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危机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应用

2016-03-29陈宏刚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危机传统思想

陈宏刚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中国传统危机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应用

陈宏刚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思想起源于《周易》,在长期的实践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危机管理思想.本文在分析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临危不乱、转危为机、慎终如始、亡羊补牢、兵贵神速等七个方面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传统危机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以减少或消除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管理;企业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其中,在危机管理思想方面,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和兵家,都有相当多的见解和观点,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危机管理思想.挖掘和梳理这些思想并运用于企业管理,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消除企业发展中不确定的因素,做到化险为夷,甚至转危为机,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确保我国企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1 危机管理的概念及其阶段划分

1.1 危机管理的概念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危机管理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史蒂文芬克(1986)认为:危机管理是对于企业前途转折点上的危机进行的管理,目的在于减少风险与不确定性,使企业更能掌握自己的前途;鲍勇剑和陈百助(2003)认为:危机管理是对危机根源、预防方法及危机发生后控制手段进行研究的学科;朱延智(2003)认为:在危机爆发前,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解决危机因子,在危机爆发后,以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使企业转危为安.[1]由此可以看出,危机管理是人们旨在排除危机因素,减少或消除危机后果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1.2 阶段划分

对于危机管理的阶段划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少则两个阶段,多则七个阶段,学界比较认同的是三段论和四段论.[2]其中,美国联邦安全管理委员会将危机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3]而伯奇(Birch)和古斯(Guth)等将危机管理划分为危机前、危机和危机后三段.[3]

本文认为,对危机管理阶段进行划分,目的就是让大家明确每一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危机,减少或降低危机造成的影响.鉴于此,为了更为清晰明了地对危机阶段进行划分,本文倾向于伯奇(Birch)和古斯(Guth)的三段论.因此,本文将危机管理定义为:危机管理是人们对危机在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旨在排除危机因素,减少或消除危机后果.

2 中国传统危机管理思想的起源

《周易》是我国的一部经典巨著,是古代先贤们智慧的结晶.其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管理学思想,更是研究中国传统危机文化的起点.[4]梁韦弦先生说:“《周易》虽是卜筮之书,但它绝不是天书,而是人间的产物,不能不蕴含着人们从生产生活中得来的关于吉凶祸福、利害得失的看法.”[5]在《周易·乾》中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6]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仅整天应该做到自强不息,而且夜晚也要做到小心谨慎,如同危险来临一样,这样才能免除灾难.可见,《周易》是明确提出危机管理思想的著作,是中国传统危机管理思想的起源.

3 中国传统危机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危机管理思想主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临危不乱、转危为机、慎终如始、亡羊补牢、兵贵神速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居安思危(思想)和未雨绸缪(行为)属于危机前管理阶段;临危不乱(思想)和转危为机(行为)属于危机中管理阶段;慎终如始(思想)和亡羊补牢(行为)属于危机后管理阶段,而兵贵神速思想则体现在未雨绸缪、转危为机、亡羊补牢的方方面面.

3.1 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反映了人们在思想上对危机的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居安思危”的名言警句很多,如《周易》中的“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房玄龄有“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句,明代冯梦龙说:“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以上至理名言均蕴含着居安思危的观点,是中国古人对居安思危的深刻体会和高度理解.

3.2 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主要体现在行为方面,就是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此语出自《诗经·豳风·鸱鸮》中“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句,比喻人们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以防止危险的降临.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充分说明了古代先贤对于危机的预防,不仅要求人们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要体现在行动上,要有所防备.

3.3 临危不乱

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传统的危机管理观要求人们在思想上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苏洵:《心术》),“临利害之际而不失故常”(苏轼:《陈侗知陕州》),遇事沉着冷静,保持乐观的态度,坦然面对,方可临危不乱.否则会慌了手脚,乱了方寸,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3.4 转危为机

当人们临危不乱的时候,就会冷静思考,辩证地看待危机,明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理,主动发现机会,即使只有一线生机和希望,也要鼓起勇气去把握机会,甚至主动创造机会,“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孙子·九地》)在将危机的后果降到最低程度的同时,一鼓作气利用危机获取胜利.中国历史上不乏韩信背水一战、项羽破釜沉舟等经典军事案例.

