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栗杂交新品种南垂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6-03-28张树航李颖王广鹏郭燕张馨方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昌黎板栗丰产

张树航,李颖,王广鹏,郭燕,张馨方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昌黎066600)

板栗杂交新品种南垂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树航,李颖,王广鹏*,郭燕,张馨方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昌黎066600)

以垂枝为母本、南沟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板栗新品种南垂5号。该品种树姿开张,枝条开张角度大;坚果单粒质量12.51 g,可溶性糖含量19.52%,淀粉含量50.12%,蛋白质含量5.56%,果肉口感细糯,风味香甜;结果早,丰产性强,适宜中国北方板栗栽培区缓坡丘陵及沙地种植。

南垂5号;板栗;杂交品种;栽培技术

板栗是我国利用较早的经济树种之一。目前生产上栽培的板栗新品种绝大部分是从实生树中选优获得,多年生产实践证实,品种之间存在品质良莠不齐、产量高低悬殊、适应性不尽相同等问题[1~3]。板栗的丰产、优质、早实性、单粒重、树形等性状是评价1个品种优劣的主要依据,为了实现将以上诸多优良性状有机融合并能充分地表达,板栗育种工作者进行了多种育种方法的研究,认为实生选种虽然选种效率较高,但在获得聚合多种优良性状良种方面存在偶然性,而杂交育种是聚合多种优良性状于一身的有效途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在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板栗亲本材料的前提下,有目标地进行杂交育种。板栗杂交新品种南垂5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选育出来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本材料

母本为丰产、树势极开张的板栗品系垂枝。

父本为丰产、品质优良、树势较开张的板栗品系南沟1号。

1.2 选育方法

1.2.1 选育策略以垂枝为母本、南沟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种以丰产、优质为主,适当侧重树形、结果习性、适应性以及抗逆性为目标,以生长结果习性评价对杂交群体后代进行初选优株;采用优株高接无性系方法扩繁优株群体,以经济性状、田间抗逆性鉴定等评价对扩繁群体进行复选;采用多点区试与生产试栽相结合的方法,以农艺性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等评价对扩繁的优系进行决选,从而选出品质优良、丰产性强等性状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1.2.2 选育过程2003年自父本南沟1号采集花粉,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对母本垂枝进行授粉,获得种子;2004年通过温室营养钵育苗将杂交种子培育成实生苗,同年5月定植于板栗杂交选育圃内;2006~2007年,在杂交苗评价过程中发现,杂交群体中单株

(代号:X2-120)树姿开张,枝条分枝角度大,枝干呈绿色,坚果单粒重达13.8 g,被确定为优株;2007年采集该优株上1 a生健壮果枝嫁接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板栗品种选育圃内,2007~2012年采用无性嫁接繁殖技术,反复繁育优株(X2-120)各世代数百株,对其进行品比区试试验,经过连续6 a对优系的生长结果习性进行调查和评价,其树姿开张,枝条分枝角度大,坚果粒大,品质优良,丰产性强的性状遗传趋于稳定,没有分化现象。在中国北部的板栗栽培区均能正常生产。2014年6月获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20140094)。

2 选育结果

2.1 特征特性

树体高度中等,树冠松散,树姿开张。多年生树干灰褐色,1~3 a生枝绿色,皮孔小而稀;结果母枝健壮,平均长41.2 cm,粗0.84 cm,节间2.12 cm,无茸毛,枝条分枝角度大,每果枝平均着生刺苞1.87个,次年平均抽生结果新梢1.35条。混合芽近圆形,褐色,饱满。叶片椭圆形,深绿色,先端渐尖,斜生,有光泽,叶背绒毛稀疏。叶姿平展,锯齿小。每果枝平均着生雄花序8.78条,雄花序平均长14.66 cm,花姿下垂。刺苞椭圆形,平均单苞质量64.37 g,每苞内平均含坚果2.0粒,出实率38.84%。苞皮厚度中等,成熟时十字型开裂。刺束平均长1.54 cm,密度中等,硬度中等,分支角度大,成熟时黄绿色。

2.2 品质特性

坚果椭圆形,红褐色,果面明亮,茸毛少,筋线不明显,底座大小中等,接线月牙形,整齐度高。果肉淡黄色,口感细糯,风味香甜。坚果平均单粒质量12.51 g,含水量51.26%,可溶性糖含量19.52%,淀粉含量50.12%,蛋白质含量5.56%,耐贮性强,适宜炒食。

