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兆俊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

2016-04-05苏超颍赵冰清山东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500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5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莪术中医药大学乳房

苏超颍,杨 毅,赵冰清(.山东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500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500)

姜兆俊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

苏超颍1,杨 毅2,赵冰清1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姜兆俊教授系山东省中医院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治疗乳腺疾病经验丰富,现将其治疗乳腺增生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整体观念,明确诊断

乳腺疾病属于中医外科疾病,外科疾病大都发于体表,既有局部症状又有全身表现,其发病多与经络、气血、脏腑息息相关。依据疾病所在部位经络,可辨析疾病与所属脏腑的关系。《外科理例前序》说:“然外科必本诸内,知乎内,以求乎其外,其如视诸掌乎……有诸中,然后诸外,治外遗内,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1]。根据人体“内外统一”的理论,遵循整体观念,采用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追究其致病的根本原因,治病必求其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知病所由生而直取之,乃为善治[2]。乳腺增生的发生发展过程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其中与肝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从经络循行的角度来看,足厥阴肝经,其支者穿过隔膜布散于胁肋,故乳头属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故乳房属胃经[3]。肝主疏泄,肝为一身气机升降调节的枢纽,如若情致不舒,郁怒伤肝,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循行于乳房的肝经蕴结不通,使乳络阻塞,气血运行受阻,进而凝滞结块而发病。思虑伤脾,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凝互结;冲任失调,致乳络气滞、痰凝、血瘀聚结成核。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元阳,在肾气—天癸—冲任这个性轴上,肾气是核心,胞宫和乳房是性轴的靶器官,治疗必须适应妇女月经周期变化的生理特点[4]。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消痰散结,健脾补肾,调节冲任等治疗,可使肝郁得疏,脾运得复,郁结痰凝消散,冲任得调,内分泌紊乱而恢复正常。

2 辨证论治,识病为先

姜老强调,诊疗疾病识病为先,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徐灵胎说:“预治病号,必先识病名,能识病名而求其病之所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名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而考其治之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5]。说明治病首先要诊断明确,辨明所生原因,治疗时选相应病的主方主药,疗效才会显著。乳腺增生病的基本病因病机是肝郁肾虚,气滞血瘀痰凝。治疗当以疏肝补肾,理气活血,化痰散结为基本治疗原则。姜老临床多用柴胡、香附、夏枯草、淫羊藿、鹿角霜、三棱、莪术、海藻、昆布、浙贝母、生牡蛎。柴胡、香附为主药,旨在以轻清之气味疏理肝气之郁结。夏枯草、三棱、莪术、海藻、昆布、生牡蛎活血祛瘀,消痰散结。淫羊藿、鹿角霜补肾,调冲任。临床诊治时加减应用,乳痛明显加青皮、陈皮、橘叶、橘核、延胡索、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身体虚弱、肾阳不足加仙茅、肉苁蓉温阳补虚,肾阴虚加天冬、枸杞子滋阴补肾,经前乳房胀痛明显加茯苓、白术、益母草健脾祛湿,乳腺增生肿块明显加穿山甲、僵蚕,乳头溢液呈清水样或黄色液体加麦芽、生山楂、神曲、薏苡仁。

3 典型案例

赵某,女,35岁,2013年10月28日初诊。3个月前因生气后忽觉双乳胀痛,未行治疗。持续乳房压痛,月经前乳房疼痛加重,累及双侧腋下胀痛,经后疼痛缓

[参考文献]

[1] 汪机.外科理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2] 朱广仁.中医必读[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 陈红风.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4] 杨毅.乳腺增生病现代研究概况[J].中医药学刊,2005,23(8):1469-1471.

[5] 徐灵胎.徐灵胎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6-0606-02

[通讯作者]杨 毅解。平素容易情绪激动,心烦生气,乳痛多在生气或者劳累后明显加重。月经不定期、量可、色暗、伴血块。眠差。查双乳对称,外形正常,腺体厚韧,乳房内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肿块,质地韧硬,压痛明显,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活动度可。腋窝下淋巴结(-)。舌淡苔白,脉沉细。诊断为乳腺增生病。证属肝郁气滞痰凝。治则为疏肝理气,化痰散结。药用柴胡9g,香附12g,夏枯草12g,淫羊藿12g,鹿角霜12g,三棱9g,莪术9g,浙贝母9g,生牡蛎30g,皂角刺9g,橘叶9g,橘核9g。水煎服,日1剂,服6剂。服药后乳痛减轻,睡眠和情绪改善,余无明显不适,乳房肿块未见明显减小。上方加僵蚕9g、法半夏9g,再服10剂。服药后乳痛轻,身体无明显不适,乳房肿块减少。上方继服10剂。服药后乳痛消失,乳房肿块消失,两年内未复发。

[收稿日期]2016-01-19

猜你喜欢

莪术中医药大学乳房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加工炮制过程对温莪术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
UFLC-Q-TOF-MS法分析蓬莪术有效成分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