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0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6-04-05唐巧梅袁小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护理

唐巧梅, 袁小丽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健康管理科, 重庆, 400042)



120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患者的护理体会

唐巧梅, 袁小丽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健康管理科, 重庆, 400042)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食管(BE)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20例BE患者进行APC治疗,术前积极做好准备工作,木中熟练配合医生、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者APC治疗均顺利完成,术后仅10例出现轻度咽喉部疼痛,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APC是有效治疗BE的新方法,精细化的围术期护理是治疗成功和有效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Barrett食管; 氩离子凝固术; 护理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但目前对于BE的定义仍存在争议,焦点在于肠化生是否是必需的[1]。普通人群BE发病率为0.9%~4.5%, 在食管返流病患者中BE检出率高达10%~15%[2]。BE是目前所知的唯一食管腺癌癌前病变,故越来越受到关注[3]。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是一种对病变组织非电极直接接触的电凝固治疗,借助于氩离子束从而产生的电传导,使目标组织产生凝固效应,起到破坏病变组织以及止血的作用[4]。做好BE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是APC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本科自2013年5月—2015年5月对120例APC治疗BE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22~62岁,症状方面: 上腹部灼热感46例,反酸33例,胸骨后疼痛45例,梗阻感5例,症状有重叠,经电子胃镜和病理学检查均符合Barrett食管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个性化入院宣教及心理护理: 采用本科自行设计的BE患者入院调查表,了解患者对BE、APC治疗的认知程度,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同时,发给患者BE及APC治疗的宣教资料,使患者加深理解。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性设计心理护理语言,实现对患者的情感调控,可达到预期的效果[5]。

1.2.2完善的术前护理: ①常规检查: 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心电图及胸部正位片检查,并采集血常规、凝血项标本,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及意义,取得配合。②术前准备: 明确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肺疾病等手术禁忌症,有无麻醉药物过敏史;对于近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应停用至少1周后再行治疗[6]; 嘱患者术前禁食10~12 h, 禁水4~6 h; 协助患者更换病号服; 60岁以上患者应携带心电图检查报告至内镜室;嘱患者及家属签署内镜检查治疗同意书;建立静脉通道,方便术中推注麻醉药物;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材,以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能及时进行抢救,如盐酸肾上腺素、血凝酶等药物,同时准备氧气、吸引器、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气囊等;如有活动的义齿要及时取下,避免义齿松脱引起窒息;遵医嘱术前口服祛泡剂二甲硅油散。

1.2.3贴心的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给予低流量吸氧1~2 L/min。根据室内温度,适当给患者盖被,防止受凉。静脉注射芬太尼、丙泊酚。待患者呼之不应、肌肉松弛、睫毛吞咽反射均消失,双手托起患者下颌,保持呼吸道通畅,开始进镜。先于内镜下观察病灶,然后经内镜钳道插入氩离子凝固导管。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出现以下情况立即配合医生处理: ① SpO2持续下降: 应暂停APC治疗,加大氧流量至4~5 L/min。必要时使用简易呼吸气囊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措施,患者逐渐恢复平稳后,再完成后续治疗。② 出血: APC治疗时,其导管不与病灶直接接触,治疗结束收回导管和退镜时,不会撕伤病灶组织,所以,治疗一般不会引起出血。若发生出血,立即用含去甲肾上腺素的冰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必要时用金属夹止血[7]。③ 穿孔: APC治疗最大的优点是凝固深度的自限性,不易破坏深层组织,一般不易引起穿孔[8]。但若出现穿孔,可用钛夹闭锁穿孔部位。

