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意见与建议
——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2016-03-29潘冬梅郑海波吴晓伟张献领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应用型

潘冬梅,郑海波,吴晓伟,张献领,刘 颜

(安徽科技学院 食品药品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意见与建议
——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潘冬梅,郑海波,吴晓伟,张献领,刘 颜

(安徽科技学院 食品药品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应用性课程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文章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在深刻解读本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课改形式与内容、评估多元化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提出意见与建议.

应用型;课程标准;本科标准;职业能力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初提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与计划,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组成其发展至今我国约有超过30%的高校处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与转型中.安徽科技学院作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一直致力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双师型”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模式、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教学信息系统构建到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与改革等方面共发表相关论文过千篇,硕果累累.基于新课改背景,强调与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育的主旨特征,本校近期又掀起一股新的课程大纲修订的热潮,众同仁纷纷发表改革这些年来的心得与体会,笔者借以此机会谈谈自己对新课改背景下应用型课程改革的想法与意见.

1 改革需充分学习与领悟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内涵

目前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教育宗有较为统一的认识,不管是应用科技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或是应用技术学院,大家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目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并未获得太多的有效参考,各家均摸着石头过河,但差异化错位求发展是近些年大家的统一共识.

总结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三位一体”,将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统一于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和毕业要求中.作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我校突出地方性、应用性两个重要发展特性,立足地方—即以微观县城为对接,本土化策略,强调应用型高校要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彰显地方特色,努力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大胆引入执业资格标准,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引入行业标准,不断完善专业标准;引入企业核心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课程改革上突出课程教学与岗位技能的适应性,提出“公共课管用、基础课适用、专业课能用”的要求.

只有深刻学习并领会这些指导性文件的精神,我们才能在课程建设或是改革中放开手脚,勇于创新,敢于改革.

2 形式上需跳脱固定模式

往往谈到课程教学改革,老师们更多的感想的是又要改大纲.也就是说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已落入固定思维,跳脱不出固定模式的改革又能有什么新效果呢!纵观国内应用型高校教学大纲改革,普遍情况是承袭老本科教学大纲,或是参照名校或是参考国外进行些许修改,认为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加入校企合作课程及学时数即为改革与转型.

新课改中,“课程标准”一词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课改的形式与内涵,以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并不只是更名,而是对我国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更为全面,覆盖面更为广的质的变化[1],如以往的教学大纲往往以学科为中心,重视教学内容的呈现,清晰明确的规定了教学顺序,教学内容与节奏,教学大纲一旦确定,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大纲内容与节奏进行教学活动,严重限制了教师教学的灵动与创作性,深受教学大纲的桎梏.而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论,按照学生学习领域精选必备基础知识与技能,除基本知识与能力目标对学习过

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内容提出目标要求,重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不仅是教育理念上的改革,更是新时代教育提出的要求.

目前我国中小学已基本完成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的过度,高职教育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的改革.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尝试着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实践,并取得初步成效,理论与实践上初步肯定了课程标准在应用型课程改革中实施的效果,认为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更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用性的需求,因此,在应用型课程改革中,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跳出传统改革模式,制定真正符合自身教育教学特点与需求的课程标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3 内容上注重与行(职)业标准的对接

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基础上根据职业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进行的规范性要求,是衡量劳动者从业能力的重要标准.应用型本科教育[2]主要培养的是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应用性是其办学的重要特点,办学上它上承研究或是教学研究型大学,下接高职高专教育,定位的精准理解与确定,取长补短才不至于让应用型本科院校错识发展方向,处于办学的尴尬地位.结合我校在课改上提出的“专业课能用”要求,那么在课程改革的内容方面则不能忽视与行(职)业标准的对接,以往一谈到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基础大家就认为课程教学易落入高职高专职业或是技能教育的误区,体现不了本科教育的高度,因此课改的发展进程一直较缓慢.

引入行(职)业标准,完善专业标准,指导制定课程标准将是未来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之路,应用型本科教育只有切实将“本科标准”与“职业能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服务地方或是区域经济、建构并引领本地区社会经济的新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优化提升等的社会责任[3].如何将行(职)业标准引入课程,与教学相对接是近些年应用型高等院校积极探讨与实践的重要课题,行(职)业标准内容的课程化发展是关键,杜俊娟[4]基于国家职业标准对应用型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总结了新课程体系的教学特点;李娟[5]基于《新闻采访》课程探讨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新模式;绥化学院[6]以药物化学课程为例探讨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对改善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影响,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不能忽视课程内容上与行(职)业标准的对接.

4 课程评估多元化发展

课程评估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一般课程评估多为自评与外评两种方式.这种评估往往不跳脱出院校的圈子,由任课教师对自己所教课程进行自评,院校教学质量督导处进行外评.2015年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在课程建设年的大背景下,对开设满1轮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进行分级评估,按课程自评—系部初评—学院评估的顺序,分别对学院所开设所有必修课程进行质量排查,根据综合评分判断课程等级依次为,建设课程、合格课程和优秀课程.这次课程评估取得的效果是惊人的,有力的督促了建设或合格课程的优秀化发展,加强专业课程教与学的交流,实现资源分享,力促教学效果与质量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上述经验让我们认可了课程评估的有效作用,但应用型课程建设与质量评价不能仅于院校内部或之间的自评与外评,而更多应加强与企业、行业、社会的紧密联系,培养出它们真正需要、有用且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因此我们需寻求更多的合作与意见,不固守自封,充分吸收企业、行业、社会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到应用型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中,实现多元化发展内涵.

5 总结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直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质量的培养,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参考,在新课改背景下,结合我校实际课程改革效果与进程,对应用型课程建设提几点意见与建议,为专业发展尽绵薄之力.

〔1〕王金民,井西学,等.论高等学校制定课程标准的意义[J].医学教育,2003(1):5-6.

〔2〕陆学莉.应用型高校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6(1):72.

〔3〕陈恒敏.应用型大学类型边界与标准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47-153.

〔4〕杜俊娟.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应用型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12(11):120-122.

〔5〕李娟.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新尝试—以《新闻采访》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2):27-29.

〔6〕王斌,张腾霄,王双侠,陈洪玉.应用型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02): 177-178.

G642

A

1673-260X(2016)11-0236-02

2016-09-22

本科应用型实践课程评估体系研究(X2014089)

郑海波,1982.08,男,汉族,湖北宜昌,硕士,讲师,食品科学教育与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应用型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