2.3 物候期

在河北省燕山地区,芽萌动期4月16日,展叶期5月7日,雄花盛花期6月12日,雌花盛花期6月17日,果实成熟期9月10日,落叶期11月上旬。

2.4 丰产特性

雌花易形成,结果早,产量高,嫁接后第2a春季,由于枝条开张角度大,只需在主枝背上芽处进行刻芽处理,当年产量可达1 500 kg/hm2;丰产性强,无大小年现象。嫁接后4 a即进入盛果期,盛果期产量3 150 kg/hm2。

2.5 适应性与抗病性

在干旱缺水的片麻岩山地、土壤贫瘠的河滩沙地均能正常生长结果,适应性较强。区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河北省板栗主产区生产栽培中,该品种丰产、优质性状稳定,结实率高,未发现栗胴枯病和桃蛀螟等主要病害虫的严重为害,抗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广。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栽植密度

‘南垂5号’适宜在pH值5.5~7.0的片麻岩山地及河滩沙地等栽植。在较好土壤及肥水条件下,该品种树姿开张,可按4 m×4 m的株行距定植;土壤条件较差时,可按3 m×4 m的株行距定植。树冠扩大后,可进行适当的间伐。

3.2 肥水管理

栗果采收后施入羊粪等有机肥,施肥量按照平均每生产1 kg栗果施入有机肥15 kg,施肥后进行树盘翻耕。此后,3月下旬、7月下旬可结合浇水分别追施复合肥1次,施肥量为每生产1 kg栗果施肥0.25 kg。

3.3 整形修剪

南垂5号树形以自然开心型最佳,干高0.5~0.7 m,保留互相交错排列的主枝3~4个。单位面积树冠投影面积选留无病虫害的结果母枝8~10条/m2。成龄树冬剪时,采用轮替更新修剪法进行修剪,2 a生结果母枝上保留中庸枝,疏除粗壮枝和纤细枝,并疏除冠层内交叉枝、病虫枝和无发展空间枝条,单位面积树冠投影面积结果母枝留量保持在8~10条/m2。注意对疏除的粗壮枝基部要保留3 cm橛,待橛上隐芽萌发后培养成翌年结果枝。

3.4 病虫害防治

在生产上,‘南垂5号’主要虫害为红蜘蛛和桃蛀螟,可以采取种植向日葵、玉米等寄主植物并适时将其焚烧的方法进行防治,这样可以将成虫和卵一起杀死。当虫害较严重时,须对板栗树干以及树叶的正反面及时进行喷洒药剂防治,红蜘蛛防治时期为5月上旬和7月上旬,桃蛀螟虫害发生时间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进行防治,以减少农药对人畜及环境的危害。

[1]丁向阳.分子标记技术在板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133-136.

[2]丁向阳.优质板栗生产技术[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2.

[3]沈德绪.果树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16.

Breeding of a New Chestnut Hybrid Variety Nanchui No.5 and It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ZHANG Shu-hang,LI Ying,WANG Guang-peng*,GUO Yan,ZHANG Xin-fang
(Changli Institute of Pomology,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Changli 066600,China)

Nanchui No.5 is derived from Chuizhi×Nangou No.1,which has opened tree form and large branches angle.The nut mass is 12.51 g on average,the content of sugar,starch and protein are 19.52%,50.12%and 5.56%of the nut dry weigh respectively.The flesh of nut is fine and smooth.The variety has early fruiting and high yield characters.The new variety is appropriate to be planted in gentle slope hills and sandy land in north region of China.

Nanchui No.5;Chestnut;Cross breeding;Cultivation techniques

S664.2

A

1008-1631(2016)04-0055-02

2016-02-19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401);河北省财政专项(F14R06207)

张树航(1982-),男,河北青龙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板栗栽培生理与育种研究。E-mail:zhangshuhang1203@163.com。

王广鹏(1978-),男,河北赞皇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板栗育种及栽培生理研究工作。E-mail:wangguangpeng430@163.com。

猜你喜欢

昌黎板栗丰产
又闻板栗香
打板栗
吃好采后“月子餐”葡萄来年得丰产
抢收抢种藜麦 确保丰收也丰产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CSAMT在昌黎——黄金海岸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噼里啪啦”板栗爆炸啦!
昌黎地秧歌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