3.5 慎终如始

在危机发生后,要求人们在思想上做到“慎终如始”.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四章)刘向也说:“慎终如始,常以为戒.”(刘向:《说苑·谈丛》)陶渊明则有:“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陶渊明:《命子》)句.意思都是说从头到尾做事要小心慎重,就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意思.

3.6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是一个寓言故事,在《战国策·楚策四》中有“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句,比喻出事之后想方设法进行补救,以防止继续遭受损失.可见,中国先哲们以这样一个故事来告诫人们:在危机发生后,不能心灰意冷,精神颓废,萎靡不振,而是要在行为上积极地想方设法去挽救和处理,防止事态继续蔓延和扩展,以降低危机过后的一切负面影响.

3.7 兵贵神速

这是兵家的一个重要思想,主张速战速决,其对后世影响很大.孙子说:“兵贵胜,不贵久”(《孙子兵法·始计篇》),在《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有“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旧唐书·李靖传》中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在中国历史上依靠兵贵神速取胜的例子很多,如晋秦麻隧之战、曹操破乌恒等.这就要求人们无论是在危机前、危机中还是危机后,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做到及时、迅速和果断,切忌拖拉和优柔寡断,以免影响到危机的解决.

4 中国传统危机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应用

4.1 增强危机防范意识

前面已讲,中国传统危机管理思想不仅要求人们思想上高度重视潜在危机,要具有“忧患意识”,而且关键是落实到行为上,采取有效措施去防范危机,增强危机防范意识.

对于企业而言,管理层需要做到: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有能力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广大员工的多层次合理需求,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防止员工频繁跳槽现象的发生;二是采取合理措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团队凝聚力;三是经常研究外部市场环境,根据其变化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营销策略进行一定的调整,符合公众和消费者的利益和愿望;四是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承担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对于普通员工来说,要明白“水涨船高”之理,“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通过合理的渠道建言献策.

4.2 提高应对危机能力

危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作为企业,不仅要提高危机防范意识,更要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一是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健全危机管理的相关制度,包括危机预警系统.要做到制度内容具体、详细和全面,容易操作;二是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常态化教育和专业化培训,对危机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应急演练;三是要做到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分工科学合理;四是要坚持不懈狠抓产品与服务质量;五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建设,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六是提高企业领导干部队伍素质,以发挥其在应对危机过程中领导的核心作用.

4.3 重视信息的影响作用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篇》)强调了信息(敌我情况)对战争所起的重大影响.对于企业而言,一要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既收集有利信息,也收集不利信息,既收集内部信息,也收集外部信息;二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要对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四要保持信息畅通,将危机真相公之于众,让消费者及时了解,以减少社会舆论对企业的影响.在此方面,美国特斯拉公司在2013年应对危机时做出的举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4.4 善于做好经验总结

对于危机的善后工作,不仅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慎终如始”,而且在行为上要“亡羊补牢”,尽快采取多种措施来消除危机所产生的后续影响,挽回企业的声誉和形象.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做好经验总结工作,通过召开相关座谈会等方式,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既总结成功经验,又要查找不足.此举将会进一步提高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防止重蹈覆辙.

〔1〕刘刚,雷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思想[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2〕汤中彬,张扬,吕兴江.基于传统危机文化的现代危机管理体系之构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8).

〔3〕王宏伟.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聂琳.中国传统危机文化的脉络、特点及成因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5〕梁韦弦.易学考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6〕来知德.周易集注[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F123.11

A

1673-260X(2016)11-0078-02

2016-09-14

猜你喜欢

危机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