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粤台教育交流 深化产学合作
——第十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综述

2016-04-01张耀荣

高教探索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陆交流教育

张耀荣



加强粤台教育交流深化产学合作
——第十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综述

张耀荣

2005年至2015年,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共举办了十届,并成为粤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品牌,为推动两岸特别是粤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缘起和第十届论坛概况

21世纪初,大陆及其广东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台湾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虽然两岸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不同,但互补性强。为此, 2005年,时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后曾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和时任副厅长、现任厅长罗伟其与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暨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叶宏灯共同倡议,以举办高教论坛来搭建合作平台。论坛由广东省教育厅委托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与台湾高等教育学会、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联合主办。从2005年开始每年轮流在广东和台湾举办。

第一届于2005年11月在台湾淡江大学举行,主题是“两岸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第二届于2006年11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举行,主题是“高等教育质量、办学模式及其发展战略”;第三届于2007年12月在台湾致远管理学院举行,主题是“多元化及大众化发展历程中的高等教育”;第四届于2008年11月在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主题是“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第五届于2009年11月在台湾元智大学举行,主题是“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第六届于2011年5月在广州中山大学(北校区)举行,主题是“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与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模式探索”;第七届于2012年4月在台湾铭传大学举行,主题是“建构两岸高等职业技术及工程教育合作办学模式”;第八届于2013年5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举行,主题是“构建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机制”;第九届于2014年4月在台湾佛光大学举行,主题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两岸教师合作培养模式多样化”。

2015年5月14日,第十届论坛在东莞理工学院举行,由该校承办,主题是“深化产学合作,推动高校创新发展”。会前,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会见了台湾代表团,表示将扩大和深化粤台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粤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出席论坛的领导和来宾,有国务院台办交流局副局长严中洲、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叶之红、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国兴、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喻丽君、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湘伟;台湾代表团团长、佛光大学总校长杨朝祥,台湾代表团顾问、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清基,台湾教育会理事长李建兴,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暨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叶宏灯。台湾代表团有80多位校长、专家和台商企业负责人,大陆有210多位高校校长、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参加本届论坛。东莞理工学院有200多名师生与会分享交流成果。论坛特别邀请台商企业家和大陆企业家与会共商产学合作大计,促进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代表们提供了71篇论文。主办方专门汇编了《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十年历程(2005-2015)》供会议交流。

魏中林介绍了广东与台湾教育合作的成果。一是广东按国家政策制定粤台教育合作政策。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强与台湾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要求,2010年9月《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粤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创新粤台教育交流合作机制,拓展交流渠道,广泛开展粤台人才培养合作和学术交流。”2011年6月广东《关于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建立粤港澳台职业技术教育合作推进委员会,启动师资交流培训计划、人才培养标准与课程开发计划等合作项目”,“鼓励优质职业技术院校与境外优质学校联合办学”。二是2013年5月成立粤台职业教育联盟。这标志着粤台高校合作进入资源整合阶段。在此框架下,粤台在师资培训、科技研发与应用、专业建设、课程设计、学生交流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其中,广东省教育厅与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合作组织了多批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赴台培训,2012-2014年培训教师超过500人次。三是按照两岸教育协调机制的部署,稳步组织陆生赴台攻读学位。四是开展校际合作。2008-2014年,广东高校与台湾高校签署了320项交流合作协议。自2010年起,广东组织开展了大学生赴台研习项目。五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1月,东莞理工学院与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及台湾有关高校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开启粤台高校本科生联合培养新模式。魏中林提出,要深化两岸合作,设计好新的十年交流规划,进行更广泛深入的合作。与会代表认为,大陆高校与台资企业的合作也应该成为一个新领域,从而共创双赢、发展未来。

粤台合作办学是广东“十二五”高教规划合作办学的重点之一。在论坛上举行了“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揭牌仪式。2015年秋计划在精密制造、自动化控制、多媒体设计、工业设计、电子商务、财务金融等6个专业招收300名本科生(实际招生277名)。引进台湾优质技职教育资源的联合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二、两岸交流,共创双赢

