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办学激发教育活力——醴陵市来龙门中心校治教掠影

2016-03-29王振亚通讯员汤治安

湖南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醴陵市兴趣小组五彩

本刊记者 王振亚 通讯员 汤治安



特色办学激发教育活力——醴陵市来龙门中心校治教掠影

本刊记者王振亚通讯员汤治安

“办学无特色,则教育无活力。”这是醴陵市教育局局长钟国建经常强调的一句话。如何形成特色?醴陵市来龙门中心校通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艺体教育,引导辖区内的几所学校培育出了各具个性的办学特色,释放出了教育活力。

实验小学:弘扬传统文化“鼓”舞童年

位于老城区的醴陵市实验小学是醴陵市的一所老牌名校,学校以材料易得、学生易学的中华鼓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鼓文化。2010年9月,该校被教育部定为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成了株洲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学生表演中华鼓

走进实验小学的校园,随处可见“鼓文化”的印记。操场边的一截鼓型墙上,写着学校的办学理念“鼓舞童年,百花竞放”和校训“一鼓作气,日新月异”。教学楼的走廊里和功能室的墙壁上挂满了介绍鼓的源起、鼓的种类、鼓的故事等知识的宣传铭牌。各年级、各班级以及楼道的每一个文化窗口都有两个拿着鼓槌的吉祥娃娃。

采访时,正值学校的大课间时间,伴着鼓声的响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鼓操展现在记者面前:系着红丝带的鼓槌在前排领操的学生手中飞舞,单跳、单击,双跳,复合跳,边鼓,后面的学生心领神会地做出相应的动作,场面令人震撼。校长张菊英介绍说,学校于每周二、周四的下午开设两节习鼓课,由专门的音乐教师教授,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基本上人人会打鼓,学校还专门挑选学生成立校鼓号队、“威风锣鼓”队、“欢庆腰鼓”队。

鼓,被尊为“众乐之长”,在民间有“无鼓不成乐”的俗谚。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鼓文化的教育意义,学校积极编撰校本教材,还将“鼓文化”融入到学科教学中。翻开该校编写的“中华鼓”校本教材,只见中华鼓的制作工艺、历史变迁、发音特点、趣味知识等内容一应俱全。学校在语文课上开展中华鼓人文风情及传说故事的调查,讨论中华鼓的历史文化变迁;在思品与社会课上带领孩子们探讨中华鼓的品德内涵和民族影响……

与此同时,学校还为同学们提供各种表演机会,元旦、六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以及醴陵市举办大型活动时,都是学生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张菊英说,中华鼓已经成为实验小学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鼓文化”教育为实验小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地带动了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渌江中学:瓷艺制作带火美术教育

醴陵市的釉下五彩瓷器是我国陶瓷工业中的璀璨明珠。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醴陵釉下五彩瓷一举夺得金奖,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在百年渌江中学的教学楼上,有一个馆藏丰富的釉下五彩瓷展览室。不过,这些精美的瓷器可不是买来的,而是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的。

专门教学生做瓷艺的老师叫刘希,是中国花鸟画家协会的会员,也是学校的党支部书记。2006年,学校成立了美术兴趣小组,由擅长书法和绘画的刘希进行辅导,主要教学生毛笔书法和国画。起初,兴趣小组只招来了15位学生,没想到一学期下来,兴趣小组的丰硕成果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目光,选报这个兴趣小组的学生越来越多。

从2009年开始,渌江中学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瓷文化教育,学校专门编写了校本教材《彩凤瓷艺》,讲述醴陵釉下五彩的基本知识、工艺流程、绘画技法等。除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校本课,兴趣小组仍然招收书法、绘画特长生,学校还建好了书画室、学生彩绘室、教师瓷艺工作室和展览室等供他们实战演练。此外,学校专门聘请当地的工艺美术师肖光荣、汤琳芝和刘希一起指导特长生制作瓷艺。

刘希说,如今的美术兴趣小组每学期招收100多名学生,一学期下来,同学们的书法、绘画能力都大有长进。书法室里还保存着姚陈14岁时的作品《秋趣·鹤舞》,姚陈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并成为了国家一级美术师。杨莉芳当年制作的瓷器还存放在展览室里,而她现在已经是醴陵市小有名气的工艺美术师。刘希说,当时学校开展的瓷文化教育,主要为了向学生普及釉下五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特长以便继续深造,为醴陵瓷业输送优秀劳动力,现在看来这些目标都实现了。

“一所学校不仅要追求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要注重文化氛围的培育,不然办学不会长久。”渌江中学校长黄有幸说,办学要有软实力,这就好比建得好又装修得好的房子才受人喜欢一样,而学校开展的瓷文化教育就是体现软实力的美丽“装修”。

极受学生欢迎的瓷艺制作课

东岸小学:打造适合学生的五彩空间

地处醴陵市城郊的东岸小学于2015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解决农民工子弟入学难的问题。虽然办学时间比较短,但学校的发展思路十分清晰,加之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规格,因而基本能适应城市化的需求。校长左建良介绍,学校致力于打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自由发展的五彩空间,并以此形成办学特色。

釉下五彩是醴陵的品牌,“五彩空间”教育的办学定位体现了地域特色。但这里的五彩并不是指颜色的五彩,而是为培养孩子立德、益智、健体、尚美、爱劳这“人生的五彩”提供发展空间。

走进教学楼,只见一楼的廊道文化布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墙、“道德之星”光荣榜、《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励志格言等。左建良说,这是立德空间的物质呈现。拾阶而上,二楼的楼梯口张贴的是四大发明、乘法口诀、四大名著等,而每个班级靠廊道的外墙上则布置得花花绿绿、各不相同。原来,学校鼓励学生将单调的白墙壁布置成体现班级特色的文化墙,将整个二楼打造成益智空间。记者到来时已是下课时分,57班的几位学生正凑在墙边观看本班的布置。见记者比较感兴趣,学生们忍不住向记者介绍起来:“这是我做的彩绘,名字叫做‘海底世界’。”“这是我做的笑脸。”“这是我折的千纸鹤。”学校的功能室和社团活动室主要分布在三楼、四楼,相应的布置分别为健体主题和尚美主题。左建良说,“五彩空间”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学校仍在全方位探索中,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最“合身”的教育。

来龙门中心校校长李新建说,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人人有特长,是来龙门教育的奋斗目标,如今来龙门教育人正朝着这些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新闻

猜你喜欢

醴陵市兴趣小组五彩
五彩的秋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神奇的五彩混色瓶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快编五彩绳
艺术教育类课程与兴趣小组有效结合的策略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醴陵市龙韬瓷艺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五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