨别出方向。在野外工作,需要掌握的技能很多,需要每一位巡护员不断地学习,大力提升应急处突综合能力。

3 开展科学有效巡护管理的建议

3.1 灵活调整巡护策略,确保科学有效管理

巡护路线分固定路线和机动路线,固定路线是巡护监测的重点,机动路线是覆盖全面的灵活线路。科学合理的巡护路线制定,应该兼顾重点,覆盖全面,而且不能一成不变。应根据巡护监测工作的目标,适时变换机动路线。

一般来说,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有的地方社区群众受自然条件限制、交通不便、缺少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和技术等影响,一时难以脱贫致富,对保护区内的野生资源依赖性强,靠山吃山的传统习惯难以短期改变。因此,保护区内的野生中药材、动物和稀有植物,往往成了不法分子非法获利的对象,对资源保护造成很大压力。在北亚热带地区,冬春森林火险等级高,夏秋又是采挖野药的高峰期,秋冬是盗猎分子活动的时期。鉴于此,机动巡护线路、巡护工作计划等,都应当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变化,力争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不留死角,灵活调整策略、变换巡护路线,巡护到点到位,确保巡护管理科学有效。

3.2 巡护科研相结合,提升巡护监测效率

科研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职能之一,是资源保护、繁育、利用和社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保护区发展的需要,在制定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应结合巡护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研究,在野外科学合理地设置监测样线和标准地,安装红外监测相机等,对植被和物种的消长变化、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种群变化情况等进行长期监测研究,实现巡护和科研监测一体化现代管理模式,这样既能减少野外工作量,也可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提高巡护监测工作效率。

3.3 巡护宣教相结合,依法开展保护管理

宣传教育是资源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其实质是对人的有效管理。宣教工作做到位了,巡护管理就会事半功倍。自然保护区加强资源保护,难免会触及社区内外群众的利益,带来抵触情绪,形成矛盾隐患。因此,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走进社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开展谈心活动,做思想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宣讲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作用,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关心保护工作,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实现区社和谐,是实现科学有效保护必要措施,也是提升群众生态环保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3.4 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双赢

保护资源是为了更好更科学更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应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开展对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源引种繁育、开发利用,造福于人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在“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思想指导下,以不破坏自然资源为前提,大力开展对经济价值大、珍稀珍贵植物的引种研究,充分利用保护区的人才、资源、技术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社区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养蜂、山野菜种植等特色山林经济,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最终消除社区群众靠山吃山的传统,实现资源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的双赢,减轻资源保护工作中野外巡护的巨大压力。

[1] 任毅,张继成,陈庆.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及保护[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2] 于晓平,张继成,陈庆.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资源及保护[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3]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4] 李爱民.跌打损伤偏方验方疗法[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5] 陈庆,王卫东.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生态新时代,2015,23(1):40-43.

[6]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员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On Patrol Management of Nature Reserve

HUANG Li-gang, WANG Wei-dong*

(HualongshanNationalNatureReserveAdministration,Ankang,Shaanxi725600)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atrol management of the nature reserve in terms of its purpos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Comprehensive measures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patrol were developed.

Nature reserve; patrol management; significance; effective measure

2016-08-20

黄立刚(1968-),男,陕西平利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

X36

A

1001-2117(2016)05-0071-03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物种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