第一阶段:1987年至1997年,是两岸教育交流政策开创和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的阶段。1987年,大陆颁布《关于对台湾进行教育交流的若干规定》;1989年1月,大陆58所高校开始向台湾及港澳招收研究生。1992年6月,台湾公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学生交流活动作业要点》;1992年7月,台湾公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赋予大陆学生来台就学、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之学历认证的法律地位;1997年10月,台湾公布《大陆地区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采认大陆73所高校学历(但实际上没有实行)。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阶段。

第二阶段:1998年至2004年,是两岸教育交流政策处在维持原有规定阶段。这个阶段两岸没有推出特别新的政策,教育交流也没有新的突破,主要还是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阶段。

第三阶段:2005年至2009年,是两岸教育交流政策新突破阶段,两岸学生逐步对等交流。2005年8月,大陆宣布台湾学生就读大陆高校,学杂费比照大陆学生收费标准,并建立台湾学生奖(助)学金。2006年4月,在首届两岸经贸论坛上宣布的促进两岸交流的15项政策措施中,大陆宣布,正式认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台湾高校学历,至此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的政策体系。2007年4月,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发出共同建议,全面开展两岸各级各类教育的交流;推动双方在办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丰富交流的形式与内容;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及其合作研究;加强两岸学生交流,大陆方面欢迎台湾高校来大陆招生,并为此提供便利。2010年7月,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就未来两岸在新能源及文化教育等的合作形成22项共识和建议,其中第13项提出,“支持制定扩大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政策,继续加强两岸高等学校相互招生的联系与协调机制,建立两岸学历学位证件查验及作业平台”。这三次论坛提出的教育合作政策,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3月,台湾采认大陆“985工程”等41所高校学历。2010年8月,台湾公布“陆生三法”修正案,即《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和《专科学校法》部分条款修正案,修订内容的重点是逐步采认大陆高校学历、完善台湾高校对大陆招生的政策。两岸正式对等开启双方青年学子的教育交流。这个阶段,大陆学生开始赴台求学。

第四阶段:2011年至今,是两岸教育交流对等政策实施、高校交流与合作开始深化的阶段。2011年1月,台湾公布《大陆地区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修正案和《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办法》,核定台湾134所高校每年计划招收2141名陆生。2011年3月,大陆批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6省市学生可赴台攻读学位。这一年有928名陆生赴台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另有10292名陆生(非学位研修生)赴台交流学习。

2012年,有951名陆生赴台攻读各级学位,另有14639名陆生(非学位研修生)赴台交流学习。

2013年,大陆批准增加湖北和辽宁两省学生可赴台攻读学位。同年,台湾修正《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办法》,赋予大陆专科生赴台就学的法源依据。同年3月,台湾公布扩大采认大陆“211工程”70所高校学历;同年4月,台湾再扩大采认大陆191所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及部分大学附设专科的学历,并试办招收大陆专科毕业生攻读两年制学士班。大陆随即制定开放专升本政策,同意在福建和广东两省先试点办理,台湾高校在福建6所、广东12所高职高专院校招收专科毕业生。这一年有1822名陆生赴台攻读各级学位,另有21233名陆生(非学位研修生)赴台交流学习。

2014年,有2553名陆生赴台攻读各级学位,另有27030名陆生(非学位研修生)赴台交流学习。

在第四阶段,随着两岸政策的不断放宽,陆生赴台学习,无论是攻读学位还是研修,学生都在稳步增加。这表明,陆生对台湾高等教育的认识及其质量的信心逐步提高。两岸专家提议,进一步对等互惠、逐步开放,突破招生困境,用积极管理推动教育合作政策放宽,这将直接惠及双方青年学子,必将推动两岸人民的互信和融合。

秦安县由于原始森林破坏殆尽,植被种类较为贫乏。各种植被中,就分布面积来说,以农作物植被为主,约949 km2,占总面积的59.30%;就植被种类来说,约260多种,占植被总种数的57.7%;就植被的形状、功能和性状来说,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农作物、果树、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7大类。

2005年举办的首届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至今十届,正好是处在两岸教育交流第三、第四阶段。广东抓住两岸教育政策放宽的时机,以论坛为平台,促进粤台高校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十年的努力,不仅在师生交流上,而且在通识教育研究、教育政策研究、两岸关系研究和科技研究方面进行了许多实质性的合作,这为今后进一步深化粤台教育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产学合作,各有特色

