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

2016-03-29高云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健康体系

高云峰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

高云峰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大,易使一些人难以调节心理状态,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大学阶段本就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提升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素质较为关键,但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当前,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品质,多数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情绪低落,悲观,消极,没有方向等都属于心理亚健康的表现,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影响学业以及生活,因此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编制特色教材,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产生较好教育效果.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存在较多问题,影响大学生生活,学习,大学生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当前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与亲人的过度保护,抗挫折与抗打击能力较差,在遇到困难后无法有效进行自我调节,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易产生心理问题.二、大学生承受压力大,大学阶段学生面临重要选择,大学生不仅需要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专业知识,还面临就业择业问题,具有较大压力,易造成心理负担,产生心理问题[1].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需要受到学校与教师的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1.1 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当前,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具有心理咨询室,由心理专业教师坐诊,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学生去咨询,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达不到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另外,高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未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其他学科教育,达不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效果,缺乏针对性,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较为片面,不够深入.

1.2 对心理健康实质认识不清

高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只注重学生心理障碍的解决,不注重学生发展性问题的解决,存在对心理健康实质认识不清等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为发展性问题,学生焦虑的原因主要在于未来发展就业,而教师关注的重点只在于学生是否具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质认识不清,无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无法及早预防,采取有效预控措施.②心理健康教育仍属于一种消极应对状态,较为被动,高校教师普遍认为心理咨询对象是存在心理障碍,行为严重异常的学生,而教师却认为存在就业、生活,情感与发展问题的学生不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致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行为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2].

1.3 部分教师专业能力较差,无法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专职心理教师以及辅导员,专职心理教师具备心理学专业课程授课能力,但咨询能力不强,并不是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在解决学生问题时大多只能从理论出发,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咨询效果较差.辅导员学习过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知识,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工作管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普遍不高,专业能力不强,无法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见,专业能力不强,无法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规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规范是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较多高校未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者只是以选修的形式设置,致使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够重视,不仅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也无法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二、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情况下,教学内容也多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主要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亚健康与心理障碍的表现以及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措施,无法保证心理健康的系统性.

2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

2.1 编制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编制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十分重要,是构建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关键,编制特色教材至少需要包含以下五本教材,一、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介绍心理学学科性质以及心理活动生理基础的学科,是心理学学习的工具书籍,是编制特色教材不可或缺的学科教材,具有重要作用.二、心理卫生学,心理卫生学不仅阐述了心理障碍的治疗与预防,对挫折、攻击、焦虑、压抑以及人际交往都进行了系统阐述,不仅联系生活实际,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3].三、心理评估,心理评估中不仅介绍了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以及理论,还介绍了心理测量理论以及技术,心理测验的选择与实施,应用性较强,适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以及各种心理测验的测试.四、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介绍了心理障碍的成因,发病机理以及症状表现,解决措施等,书籍体系完整,内容详尽具体,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教材.五、咨询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介绍了心理咨询的方法以及基本理论,应用性较强,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具有重要价值.

2.2 建设高素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建设高素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素质较高,专业性较强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由此可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具有重要意义.建设高素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加大培养力度,提升心理教师专业能力,才能够使心理教师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较好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二、增加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量普遍不足,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有助于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三、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心理问题的症状与表现也不是一层不变,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接受前沿心理学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与能力,从而产生较好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2.3 创新教学方式,创设具有实效性的课程体系

创新教学方式,创设具有实效性的课程体系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重要措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实践体验与问题解决,而不是心理健康概念与重要性等问题,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不仅达不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因此转变教学方式,增加实践体验课程尤为重要[4].通过实践体验,才能够唤醒学生内心心理感受,使学生形成正确认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新教学方式,创设具有实效性的课程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开展心理训练活动,通过心理训练活动,增强学生心理感受性,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情境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切实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感染力,产生较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二、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在咨询心理学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进行箱庭教学,即在沙箱中放入玩具,通过玩具摆放顺序以及玩具选择判断来访者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干预的一门学科,在进行此学科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做一次箱庭,使学生熟悉箱庭操作过程,在教师分析时进行学习,通过自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产生较好学习效果,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由此可见,创新教学方式,创设实效性课程体系,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关键.

2.4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环境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关键,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还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设立专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通过专门教育机构的设立,能够系统协调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5].二、加大监督力度,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监督相关工作人员是否按照相关要求履行自身职责,以便保证大学生切实利益,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三、实行资格认定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度大,专业性强,对教师专业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实行资格认定制能够确保教师专业素质过关,具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资格,确保具有较好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四、加大宣传力度,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了解,存在错误认知,认为只有产生心理疾病的人才会去进行心理咨询,致使多数人处于逃避状态,为避免他人误会不会主动进行心理咨询,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困难,遇到较多阻碍,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因而加大宣传力度十分重要,需要使大学生转变观念,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从被迫咨询到主动咨询,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

3 总结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遇到较多阻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普遍不佳,采用多样化手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十分重要,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有效举措.

〔1〕张孟丽,茹丽先,李晓光.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

〔2〕文杰.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7).

〔3〕彭伟.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管理观察,2016(06).

〔4〕赵晓英.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5〕胡凯.试论构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4).

B844.2

A

1673-260X(2016)11-0181-02

2016-06-11

猜你喜欢

心理学心理健康体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