1.2.4细致的术后护理: ① 饮食指导: 术后一般禁食水48 h, 之后如无异常可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3 d, 再改成软食。勿食粗糙、过烫及刺激性食物,并注意少吃或不吃牛奶、豆制品等易产气食品。患者开始进食后,不可一次吃得过饱,宜少食多餐。② 用药护理: APC术后遵医嘱给予抑酸、能量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兰索拉唑抑制胃酸分泌,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术后的不良反应,为损毁的粘膜上皮创造低酸或无酸环境,促进食管鳞状上皮再生,减少BE的复发[9]。在输入含有10%氯化钾的液体时,因其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大,多数患者自诉穿刺点及输液上肢胀痛。适当减慢输液速度,并予穿刺点上方2~3 cm处外敷多爱肤超薄敷贴,可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③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腹痛,注意腹部的保暖,如出现持续性腹痛,应考虑穿孔的发生,护士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出血,密切观察大便颜色,如出现黑便,应考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咽部疼痛,本组10例患者术后诉咽部疼痛不适,报告医生后,遵医嘱予患者雾化吸入治疗, 1 d后均好转。低血糖,术后要求禁食水48 h, 患者在输液完毕后容易出现头昏、心慌、乏力、冷汗淋漓等低血糖反应;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主管护士应做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表现、发生低血糖时应及时通知值班护士;合理安排液体的输入顺序,遵循先盐后糖的原则。输液速度的调控,手术当日输液完毕后为低血糖反应的高发时间。所以,应适当减慢输液速度,使输液时间维持至术后第1天开始输液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勿随意调节滴速。输液肢体肿胀,患者术后因能量支持的需要,液体量较多,易发生输液肢体肿胀。告知患者输液过程中可适度活动输液肢体,减轻肿胀。

1.2.5全方位的出院指导: ① 发给患者科室的爱心名片,方便患者咨询和联系。② 饮食: 指导患者饮食规律,忌过烫、油炸、粗糙、辛辣刺激食物。禁食高脂肪饮食、巧克力、咖啡及酸性饮料,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削弱食管上皮的保护功能[10]。研究资料[11]显示,食用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对预防BE和食管腺癌的发生有积极作用。殷彩桥等[12]研究表明,水果蔬菜缺乏可能为BE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饮茶可能为保护因素。③ 戒烟酒: 多项研究表明,吸烟、饮酒与BE患病率显著相关。对于既吸烟又饮酒者,BE病变发生的危险性将成倍增加,最高可增加130倍[13]。④ 控制体质量: 武曼群等[14]研究发现,超重者罹患BE的危险性较正常体质量的人明显增高。⑤ 活动: 告知患者术后1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⑥ 用药: 对出院带药者,告知患者遵医嘱口服抑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持续的药物治疗能减少BE复发,并诱导鳞状上皮再生[15]。⑦ 复查随访: 鉴于BE具有发展成为食管腺癌、胃贲门腺癌的高风险性,国际指南推荐对BE患者实施定期监测随访[16]。2011年中国第二届BE学术研讨会上,中华消化病学分会提出BE的随访周期应根据不典型增生的程度来决定,对不伴异型增生者应每2年复查1次,如果2次复查后未检出异型增生和早期癌,可将复查间隔放宽为3年。对伴轻度异型增生者,第1年应每6个月内镜复查1次,若异型增生无进展,可每年复查1次。对重度异型增生的BE, 有两个选择: 建议内镜或手术治疗,或密切监测随访,每3个月复查胃镜1次,直到检出黏膜内癌[17]。

1.2.6精心的回访服务: 专职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半年、1年,打电话咨询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针对性地提供建议与指导,并解答患者的疑问,并为患者复诊做好安排。同时,通过短信和微信平台为患者定期发送健康知识温馨提醒,促进规律、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

2结果

120例患者均完成APC治疗,无出血、穿孔和黏膜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仅10例患者术后诉咽部疼痛不适。其中111例首次治疗即全部清除病灶,另外9例经2次治疗,病灶亦完全消除。术后1年复查无复发,无治疗后瘢痕狭窄和吞咽困难。

3讨论

BE是食管及食管-胃连接部腺癌唯一已知的癌前病变[18], 因而受到广泛重视。BE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抑酸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返流症状,但不能逆转柱状上皮化生,而手术治疗由于有一定的禁忌症和并发症,亦不作为首要的推荐治疗[19]。APC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临床上已成为BE治疗的首选。电凝治疗时,导管与组织并不直接接触,故不会与组织产生粘连,烧灼后病灶表明均匀平坦,可有效消融BE黏膜[20]。但也可能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护士术前积极做好准备工作,术中配合医生处理各种并发症,术后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备条件。强化并针对性地进行APC术后关于饮食、活动、复查等健康宣教是促使患者病情恢复的基本条件。总之,只有做好BE患者手术治疗的精细化护理,才能为APC术的成功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年媛媛, 张军. Barrett食管诊断和治疗新进展[J]. 胃肠病学, 2014, 19(8): 449-453.