(一)台湾的产学合作特色

从龙华科技大学葛自祥、致理技术学院尚世昌、台湾科技大学李咸亨、台湾教育大学林新发、澎湖科技大学陈苏彰,台中教育大学王如哲、黄位政、丘周刚、李家宗、刘子铭,德明财经科技大学徐守德、卢瑞山、张钦智,育达科技大学陈建胜、李义祥、曾淑颖等的观点来看,台湾高校产学合作有以下特色。

1.彰显务实致用政策。2012年底。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2013-2017年第2期技职教育再造方案,投入新台币200亿元。技职再造有三方面共9个策略,一是制度调整——政策统整、系科调整、务实选才;二是课程活化——课程弹性、设备更新、实务增能;三是就业促进——就业接轨、创新创业、证能合一。核心特征是务实致用,明确以提升技职教育的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以技职教育与产业需求衔接,以增强教师实务与教学能力为策略,以人才培养与就业接轨为归宿,使技职教育毕业生具有立即就业能力,从而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技术人力。

2.推动多元合作。2014年12月,台湾公布新修订的《大专院校产学合作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产学合作的目的,“应以促进知识之累积及扩散为目标,发挥教育、训练、研发、服务之功能”,促进台湾教育和经济发展。第三条规定,产学合作伙伴不仅包括企事业机构、学术研究机构,还包括政府机关;合作内容有“各类研发及其应用事项:包括专题研究、物质交换、检测检验、技术服务、咨询顾问、专利申请、技术移转、创新育成等”;有“各类人才培育事项:包括学生及合作机构人员各类教育、培训、研习、研讨、实习或训练等”;其他有“学校智慧财产权益之运用事项”。这进一步推动了产学合作的广泛深入发展。

3.调整学校发展定位和角色。各校检视学科专业的优劣及其可能发展的机会,从而调整发展目标、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如分析台湾及学校所在地未来十年产业发展,即传统产业全面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服务产业国际化科技化,梳理这三大产业领域及其相应的具体行业,作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依据。全面升级的传统产业有石化、基本金属、机械设备、半导体、平面显示、运输工具、纺织、通讯、精致农业、食品;加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有先进电子材料、先进医疗器材、生物科技、电动车辆、汽车电子、云端运算、智能机器人、软性显示、绿色能源、智慧绿建筑、智慧生活;国际化科技化的服务业有流通服务、信息服务、4G、医疗照护、文创-设计、文创-数位、会展产业、都市更新、观光旅游、发明专利产业化。各校学科专业都将与之对接。

4.调整产学绩优教师评鉴和技术报告的升等制度。为强化技职教育的教师实务能力,将学术研究、应用研究、产学合作绩效纳入教师升等的自订选项,另增加实务教学及辅导学生实习评分项目。如产学绩优者可免办理教师定期的成效评估;增加对教师应用研究成果升等的认同,应用研究成果报告可作为升等的评审项目及标准。

5.实施学制双联、证能合一。双联学制是指两所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种新兴学程,不等于双学位。透过双联学制合作协议,两校学程视为一体,两校间所有学分、学程互相承认,不仅国外或境外学生能来台湾就学若干学期,台湾学生亦可循此模式赴国外或境外留学若干学期,解决了跨国或跨境的校际之间学生的移动问题,为学生提供不同文化背景下接受两所高校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证能合一是为学生提供与产业需求相对应的专业证照;结合教考训用,与产业界共同规划课程,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最终使学生达成证照与能力合一,提高技术能力和专业证照效用。

