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工程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方案探讨
——以福建农林大学林业工程学科为例

2016-03-29翁水平林金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学位研究生林业

翁水平,林金国

(福建农林大学 材料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林业工程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方案探讨
——以福建农林大学林业工程学科为例

翁水平,林金国

(福建农林大学 材料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林业工程学科培养了应用型、学术型、复合型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科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满足福建林业发展的需要,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林业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我校林业工程学科学术型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林业工程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方案.

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1 林业工程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现状

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是林业工程一级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保障研究生质量培养的必备环节.福建农林大学高度重视林业工程学科研究生的招收和培养工作.我院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主要包括教育管理、课程设置、导师指导、质量监控、论文设计与答辩多环节的系统性工程,其中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林业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为培养出高层次、高质量的林业工程学科人才,我院加强了研究生课程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定差距,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全面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研究生课程体系在整个教学工作中起着基石性和原本性的作用.我院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因人设课,授课教师的教材多与本科课程重复,没有体现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内容上的变化,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因此,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

1.2 课程审查机制有待加强

新开课程应该由导师或课任老师根据专业培养需要提出,同时附上教学大纲,提交院学位委员会研究讨论确定.但在实施过程中,很少对教师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备课等方面进行审查.对于已开设的课程院学位委员会很少跟踪管理,多方位监控教学效果的机制尚未建立.

1.3 课程教学创新性不足

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仍然主要以学生听、教师授课为手段,注重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思想互动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缺乏对研究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及自学能力提升.其次,授课教师凭借多年经验很少对国外教材引进,对最新的科研信息和尚存在争议性的问题不能及时反映到研究生教学中,导致授课内容的研究性不够深和广,对知识的纵向和横向都无法做到衔接、递进,不能达到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和特色.

1.4 课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我校虽然已经建立了功能较为完善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但是在教学硬件等方面投入资金明显不足.比如研究生教室、公共实验平台等方面的建设都有待改善.学院导师授课仅靠有限的团队办公室,系办、教授办公室、会议室等作为教学场所,基础设施投入非常薄弱.

1.5 研究生师资队伍不足

目前我院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双聘院士1人,教授16人、副教授22人,讲师15人,助教2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6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6人,占教师比例65%;留学回国人员15人,但是,由于部分教师除担任研究生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本科生教学以及繁重的科研任务,有的还担任着行政职务,教学投入缺乏足够的精力.师资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方案实施

2.1 建立健全课程建设组织机构

学校研究生院负责全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制定具体负责研究生教学管理和实施;学院成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负责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设计和指导,由学院分管研究生教学的领导来抓课程建设各项任务.

2.2 深化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改革

2.2.1 以林业工程学科为基础、优化精简课程设置

(1)依研究方向设置课程,选择合理课程内容.以学位要求和研究方向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根本依据,科学设计课程分类,调节学时学分,跟踪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充分重视新概念、新方法、新观点,让学生尽早接触本学科的前沿课题和最新学术成果.精简课程课目、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减少学位课程及必修课程比例,增大专业、学生自选课程比例.

(2)打通林业工程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的专业选修课,开设跨二级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选修课作为培养学生鲜明个性的有效载体,力求多而活,积极开设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方面的课程,开拓视野,拓宽思路.

(3)开设双语课程.双语精品课程可向学校或学院申请立项,资助优质研究生课程和全英文课程建设.对于教学工作出色、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可优先推荐参评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项.

2.2.2 创新教学模式,推动课程建设改革.研究生授课由灌输教与学方式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变.教师采用启发式、讲座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研究生自学性,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任课教师结合授课内容,积极探索新的、适合现代学生的授课模式.

2.2.3 积极鼓励编写有特色研究生教材.林业工程学科的特色表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因此,加强研究生教材建设,鼓励本校教师自编教材,在使用国内统编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多使用国外原版优秀教材.同时,学院设立专项研究生教材建设基金,资助本校研究生教材出版发行.到2017年,我校林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导师争取出版相关教材2-3部.

2.2.4 规范课程评价,提高教学效果.规范课程评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授课教师对研究生学习情况、教学方法、教改构想、教学体会等内容进行反省,形成自评报告;二是研究生可通过校研究生教学管理系统,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三是学校评估主要由校研究生院教学督导组负责,采取听课、查阅任课教师教学大纲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束后,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学院,共同提高教学的实施效果.

