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健身的教学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2016-03-29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育课程

韦 超

(1.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2.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1131)

高校体育健身的教学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韦 超1,2

(1.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2.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1131)

高校体育是高校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是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健身意识的主要课程.当前高校的体育健身教学正是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有着正确的教学思想进行指导以及实施了很多种教学方法.在不断快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国民体质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是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存在不足,尤其是现在大多数的高校很少将体育课安排贯穿于整个学期内,甚至大部分的专科高校并未将体育课安排在每个学期中,这些都将促使现在高校学生体质出现明显下降状况.因此,本文探析了高校体育健身的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高校体育;健身;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在大部分的高校中,由于很多学生都有出现明显的体质下降状况,所以就纷纷改革创新高校健康体育课程教学,然而这对改善高校大学生的体质没有任何根本性的积极作用,更加让人担忧的是高校大学生比较复杂的心理状况.根据我国当前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来看,产生体育教学体制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本质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很多的教学模式太过于功利化以及形式化,高校的体育活动以及体育健康教学只是形式教学,而对高校学生的基本心理状况漠不关心,也不重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高校教学呈现出育人目标和人才培养之间错位的现状.

1 高校开展体育健身教学的重要作用分析

1.1 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

在开展高校体育健身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进行全面健身才能够更加符合当前体育教学的目标,更加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营造出良好的健康锻炼的运动氛围.高校的学生是高校的主体,今后也是社会需求的主要人才,更是健身社会经济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撑,所以高校开展体育健身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全明健身工作的进行.同时,在高校体育健身教学中,最受关注的教学课程就是《体育与健康》的大学教学课程,在开展这门体育健身教学课程的同时,高校更加关注学生自身体育健身技能的提升,更加重视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推行全民健身的教育.

1.2 将学习的有效率提高

学生参与正常学习活动的保障就是健康的身体,在学习活动的繁忙外,体育健康教学可以舒缓学生学习的压力以及学习的紧张心理,培养学生的健康身心,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提供给学生更多扩大生活范围锻炼身体的机会.相关的教学研究结果显示,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有助于学生调节紧张的身心以及增加大脑的兴奋度,缓解学生进展的心理压力以及学习的疲劳,提供给高校学生更多的学习精力,还可以将学习的效率提高.

1.3 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当前的体育健身教学过程中,高校更加关注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教育,高校开展的体育健身教学活动几乎全部是建立在非智力以及智力活动的基础之上,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其自身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地发展.另外,只有更加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就要关注学生的社体培养以及健康身体等智力因素进行开发,这样不仅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 高校体育健身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和方法

2.1 创新改革体育健身教学的模式

在开展体育健身教学过程中,能够正确指导教师进行健康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完善高校体育健身教学体系就需要素质教学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指导.同时,高校体育健身教学的方式方法上,需要不断创新改革体育健身教学的模式,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将之前竞技运动的教学目的转化成健身健康,同时还可以增设体育教学中的健身内容.在开展中学“体育健身”运动教学时,要让学生和教师一起遵从全新的教育理念:学生在教学中应当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要引导地位,这样更加能够推动整个体育健身教学管理的开展以及有利于中学“体育健身”运动教学的宣传,同时也能够鼓舞其他有兴趣的同学积极参与到其中,并且对整个周边人群也有着积极的运动影响作用.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将之前一元化的课程内容发展成多元化,在体育健身教学和更多的体育健身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现体育健身的方式方法,还可以让高校学生更好地意识到健身健康中体育的重要性.在组成教学组织的部分结构中,只有突破之前存在的自然版的限制,在体育健身教学过程中借助不一样的体育项目展开教学,高校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的课程选择和安排,这样有效地维持好高校体育教学的一致性.根据现在体育状况的了解分析发现,选项班的教学实践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相比之前教学模式也有提升其教学质量.另外,高校有着同样学习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在体育健身课程学习中一起配合学习,还能增强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提升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模式,就能够在教师开展教学时适当增加理论讲解,让高校学生更加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以及更加深入地了解健身知识,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2.2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体育健身积极性