(二)广东的产学合作特色

根据东莞理工学院李琳,韩山师范学院王晓晓、王伟光、任乃林,肇庆学院和飞,惠州学院彭永宏、林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陈爽,揭阳职业技术学院龚善初,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杨云、余克敏的观点,归纳广东高校产学合作的特色。一是提高学科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高校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理工科类专业中的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为重点,加大政策和经费投入等保障力度,提高了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的契合度。二是以理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高校结合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战略性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组建教育集团,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照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总体方案之中,将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建立协同育人机制。高校普遍建立了政、校、企、研合作育人平台和沟通协调机制。东莞理工学院等校成立了由地方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社会贤达组成的董事会,制定了董事会章程,建立了决策、监督、评价运行机制及高层联系机制,为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搭建起有效沟通的桥梁。通过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和科研平台,以及建立校企互惠互利的长效合作机制,缩小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对高层次技术人才需求的差距。四是实行双导师制。韩山师范学院与美美公司建立的教学基地实行双导师制,由学校派出教授、博士作为学校导师,公司抽出工程师、博士、企业高管组成公司导师,构成“双导师”。学生按兴趣参加国家或省有关比赛项目,也可以组成科技创作、就业创业小组,聘请“双导师”指导,或直接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五是校企共同培养双结构型师资队伍。东莞理工学院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设“双结构型”教师队伍。选派专业教师到国内外进行培训和交流,如2013-2014年组织多批骨干教师到香港理工大学、台北科技大学进行培训;聘请企业专家到校兼职任教。选派青年教师到镇区、企业挂职锻炼;鼓励和支持教师承担横向项目,与企业共同申报课题,开展技术攻关,通过参加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夏伟和罗丹提出,高职院校要履行区域使命。他认为,高职院校的区域使命是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办学功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前需求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经济使命。广东经济发展能否实现由要素拉动为主向技术进步为主的转变,决定着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如何配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直接决定着广东经济发展的走势。因此,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职院校区域使命的基本内涵。二是文化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是高职院校文化使命的根本要求。营造重技崇艺的社会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使命的重要内涵。促进广东文化的升级发展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是高职院校文化使命的重要特色。三是社区使命。既包含对社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使命,也包含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高职院校社区使命,就是结合所在区域的实际需要,服务区域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履行区域使命的策略,一是治理模式升级:建立教育与经济密切配合的管理体制;二是培养能力升级:围绕课程建设中心增强育人功能;三是服务能力升级:着眼技术应用升级职教能力。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王春旭提出,高职院校要做好十个对接。一是发展规划对接经济发展战略。办学定位必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办学规模必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办学特色必须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特征。二是专业设置对接产业优化升级。地方有什么样的主要产业,高职院校就开设什么样的骨干专业,促进教育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三是人才培养规格对接企业需求口径。人才的基本规格既要有素质、能力、知识,也要有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技术技能人才链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链。加强“三链”(产业链、岗位链、人才链)的紧密联动,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五是教学内容对接岗位任务要求。专业教师应带着任务深入企业,探取生产中的新技术,使之及时反映在教材、教学之中。六是教学实施空间对接企业生产车间。以学院为主建设“标准化课室”,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求对接行业标准;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与学院专任教师一样成为指导教师;承接生产订单。七是兼职教师对接企业技术骨干。制定兼职教师政府津贴实施办法。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鼓励区内各大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八是师生工作室对接企业技术研发项目。以实训为平台,以入驻企业为依托,支持教师组建研发性的师生工作室。九是校园文化建设对接企业文化。将企业精神和企业规章制度渗透到教学和教学管理制度之中,使人才培养融入更多的企业元素,缩短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期。十是继续教育对接全民修身行动。成立地方政府一级的修身学院,作为推进全民修身行动三级架构中的总学堂,支撑和引领全区80多所修身学堂开展落地生根的活动。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廖益总结归纳了中外四种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产业园模式。一是政府行政驱动模式。这是自上而下的行政驱动,政府通过设立相关机构,颁布各种政策或采用其他干预措施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园区模式,采用政府贴息贷款、资产置换和财政投入等方式,筹措资金20亿元,重点建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园区。二是校本发展驱动模式。以职业教育联盟最为典型,由学校牵头组织一批行业内的企业,组建职业教育联盟,校企共同成立教学工作委员会,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如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丹麦“模拟岗”模式、荷兰“产业式”模式。三是企业(行业)发展驱动模式。校企合作中驱动力来自行业企业,并成为主体。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四是联合发展驱动模式(校企合作产业园模式)。以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标志。我国的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园校企”模式;外国的如英国“工读交替”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以上四种模式各有利弊。在四种模式中,联合发展驱动模式特别是校企合作产业园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良好平台,能比较容易将行业企业、高职院校、政府等多个主体有效聚集在一起,并发挥各自优势。

(责任编辑刘第红)

2016-01-25

张耀荣,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广州/510080)

猜你喜欢

大陆交流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如此交流,太暖!
题解教育『三问』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冰之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