2.2.5 引进1-2门精品课程.为了使我院研究生掌握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国内林业行业的重大需求,针对我院重点专业如木材的生物形成与材性改良、木材低碳加工与环境效应、生物质基复合材料制造、精细林产化工品制备、低碳环保家具制造、生物质能源、先进林业装备利用及信息化控制等技术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林业资源利用高效化、产品属性生态化、加工技术自动化等理论与技术等的研究生,邀请国内本领域知名学者或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为我院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集中开设1-2门重要的林业工程学科专业课程.

2.3 规范研究生教学管理

2.3.1 合理安排课程,严格教学纪律.学院依据校研究生院每学期末拟定的下学期研究生公共学位课和公共选修课开课计划,统一安排上课时间和地点,拟定下学期专业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开课计划,安排好上课时间和地点.原则上选修课程选修人数少于3人的一般不单独开课.任课教师应遵守教学秩序,确因其它公务活动必须短期离校的,应在两周前向学院请假,并做好调课安排,经学院分管领导同意、教学管理干事确认教学安排无误后方可离校.任课教师应对所任课程的全部教学环节负责,治学严谨,为人师表,严格要求,教书育人.

2.3.2 规范选课管理.进行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根据林业工程学科不同专业方向发展需求增设跨学科课程,拓展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为研究生将来从事科研活动夯实基础,提供研究生科研与创新的基础;特别注重选修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在课程的选修方式上,列出包括创新性课程、前沿性课程在内的多种多样的选修课供学生选修.课程选择以学科培养方案以依据,在导师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论文需要,修读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为了保证上课效果,原则上每门课程必须3人以上方能开课;鼓励根据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研究需要跨学科选课.

2.3.3 规范课程考核管理.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研究生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考核采用考试方式,教学实践、专题讲座、文献综述等教学环节和选修课可以采用考查方式.考试日程安排一般应于考试前二周公布.试卷命题应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若修课人数在30人以上的必须出A、B两份试卷.监考工作人员应由教师或教学管理干事安排,认真履行监考职责.

2.3.4 规范成绩评定管理.我院林业工程学科属工科,期末成绩需以平时的作业、课堂讨论、读书报告、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等方面的情况,结合期末考试结果方可作为最后的成绩评定.课程考核成绩的评定,所有研究生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学位课程70分为合格,选修课和必修课课程60分为合格,达到合格要求的方可获得学分.任课教师应在新学期开学一周内,通过研究生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录入成绩,并将成绩单打印签名后交本学院研究生秘书备案.

2.3.5 规范教学质量评价管理.首先,授课教师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积极配合学校和学院进行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学院建立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制度.每学期组织随堂听课、召开任课教师和研究生座谈会及组织研究生进行课程教学质量测评,掌握各门课程的教学情况.学院积极配合学校研究生院教学督导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情况进行调研、督导、指导.

3 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

3.1 政策支持.研究生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在学分认定、课程设置的调整等方面将有可能遇到许多规章制度的壁垒,需要各级管理部门给予基层培养单位更大的自主权.

3.2 资金支持.一是加大资助优质研究生课程和全英文课程建设和国家教学成果奖励力度,奖励教学优秀教师和课程.设立校级立项资助,硕士生课程每门0.5万元,每年立项10门;博士生课程每门1万元,每年立项5门元;全英文授课硕士生课程每门0.5万元,每年立项5门;全英文授课博士生课程每门1万元,每年立项5门.二是加强我校林业工程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的资金可以通过省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解决,但在教材建设、课程引进和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资金尚存缺口.

3.3 加大研究生出国留学资助力度,鼓励全脱产博士后进站研究.

〔1〕丁毅强,等.切实抓好研究生课程建设 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36-38.

〔2〕房京,等.我院研究生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8(3):75-78.

〔3〕温静,等.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 培养研究生创新[J].重庆工业学院学报,2006(12):91-93.

〔4〕罗国华.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28-30.

G643.0

A

1673-260X(2016)11-0259-02

2016-06-19

猜你喜欢

学位研究生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