兴趣是在开展体育健身教学的时候,能够影响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高校学生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当前很多的高校学生不太愿意参与到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即使参与到体育健身教学中也不具有非常高的健身积极性,慢慢地高校体育课程就成为其弱项.高校只有在开展体育健身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方案或者是创新体育健身教学的模式,高效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让参与的高校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感受到体育健身的意义,这也是加强高校学生养成健身的基础.所以,因此,在开展高校体育健身教学的时候,老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展示,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以及体育爱好,同时在体育健身中展示自己的自信,创造出更加积极向上以及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学乐趣化,这样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充分观察,并且能够将体育教学和娱乐进行结合,这样才能让体育健身和课堂学习进行劳逸结合结合,很好地放松中学生课堂学习的压力,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由此可知,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体育健身积极性,教师就要针对体育教学的实际状况,对教学的内容做出合理和科学的调整,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还可以在体育健身教学中增设一些娱乐性以及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活动,例如:教学中增设一些拓展训练等活动,不同的教学内容能促使学生在轻松和新颖的教学内容中意识到健身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另外,对高校学生进行锻炼意识以及体育兴趣的培养,是在教授专业技能以外的教学内容,这对于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增加体育教学的内容,将理论知识教育融合进去

现在,在高校看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公共体育教学课程,还是专业的体育院校,都存在一些比较显著的教学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学的内容不够丰富,还存在比较明显的理论教学不足状况.高校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很多的教学还是局限于传统的篮球、排球、足球以及田径项目中,在实际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这样过分追求体育专业项目开展教学,就会更加容易导致忽视了体育健身理论的状况出现.在增加体育教学的内容,将理论知识教育融合进去,用健康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教学,就能够在预防中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增强体质,也可以触发中学生参与更多体育运动当中的激情,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青春活力,还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他们的积极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同时,在体育健身的参与之后,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关注、理解以及关爱,这样可以让学生进行优良品质的培养,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由此可知,只有增加体育教学的内容,将理论知识教育融合进去,才能够有效地完善好体育健身教学的体系,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有效地提升我国人们的身体综合素质.

例如:在开展体育健身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保健、健身以及体育休闲等方面的知识融合进去,培养高校学生的多元化知识技能,更加能够意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意义.另外,在开展高校体育健身教学的过程中,理论教育是被忽略的部分,忽略理论教学的原因就是高校开设的体育公共教学任务重,然而课时非常少,教师很难对理论教学进行展开教学.所以,今后的高校体育建设教学课程中应该将课时进行适当的增加,在教室内开设体育基础知识教学,采用科学的理论健身知识来提升高校学生健身的意识,促进其健身观念的形成.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越来越强,对其认知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对于高校提倡的高校体育健康健身教学也有了全新的认知,意识到这是高校提供发展健康教育的机会.学生接触最后的体育教学阶段就是大学体育教学,这个最后体育教学阶段也是帮助高校学生培养良好的健身习惯以及提高健身意识的重要阶段.在提倡全民健身的前提之下,高校只要改革创新健康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拓展体育健身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完善高校体育健身教学体系,促进高校体育健身教学事业的发展.由此可知,在高校开展健身体育教学就是为了能锻炼学生适应社会、健康身心以及健康身体的过程,其开展的健康体育教学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帮助高校学生拥有健康身心以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所以只有更加重视高校健康教育教学,并且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才能够奠定全民健身的基础.

〔1〕何智慧.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47-49.

〔2〕孙洪涛.试论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改革[J].体育科学,2000(01):11-12.

〔3〕贡娟,李晓红.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体育科学,2000(03):22-24.

〔4〕叶华聪.关于高校体育健身内容教学体系构建的分析[J].肇庆学院学报,2001(02):76-78+87.

〔5〕杨丽华.高校学生体育健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07):105-106.

G807

A

1673-260X(2016)11-0118-02

2016-06-16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体育课程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