[2]Russo A, Bronte G, Cabibi D, et al. The molecular changes driving the carcinogenesis in Barrett’s esophagus: which came first, the chicken or the egg[J].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13, 86(3): 278-289.

[3]Wang K K, Sampliner R E. Updated guidelines 2008 for the diagnosis, surveillance and therapy of Barrett’s esophagus[J]. Am J Gastroenterol, 2008, 103(3): 788-97.

[4]曹唐, 陈道荣. Barrett食管的内镜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 2014, 20(18): 3376-3378.

[5]龙秋菊. 规范化语言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术前心理护理的应用体会[J]. 医学信息, 2014, 27(5): 526-527.

[6]李玲莉. 内镜下氩气刀治疗胃十二指肠息肉的护理[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4, 11(2): 72-73.

[7]栾琰, 李政文, 邓华, 等. 88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患者的护理体会[J]. 西南国防医药, 2011, 21(11): 1229-1230.

[8]吴云林, 冯莉, 孙波, 等. 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胃肠广基扁平息肉和出血[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1, 18(6): 325-327.

[9]吴敬崇. Barrett食管APC术的护理[J]. 医学信息, 2013, 26(4): 395.

[10]李炳雪, 潘海燕. 健康教育在Barrett食管综合治疗中的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 2014, 35(27): 6100-6102.

[11]王俊, 张军. 叶酸在Barrett食管及其相关腺癌中的作用[J]. 实用肿瘤杂志, 2014, 29(5): 491-494.

[12]殷彩桥, 张军, 王晶晶, 等. 饮食习惯与Barrett食管相关性调查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 2016, 45(3): 368-370.

[13]杨晓琼, 姜政. 吸烟和饮酒与Barrett食管发生相关性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13): 1969-1971.

[14]武曼群, 杨少奇, 赵进, 等. BMI等因素与Barrett食管间的关系[J]. 宁夏医学杂志, 2013, 35(7): 595-596.

[15]孙红英, 常勤征, 赵洁, 等.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围手术期护理[J]. 实用医药杂志, 2012, 29(3): 236-237.

[16]狄佳, 张军. Barrett食管恶变风险与随访策略[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4, 34(3): 167-172.

[17]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1, 28(8): 421-422.

[18]吴萍, 吴秀珠, 谢玉萍. 无痛胃镜下氩气刀治疗Barrett食管的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 13(26): 276-277.

[19]王文圣, 唐少波, 袁海峰.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观察[J]. 广西医学, 2014, 36(12): 1797-1799.

[20]王战波. Barrett食管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7): 37-38.

Nursing experience of 120 Barrett′s esophagus patients with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TANG Qiaomei, YUAN Xiaoli

(DepartmentofHealthManagement,TheThirdAffiliatedHospitalof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2)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thod for Barrett′s esophagus (BE) patients with endoscopic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 MethodsA total of 120 BE patients were given APC treatment, including preoperative positive preparation, skilled intra-operative cooperation with doctors and observation on patients′ reactions, and postoperative vital sign monitoring and enhance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All the patients completed treatment successfully. After treatment, only 10 patients had mild throat pain, and no perforation and hemorrhage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APC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BE. Meticulous perioperative nursing are important guarantees for successful treatment,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of complications.

KEYWORDS:Barrett′s esophagus;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nursing

收稿日期:2016-01-25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2-036-03

DOI:10.7619/jcmp.201612012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护理札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