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2016-04-04朱颖华

关键词:心导管先天性心脏病

朱颖华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西区普内二病区,河南 郑州 450007)

心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朱颖华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西区普内二病区,河南 郑州 450007)

目的 探究心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30例患者,对这30例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包括手术前护理准备,术后各项检查以及基础护理等护理措施,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均未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 对心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心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科技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介入治疗技术逐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起来,尤其是在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临床实践越来越多,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目前介入治疗(心导管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而术前术后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作为一种辅助配合手段,可以很好的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恢复健康的几率。一般来说心导管介入治疗常常从患者的股动脉或者静脉进行入路,常常会导致术后并发症如血栓、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1],而术后有效的护理也会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为了进一步总结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拍摄和超声进行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为0.5~8岁,平均年龄为(4.3±2.8)岁;体重8~22 kg,平均体重为(16.5±8.9)kg。8例为完全性的大动脉移位(包括6例室间隔完整和2例室间隔缺损的患者);15例动脉导管为闭患者;法洛四联症患者5例;2例肺动脉闭锁并室间隔缺损患者。

1.2 护理方法

首先需要做好手术前的护理措施,具体为手术前需要向患者以及家属耐心讲解手术的注意事项、手术时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手术的目的以及操作过程。并且适当的给予心理安慰,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手术,树立自信心,缓解患者的内心焦虑和压力;除此之外在手术前一天患者的腹股沟需要清洗干净和备皮,如果发现患者皮肤有溃烂感染则需要先进行治疗才可进行手术。然后在患者的左边下肢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2],这样是为了进行输液或者输血;嘱咐家属让患儿在前一晚睡眠充足,而且要禁食和禁水6 h左右。

手术完成后,需要对患者术后进行仔细的护理,具体为对术后的患儿进行心率、呼吸、血压等身体各项体征的密切观察,还有进行心电图的持续监测。由于手术后患儿容易出现手术部位出血、血栓、血肿等并发症,为了尽可能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除了手术过程中需要临床医生专业熟练的技术,更需要术后精心科学的护理。

出血是术后最常出现的并发症,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是否有瘀斑出现,而且护理的动作温和。可以经常常规的按压,对于静脉穿刺的地方可以进行1 h左右的按压,对于动脉穿刺的地方则可以进行3 h左右的按压,均是以无血液出现为目标[3]。一旦穿刺的地方有血肿出现或者出血较为严重,则需要进行增加按压的力度。

手术后还较易出现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为了避免此类病症的出现,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具体为需要定期检查患儿进行穿刺后的脚背和另一只脚背动脉搏动、颜色以及温度,比较两只脚背的不同,一旦出现不同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除此之外在术后需要禁食和水6 h左右。而且每日对患儿的穿刺处采用硫酸镁进行热敷,而将下肢抬高下面放置温水袋,从而促进血液流动。术后也需要进行抗感染的治疗。

患儿出院后,嘱咐家长对患儿作为保暖防寒工作,避免患儿出现感冒等不良症状,而且要对患儿加强营养。而且要定期进行复诊。

经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后,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除有3例患者出现少量术后出血,经过及时处理治疗得到恢复外,其他患者并未出现如血栓、神经损伤以及血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 讨 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对患儿及其家庭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再加上幼儿的身体各方面机能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弱,更增加了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这也是临床上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临床上一般是采用手术方法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治疗,但是并不能获得很理想的手术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介入治疗不断发展起来,而且凭借其众多优点逐渐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去,尤其是心导管介入治疗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起到了很显著的效果,逐渐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但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是手术的辅助工作,如果辅助工作做好会对手术效果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同样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总结了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心导管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4],针对每一个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都采取相应的护理应对措施,收获了显著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除有3例患者出现少量术后出血,经过及时处理治疗得到恢复外,其他患者并未出现如血栓、神经损伤以及血管穿孔等参考文献

严重并发症。这也说明术前术后护理的好坏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综上而述,对心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李 谧,易岂建,陈 勇,等.8例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J].重庆医学,2013,(31):3735-3737.

[2] 李 静,董 燕.房间隔缺损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7):25-26.

[3] 奉华艳.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17):27-28.

[4] 顾晓燕.小儿心导管手术穿刺部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17):138-13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6.03.143.02

猜你喜欢

心导管先天性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心导管术的ICD-9-CM-3编码探讨及案例分析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Smog in Los Angeles
超声心动图无创性评估肺血管阻力
BTDE在ICU评价瓣膜置换术后PASP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